分享

行走丨山海关·老龙头

 昵称45109175 2023-10-11 发布于浙江


据资料记载,明代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戚继光(1528-1587)曾在山海关驻守16年,为了防止外敌由海上窜入,戚继光改建了长城,把长城的东起点延伸到海上,并筑起一座入海石城,石城傲立在大海之滨,形如巨龙之首,探入大海,弄涛舞浪,后人就把这里称之为“老龙头”。戚继光另有诗曰《出榆关》:“长城万里跨龙头,纵目凭高更上楼。大风吹日云奔合,巨浪排空雪怒浮。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老龙头长城位于山海关城南5公里处,是明代万里长城的一段海中长城,也是万里长城唯一集山、海、关、城于一体的海陆军事防御体系,由澄海楼、靖卤台、南海口关、入海石城组成。老龙头长城历经数百年的历史沧桑岁月,这座昔日海陆军要塞,以其壮丽的风光、独特的历史地位,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和帝王将相来此观海览胜,留下了许多传世佳话和优美诗篇,最终成了国内著名的旅游景区。


站在鲜花簇拥的广场中心,抬头看向远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灰色的城墙和古老的城门,拱门上方镶有一石匾,题有“宁海城”三字。沿着平坦的“御道”前行,随着摩肩擦踵的人流走进了这座古城,眼前每一条大街,每一条小巷,错落有致、各具特色,在这古树红墙、青砖黛瓦之间,到处都弥漫着一股古老原始的气息。

宁海城是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明代军营,主要是作为屯兵和操练士兵之用。东侧建有把总署,西侧建有龙武营。这里还有祭祀先驱将领的显功祠,以及护佑的龙王庙和关帝庙。据说,龙武营是当时驻守士兵的生活场所,在这里可以看到士兵们的生活用具以及操练的地方。除士兵居住的营房外,还有粥屋、碾坊、马厩、粮仓、水井等。并且还陈列着仿明朝功城时所用的作战工具云梯和巢车。从瓮城车马道登上城墙,可以看到点将台、教军场、八卦阵等,全面地展示了明代军事要塞的真实风貌。

据记载,从明初洪武年间到明末的二百多年中,老龙头经过不断修建,逐步完善。直至清代,长城内外成为一统,老龙头从此失去了军事防御作用,成为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观海览胜的绝佳去处。特别是以“龙”的化身自命的清代皇帝,把在老龙头观望“龙”赖以生存的沧海,赋予至高无上的寓意。康熙、乾隆等五个皇帝都多次到过老龙头,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墨宝。令人遗憾的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山海关,老龙头首当其冲,城池完全被毁。1984年,山海关人民重新修建了入海石城、澄海楼、靖卤一号敌台、南海口关、宁海城等建筑,使老龙头重现了当年的雄姿风采。

沿着这一条宽广的坡道向上而行,又是一派蔚为壮观的景象展现在眼前……澄海楼高约15米左右,宽近16米,上下两层均为砖木结构,歇山重檐瓦顶。楼阁正中悬挂的“澄海楼”牌匾,据说乾隆皇帝御笔所提。上方有一块匾额“雄襟万里”,为明代大学士孙承宗所题。另有一副楹联“日曜月华从太始,天容海色本澄清。”分别刻于正门的两侧。澄海楼的墙壁上还镶有多块石碑,上面镌刻着几位帝王和众多文人学士登楼时所吟诵的诗词。


悄然无声的走进澄海楼内,只见一层南门上悬有今人摹写的乾隆八年题为“元气混茫”匾额,山墙上挂有复原的明朝绘老龙头图,并展出老龙头遗址出土的各种明代城防武器如铁雷、石、铁蒺藜等。二楼墙壁上镶有八首明清文人志士的诗作,乾隆及文人墨客的联句。香案上摆放着文房四宝,以及众多名人都曾来此观海题诗。


拾阶而下,澄海楼前立着一块古碑,上面赫然雕刻着:“天开海岳”四个大字,字体端庄,笔酣墨饱,矫健挺拔,遒劲苍郁。据《营平二州地名记》记载,李世民东征高丽得胜还朝之后,这里有一个汉武台,他在汉武台歌功颂德,刻石记功,并留下这块石碑。靖卤台是明万里长城唯一的海上的敌台。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主事孙应元建,实为敌台之始。戚继光改名靖虏台(康熙年间又改名为靖卤台),“卤”指海水,又有敌虏之谐音并含有两层意思:一是使海水平静,一是平定敌虏,一语双关。

入海石城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为都督戚继光,行参将吴惟忠修建。据清代《临榆县志》记载:“万历七年增筑南海口关入海石娀七丈”“有石为垒,截人海中,高可三丈许,长曰数倍,曰老龙头”。入海石城遗址长30米,宽10米,落大潮时可看到裸露在外的墙基尽端。这座海中高墙,北接靖虏一号敌台,构成了封锁海面的制高点,南浸万顷波涛,以长城海中端头部分组成了雄奇险峻的海上堡垒。


登上入海石城,触摸一下写有“老龙头”的石碑,回味无穷,感慨万千……纵目凭栏,眺望远方,面对云水苍茫、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起伏,百感交集。独有的海上长城雄姿不凡,犹如龙首,探入大海、威严而立,弄涛舞浪,这就是想象的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沿着老龙头向西而行约300余米,就是坐南朝北延伸入海120余米的海神庙。海神庙由牌坊、山门、海神殿、钟楼、鼓楼、天后宫、观海亭等组成。据《山海关志》记载:“海神庙,明初通海运时所建。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主事王帮俊重修。”海神殿题有匾额“风平浪静”,楹联“五湖四海皆是我,九江八河一家人。”海神殿内供奉着海神。经过了海神殿,即到第二进院,建有天后宫,供奉着奉天后的小姐。殿阁正门上方题有“盛德在水”匾额以及左右挂有“向四海锁神通天千秋不朽,历数朝受封黄万古留芳。”对联。穿过栈桥即是观海亭,为八角外展,古朴端庄。亭名:“观海”为古建筑专家孙大章所书,亭内“四海永清”匾为雍正皇帝御题,表达“天下太平”的良好愿望。海神庙三面环水,一半建筑坐落于沧海碧波之中,亭台楼阁,古朴典雅,布局精巧,错落有致。据传说,每当云雾缭绕或烟雨蒙蒙,若隐若现,如仙似画,海神庙好似传说中的瀛洲仙境。


再次,登上老龙头感受入海处长城的伟岸,倚墙而立,俯身下望,即可体会到“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之感觉。凭海临风,极目远眺,海天相接,波涛汹涌,声势浩大,气吞海岳,使人心襟大开,豪情满怀。也可以尽览“长城万里跨龙头,纵目凭高更上楼,大风吹日云奔合,巨浪排空雪怒浮。”的壮观美景,令人产生了无限的遐想,思绪万千……


凝视大海,静心聆听,而更令人费解与惊奇的是,有时海面上狂风怒吼,浊浪排空,岸上风声残延,木摇草伏,而前来观海的人却浑然不觉,这便有了名闻古今的“海亭风静”胜景。据当地人说,夜间还可欣赏到“沧海明珠”的奇观。在这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无边无际的大海,在不经意之间出现在你的视野里,竟是群星璀璨,熠熠生辉,好像苍穹之中出现了一个美丽的灯市,五彩缤纷,让人深深陶醉在了其中。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