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动画还要多久可以摆脱西游记,封神榜,哪吒这些传统IP?

 历史最美 2023-10-11 发布于重庆


编者按:

《西游记》、《封神演义》作为中国传统的神话ip,可谓经久不衰,光是近几年就有大量封神宇宙的动画电影上映。也有观众对此感到乏味,希望摆脱。

有人则认为——

绝不可能摆脱。

在中国,历史具有一种神性,即以有限的文本提供无限的可能。

比如哪吒的故事,在辽代可以创作出哪吒追剿和修吉龙王,在现代可以创作出主题迥异的《哪吒传奇》和《哪吒之魔童降世》。

所以借鉴传统IP实乃降低创作和宣发成本的大宝库。

▲魔童降世

以上哪种观点更加正确呢?


作者|历史最美作者团队-数学老师

字数:2305,阅读时间:约3分钟


《西游记》、《封神演义》当然不可能彻底摆脱,但它们也没有成为世界顶级ip的潜力。

国内应该是想把西游记打造成中国的《荷马史诗.奥德赛》的,这也是这些年西游热的底层逻辑的真相。

▲奥德修斯

《奥德赛》剧情梗概如下——

奥德修斯是希腊西部伊塔卡岛国王,荷马史诗《奥德赛》的主角,在特洛伊战争中献计,攻克了顽抗十年的特洛伊。
特洛伊战争结束后,在海上漂流十年,部下死伤殆尽,经历无数艰难险阻终于返回故乡,与妻儿团聚。

▲奥德赛

可是《西游记》不是荷马史诗,猴子也不是奥德修斯。

荷马史诗可以成为西方文学的源头,奥德修斯可以成为西方无数虚构英雄的原型和精神力量的源泉,是因为奥德修斯本身就具备英雄人物的原始共性。

▲宋江

而西游记本身如宋江一般矛盾。猴子的内涵基本上来源于土壤,土壤越黑猴子越有内涵,这种内涵是不具备广泛的普适性的。

▲七龙珠

很多评论者喜欢拿西游记大谈人情世故、官场、办公室政治、酒桌文化。所以西游记怎么文化输出?这么搞文化输出能力还不如虽然剧情小白但是简明易懂的七龙珠。

你非逼着全世界跟你一起歌颂和塔相爱相杀,外国人会问:为什么不直接把天庭掀了?为什么孙悟空接受了招安你们还说他说英雄?

▲孙悟空

当然,我们知道这是因为吴承恩不能把明朝掀了,吴承恩甚至还有点希望能当官为民做主的念头想法,才形成那样一个别扭的孙悟空。

▲吴承恩

西游记里面的天庭官职很多都是明朝的,这种影射太明显了。

《明史.卷五十三.志第二十九.礼七.登极仪》“内赞二人于受表官之南,卷帘将军二人于帘前,俱东西向。”

▲沙僧

沙僧的卷帘大将,就是大明王朝的编制,是锦衣卫的一个职位,按这么算,沙和尚还是锦衣卫。

▲嘉靖皇帝剧照

很显然,嘉靖皇帝就是《西游记》中玉皇大帝的原型。西游记表面上崇佛抑道,是由于对于嘉靖皇帝沉迷修道的批判,但实质上对于佛家也不乏讥刺暗讽之言。

但是把这些解释给外国人听,并不容易。很显然西游记脱离它诞生的时代去分析探讨,价值就会小很多。

中国文学的源头是《史记》,不是《西游记》。

奥德修斯的故事,本身就蕴含着充沛的情感,哪怕没有任何心理描写,也会让读者忍不住的去想象“故事的缝隙”里有什么。
奥德修斯换成任何一个人类朝代的虚构英雄,或者超自然的超级英雄,都是通顺而且可歌可泣的。

你把这个奥德赛的故事现场换皮,随便套一个动漫人物,都是一个一眼比博人传燃的剧场版。这就是人类英雄的共性,所以奥德修斯可以成为几乎所有西方虚构英雄的原型。

▲《鬼泣》中的维吉尔

崇拜希腊文化的罗马人,从《伊利亚特》中提到的逃出特洛伊城的特洛伊驸马埃涅阿斯入手,将神话进一步完善,自称特洛伊遗民埃涅阿斯的后裔,也为罗马征服希腊构建了合法性。到奥古斯都时代,知名史诗家维吉尔(玩过《鬼泣》系列的朋友无疑会相当熟悉此人)以先人的传说为基础,创造出鸿篇巨著《埃涅阿斯纪》,而这部埃涅阿斯的冒险故事显然也带着奥德赛的影子。

这就是历史的魅力——历史小说,本质上就是作者引导读者去想象“历史故事的缝隙里有什么”。

▲铁面人

大仲马把虚构的艺术发挥到极致,作家变得不惧怕对历史进行大胆想象。典型的就是铁面人。

雨果的戏剧性很强,但是他的想象很克制,基本上都是现实中一定会有的东西,可以说除了名字是假的,全是真的。这是另一个境界了。

▲封神演义

《奥德赛》的魅力并不是源于其内容的波澜壮阔,而是源于这个故事是基于现实的历史。同理,能够代表中国人的英雄,也要从中国的历史中找,譬如《三国演义》就是一个比《西游记》更好的选择。

可以说基于《西游记》的文化输出计划,从一开始就出现了不小的偏差。

什么时候摆脱翻拍《西游记》?发现自己在做无用功的时候。

▲封神演义

至于《封神演义》,比起《西游记》又更是巨大的审美降级,不仅仅是人物刻画潦草,剧情更加套路化模式化,而且底层逻辑更加无聊。

梦入神机开创的洪荒流之所以火,是因为他的《佛本是道》确实较为合理地解释了封神演义的底层逻辑。

天道是一位恶兽,它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吃人,它只要吃人,而不管此人的贤良愚孝,所以称呼它为恶兽。而圣人是祭祀,圣人只尊天道,他们是天道的狗,负责把人做成祭物送给天道。所以圣人具有豁免权,只有圣人不在天道的嘴下,因为天道要靠他们送人给它吃。
故事的开头是从天道又一次要大发淫威开始,圣人们选定周青一家和一派来作为祭物,而由于圣人之间有所矛盾,为了使周青一家死的其所,平息争议,或者说为了让周青不“莫须有”,他们给了周青很多装备,而周青也不负所托,在成长的过程中成功地与各大圣人门派结仇。不仅如此,周青“青出于蓝”,他成功地利用了各大圣人之间的矛盾,成为了新的圣人,他也就拥有了送别人当祭物和自己不当祭物的权力。于是之后的故事无非是“我要把你们一派送给天道当祭物”而“你们一派又要送我们一派当祭物”,最终你打我打你,你杀我,我杀你,口中天道如此,实意就是“与其我们派被吃,不如送你们派被吃”。我们注意到圣人是不分男女的,或许伪善到极点的人都要如此,譬如岳不群。最终青出于蓝的周青终于把他的仇敌们的手下都送给了天道吃,而他们也在天道再一次要吃人之前暂时的统治了世界。这个故事就是这样。

▲佛本是道

终于能自圆其说了,但是很乏味,对不对?这样一个框架是不可能有改天换地式的突破的。

所以摆脱与否且不论,无论是《西游记》还是《封神演义》,都很难撑起成为漫威级别的顶级ip,与外国世界顶级ip相抗衡的重任。

不过相比《西游记》,封神倒是有个大亮点,封神的朝廷人士比较魔幻,对于朝堂的描写,也是《佛本是道》为首的洪荒流未能涵盖的。

封神演义当中,闻太师闻仲有三只眼睛,大周丞相姜子牙骑着四不像,甩着打神鞭,陈塘关李靖一家也相当魔幻,总兵们一个个奇形怪状各显神通。相比之下,金庸都不敢让这些奇人异士直接担任官府的大员。

▲闻太师闻仲

其实在老百姓眼中,历史上的大人物本来就有不可名状的克苏鲁感,这种意象是挺有意思的。封神演义算挺标准的奇幻史诗类小说,保留着人类最原始的意象,伊利亚特也是这样的故事。

20世纪武侠的结构确实破坏了不少原始的意象,三侠五义就比后来的武侠小说原始得多。

▲三侠五义

旧武侠喜欢在真实背景叠床架屋真不是个好习惯,属于流毒无穷的歪路。用虚拟的大侠踩历史人物在金庸梁羽生时代可能算爽点,但到黄易时代就已经明显在拖文本的后腿。幻想小说应该和历史事件充分结合,用虚构的力量填充历史大事件中的缝隙,这也是法国历史小说作者如大仲马、雨果等人最喜欢干的。优秀的通俗小说,应当不能破坏历史本身的美感,敬畏历史。

从这个角度而言,封神演义的长远ip价值虽然不如三国演义,但比金庸、黄易的小说又高太多了。

本文系历史最美原创稿件。主编枪君,作者数学老师。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一个正确的选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