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坚如磐石》的士农工商 |刘三解

 风语游记 2023-10-11 发布于山东

张国师的电影《坚如磐石》带火了一个词士农工商。陈冲老阿姨阴森森地警告商人于和伟要认清自己的位置,据说看得不少文艺青年心惊胆战。

那么,这个词,或者说排序,到底是怎么来的?

一般说,见于《管子·小匡》篇,管仲和齐桓公论政,在《国语·齐语》里也有这么一段记载。不过,人家说的根本就不是什么谁贵谁贱的问题,而是士农工商应该各安其位,甚至连居住区和社交圈都完全分开。一旦'四民'居住在一起就会议论纷纷,办不成事。

最好的办法是让士大夫居住在清静之地,让工匠居住在官府之中,让商贾居住在市井,让农民生活在田间,唯有分开居住才能让士的儿子永远是士,工商的儿子永远是工商,而农的儿子也会是农,但其中的优秀者则会被提拔成士。

听明白了没有?领导根本不关心这个'四民'排序的123,人家关心的是世袭制,谁的身份也别变,安心做好工具人就好了。


如果非要确定一下排序,《国语·晋语》里边有这么一段:“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

听得是不是眼花缭乱?其实就两种人,一种是吃公家饭的,一种是吃自己的。

那都有谁?公、大夫、士那是贵族,不必多说工商业者、各色仆役、家臣官员都是给人贵族服务的。当然吃的都是公家饭,那敢情、就庶人、农民是靠卖力气种地养活这一群群爹,也只有他是自己吃自己的。

什么?你不信?西周的青铜器'鲁方彝',到今天就剩个盖儿,上面有很多青铜的铭文,就说了齐国第三代国君齐乙公的儿子齐生鲁经营商业获利丰厚,为了纪念自己的父亲对他的教诲特别铸造了铜器,那一国诸侯的儿子去下海经商。你说他的身份卑贱吗?

其实从金文所见的商人来看,他们完全能够混出头,凭借财富和对权贵的服务跻身贵族阶层。古代王朝真正讨厌的其实是上下两种商人:一种是通过财富染指权力的巨商,比如吕不韦,还有之前说过的王黄、曼丘臣等人。还有一种是混迹市井不受户籍控制,又交不起税的小商、小贩。

所以刘邦才重租税以困辱之。没钱的商人,困住你,有钱的商人就要羞辱你。'士农工商'在旁边看着那心里是不是舒坦?

可有没有想过为啥倒霉的是商人?这道理很简单,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人家商人有钱能够突破身份的枷锁,没钱也有一个走街串巷的自由。你呢?就只能生生世世了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