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字藏品赋能文博行业深度数字化

 广州龙联科技 2023-10-11 发布于广东

2021年下半年开始,数字藏品市场迎来爆发式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探索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藏品,博物馆也在尝试新兴数字技术,不断拓展文物展品的数字化体验。据“博物馆头条”数据显示,仅在2022年8月,全国各地博物馆发行的数字藏品就达到了数百种,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类型的博物馆数字藏品发行。从支付宝发布敦煌飞天付款码皮肤,到圆明园十二生肖人身瑞兽铜像数字藏品发布,再到国际博物馆日国内外十大博物馆推出 20 款世界著名文物的文创数字藏品,传统的历史文化正基于数字化技术以全新的方式呈现在大众面前。

“敦煌飞天”付款码皮肤

“文物”从博物馆来到老百姓的手机里

数字藏品可以让数字文化实现IP化和资产化。在文博领域,数字藏品将传统的历史文化以符合年轻人需求的体验方式传递出来,让“文物”从博物馆来到老百姓身边,成为一种文化消费新趋势,为推动文博行业的深度数字化转型探索新的道路,同时也将推动数字文化实现主流化、大发展和大繁荣。以当前文物数字藏品发展为例,数字藏品的重要性主要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

对于博物馆而言,其展品不再受限于实地展览,并可以优化传播方式,推进场馆数字化建设。上海博物馆自行研发的数字藏品平台“海上博物”,通过数字化升级带来全新的博物馆数字化运营模式。未来每一次发行数字藏品,均会有一件藏品进馆收藏,最终形成涵盖文物、艺术、创作等丰富内容的线上文化博物馆。

对于消费者而言,被视为“互联网的原住民”的Z世代就是充分接纳数字艺术的用户。将传统文物以数字藏品的形式进行传播,可以让用户特别是年轻一代能以相对便宜的价格体验和拥有优秀的传统文化。这种方式契合年轻人在数字空间的消费习惯、社交需求与价值审美。

文物数字藏品的出现,不仅可以打造出博物馆文化传播的新业态,更有助于文物数字藏品二次创作的发展,延展文博产业链。例如早期文物数字藏品都是以3D文物数字藏品为主,而目前基于原始文物进行二次创作的数字藏品已层出不穷。甘肃省博物馆授权的“双耳鲵鱼纹彩陶瓶”数字藏品,利用数字技术使瓶身上的人首鲵鱼跃然展现在陶瓶上。这种二次创作形式既展现出原始藏品的特点,同时以更为生动的形态吸引了新生代对于博物馆文化的关注度,为传统文物在数字化时代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

“双耳鲵鱼纹彩陶瓶”数字藏品

如何理解数字藏品?

数字藏品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发行的具有收藏价值的数字形态的作品,实现前沿数字技术与新锐IP文创融合。但数字藏品不仅包括数字形态的作品本身,也包括在区块链上生成的权益证明,这也是赋予其收藏价值的重要方式。

说到数字藏品,不得不先说一说NFT。NFT的全称是Non- Fungible Token,中文一般翻译为“非同质化通证”。如何理解“非同质化”的概念呢?假如有两枚相同年份制造的一元硬币,这两个硬币对应的价值是相同的,可以互相交换。而且每一枚一元硬币都可以兑换成两个五角的硬币,或者十个一角的硬币。对于这种可以互换、具有可分割性的财产,我们就称为“同质化”资产。但在现实生活中,大部分的财产是不可分割、不可互换的,也就是“非同质化”的。比如,虽然每张电影票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类似,但是每张票所对应的电影、日期、场次、座位号都不同,也就是说,每张电影票都具有独一无二的属性,其价值自然也会各不相同。再比如,即使是同一个小区户型相同的房产,但由于楼层、装修、朝向不同,也会被认为有较大不同,其价格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异。这些都属于“非同质化”财产,不可分割,不可互换,每一个都具有独特属性。它们如果被映射到区块链上,就会形成非同质化通证,也就是 NFT。每个NFT 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分割的,由于其在区块链上发行,因而实现权属清晰、数量透明、转让留痕。NFT本质上是一个技术性标识,是新一代数字商品的载体。

目前,中国数字藏品源于NFT,但也进行若干修正调整,因此和海外发行的NFT略有不同。首先,国内的数字藏品大多基于联盟区块链发行,比如蚂蚁链、至信链、智臻链、长安链等,而海外NFT大多基于以太坊、Solana等公链发行。其次,目前数字藏品平台主要是平台邀请艺术家或者相关机构进行IP创作,暂时还没有开放个人的创作权限,而海外NFT大多是个人创作的作品上传到平台并进行交易。最后,数字藏品在二次交易上有较为严格的限制,大多数数字藏品可以在平台一定的规则内进行转赠,但并没有完全开放二次交易的权限。而海外NFT则没有二次交易的限制。

“母鼓铜方罍”数字藏品

数字藏品的价值逻辑

文博领域只是数字藏品应用的一个分支。数字藏品通过区块链技术对数字作品进行加密,也就是对数字作品打上区块链防伪编码,为每一个数字作品赋予独特的标识,保障数字作品的唯一性、真实性、永久性。同时,基于区块链上的所有权流转清晰透明,可以更好地保护创作者以及持有者的权益。具体来说,数字藏品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有效确权

数字藏品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保证其唯一性、真实性、永久性,也可以有效地保护创作者以及持有者的权益。另一方面,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提高数字藏品的流通性,比如传统藏品真伪鉴定困难,流程复杂,但数字藏品从诞生起,就拥有不可篡改的链上凭证,极大地降低了鉴定和交易成本。

2.数字内容资产化

在传统数字形态的作品中,用户无法真正拥有这个作品的所有权。但基于区块链的数字藏品可以真正意义上让数据形态的作品实现权属清晰、数量透明、转让留痕,把数字内容“资产化”,成为赋能万物的“价值机器”。

3.赋能创作者经济

在区块链技术出现之前,数字艺术品可以随便被拷贝和使用,难以确认版权所属,创作者也很难获得版权收入。但通过区块链可以为对数字藏品进行通证化并进行加密签名,进行有效交易。创作者也可以从作品的不断交易中获得版税收益。所有交易都是在区块链上通过智能合约执行,真实性都可以通过加密验证,可以防止欺诈和剽窃行为的发生。

正是因为这些价值属性的存在,数字藏品特别适合将数字内容“资产化”,因此以数字IP为核心的相关领域实现了快速落地,其中涵盖了文博、媒体、文旅、影视、娱乐、餐饮、艺术等多个行业领域。

“元 景德镇窑青花缠枝牡丹纹瓶”数字藏品

数字藏品的发展瓶颈和挑战

尽管数字藏品行业已经有了一些可以盈利的商业模式,但该模式尚未到成熟阶段。数字藏品行业依旧存在着技术限制、藏品质量及价值、消费者思想认识以及市场监管风险等挑战。

在完善技术和基础设施方面,目前数字藏品大多通过联盟链发行,对于数字藏品来说,底层的区块链技术贯穿了整个生命周期,完整地支撑了数字藏品的铸造、发行与流转全过程,所以底层区块链技术以及其运营规模都非常重要。但现有的数字藏品发行平台多样,但并非每家公司在区块链技术都有深厚的积累,如果相关智能合约代码不完善,就很容易被黑客钻空子,对项目进行攻击,甚至盗取用户拥有的藏品。同时,平台对于用户数据的储存也是巨大的挑战,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数据悉数储存在企业的数据库中,企业在生产、运营中都高度依赖数据,但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企业数据资产外泄、破坏、丢失的案例屡见不鲜,用户无法对自身的隐私数据进行安全保护。

在藏品质量和价值标准方面,目前数字藏品发售的良莠不齐,许多发行方大量发售产品,但并未对质量进行有效把控,文化艺术价值并不高。此外,由于数字藏品发展尚在早期,多数数字藏品的价值没有公认的衡量标准,因而极易出现炒作或投机等状况。尽管目前大多数数字藏品平台严格限制了数字藏品的二次交易的特性,依旧存在交易市场管理不严,对市场风险防控不够等问题。相关企业应合理设置发售模式,对转赠、内外部流转等行为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从机制上避免无序炒作现象发生。

在消费者思想认识方面,由于数字藏品的火热,市场中也出现了一些不理智的情绪。这种现象是极度不正常的投机炒作和FOMO(害怕错过暴富机会)心态。因此行业还需加强消费者教育,引导用户理性消费和收藏、树立正确的消费理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自觉抵制投机炒作行为、警惕和远离非法金融活动、切实维护自身财产安全。

在市场监管风险方面,数字藏品属于新型商业业态,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有待完善,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平台对于发行的藏品需要进行审核和监管,但随着平台内产品发行数量的增加,对于海量产品的监管都是平台面临的压力所在。对于数字藏品行业而言,未来合规化是主要方向。未来势必会出现数字藏品技术、发行等具体的标准和监管举措,以保证数字藏品行业安全、合规化、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数字藏品通过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发挥数字内容有效确权、资产化、赋能创作者经济等方面的价值,着力把科技创新转化为文博行业的发展新动力。同时,数字藏品对于促进文化信息消费、推动文博行业深度数字化转型、提升文化软实力以及助推数字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兼具收藏和消费属性的数字文化商品,成为带动IP产业数字化的新趋势,有望成为文博行业发展新动力。

唐三彩知礼系列数字藏品

清乾隆黄玻璃马蹄瓶数字藏品

本文作者及其工作单位:

于佳宁/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执行主任

本文刊载于《文物天地》2023年第3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