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斗的味道,是怎么来的

 新用户9379LEMC 2023-10-11 发布于北京

您抽的烟斗没味儿啊呵呵。至少,绝大多数烟斗没味儿,或者您闻不到什么味儿。这里说的烟斗的味道,是说您点起烟草来烟斗的味道,不是说鼻子闻出来的,是舌头品出来的,如同舌头品出的烟草味道一样。

即便这么仔细地说,我相信还是有许多人不知道我在说什么。因为在许多人所熟悉的烟斗资讯渠道中,各种烟斗的贴吧论坛,这个村那个店的,几乎找不到任何这个事儿的介绍或者讨论。我来开个头,给有研究的,有体验的,有兴趣的,抛块儿砖头啊哈哈。

一,什么是味儿

汉语的味道,有两个意思:鼻子闻出来的气味,内叫嗅觉;和舌头尝出来的味儿,内叫味觉。比如花香是嗅觉,咸淡是味觉。

关于这俩事儿,我抄一段学术点儿的啊,作者不详:

嗅觉和味觉的区别:

1、远近不一样:嗅觉是一种远感,意思是说,它是通过长距离感受化学刺激的感觉。相比之下,味觉是一种近感。

2、分布不一样:味觉的分布主要有舌头中间、舌根、舌尖和舌两侧。嗅觉主要是透过嗅神经,就是在此开始分支,往内嗅中枢和外嗅中枢分布,直到大脑的嗅觉区里。

3、组成不一样:嗅觉器官由左右两个鼻腔组成,这两个鼻腔藉着鼻孔与外界相通,中间有鼻中膈,鼻中膈表面的粘膜与覆盖在整个鼻腔内壁的粘膜相连。嗅觉感觉的作用就是让人体感觉到各种不同的气味。

二,石楠根有味儿

生长在地上的植物有味道,这是常识。诸位熟悉的,不要说各种海黄,紫檀,花梨,酸枝的气味,就是一块普通的杨木柳木,也都有自己的味道。石楠根是植物,当然也有味道。相对于长在地面之上的枝干,石楠根是长在地下的根瘤,味道更重,也更顽固,更持久。

植物的枝干干燥后制成的材料,盖房子做家具当手使唤件儿雕刻成工艺品,有气味正常,不是事儿,有时候,带点儿木香还更出彩儿哪。为什么?很简单。天然植物的气味,通常不会令人反感。只刺激你的鼻腔,不刺激你的口腔。就算反感了,躲开不闻便是。

但是,当植物材料用来做烟斗的时候,情况就不同了。烟斗不是给你看给你装东西给你拿在手里把玩的,内是给你抽烟用的。你点的是烟草,抽的就是味儿,烟草有味,烟斗也会有味。既包括气味又包括滋味,既刺激你的鼻腔又刺激你的口腔,而且只要用来吸烟,两样儿都躲不开。所以,烟斗对于斗客来说,植物材料出现了一个新的,味觉感受的问题。而天然植物的味觉感受,通常人所不宜,甚至无法忍受。因此,你的烟斗,抽起来有没有味,好味还是坏味,对你烟草的体验,至关重要。如果你把烟斗当成是体验烟草的实用器,而不是一件工艺品把玩件儿,那么,味道就是烟斗好坏最核心的价值评价。

(以上内容可参考本号6/3文章)

三,石楠根的味道从何而来

1,产地

石楠根这种植物,中国没有,欧洲很多。但是,重要的事儿说三遍:

不是石楠根都能做烟斗!

不是石楠根都能做烟斗!!

不是石楠根都能做烟斗!!!

用来做烟斗的石楠根,必须是生长在某些欧洲特定的,水土极为恶劣的地方的。美国人曾经在二战期间尝试用本地同类植物制作烟斗,做出了的烟斗严重不好使,结果以失败告终。

石楠根生长地的地质,气候,光照等等条件的不同,不单决定了材质的耐烧,通透,吸附品质不同以外,还区分了味道的不同。这些不同的味道,经过开采出来以后的储存,处理,熟化,制作等过程,还会受到实质上的影响。因此,相对来说,用产地区别材料的品质特点,比较容易,国际上也有许多研究。但是用产地区别材料的味道,不大现实,我也没见过这样的研究,不敢妄评。

(以上内容可参考本号3/10,6/26的文章)

2,树龄

树龄不单最大程度上决定材料的致密性和耐烧性,而且严重可能对味道产生影响。但是,我也是没见过这样的研究,不敢妄评。

3,处理

用来做烟斗的石楠根,可不是从地下挖出来,大锯子切割成块,晾干了就可以用的。以下的诸多环节的处理过程,最大程度上决定了材料的品质,以及味道。

— 切割后的处理

石楠根根茎挖出来后,就近进切割厂切割成块,然后放进大锅里水煮,然后保湿掩埋,直至出售,进入运输环节。这个过程的各个环节,不同地方不同操作,差异很大。比如,有不煮的,有煮12个小时的,也有煮24,48小时的。处理方式对不同,影响材料的味道。

— 制作者的处理

材料被运到烟斗制作者手里的处理。这就是斗客比较熟悉的环节了。最简单最基础的处理就是风干熟化。材料不是拿来就可以用的,经常要适当保存多年,除了使之干燥,还要令其去味。然后,就是各种的空气干燥处理,炉烤处理,水处理,冷油处理,热油处理,罗姆酒处理,蜂蜜处理等等,不一而足。这些处理工艺,做不做,怎么做的,做的时间长短,都会对味道产生最大程度的影响。

罗姆酒熟化

罗姆酒熟化

油处理

热油处理

油处理

一处理

— 表面处理

烟斗表面的染色,上油上蜡上漆等等工艺,当然也会对味道产生影响。

必须说明的一点,以上的处理,多数并不是以改善味道为唯一目的的。比如热油处理工艺,开始的时候只是为了加快材料到熟化过程和时间。不料无心插柳柳成荫,反倒为烟斗带来了一张奇特的烘烤坚果的迷人味道。

(以上内容可参考本号5/8,7/10,7/21,7/23文章)

四,烟斗的原味?

只关注烟斗的造型,纹理甚至制斗师名声的,忽视或者藐视烟斗味道的,自然会说,要那么多处理有屁用,我就抽原味的烟斗不行吗?

烟斗,有原味的吗?当然有!烟斗的原味,就是石楠根的原味,石楠根的原味,就是植物根茎的原味,植物根茎的原味,就是树胶,树黏,树油以及各种杂质的味道啊。内种味道的玩意儿,无论纹理长得多漂亮,无论造型多奇特,无论出于谁的手,抽起来都是令人难以忍受的味道。不止恶心你的鼻子,还恶心到你的肠胃,直至恶心到你的心情。

烟斗材料的处理过程,本质上就是去除植物原味的过程。处理得当的烟斗,一是去除了异味,也就是植物的原味,给人以清净无暇的感觉;二是再进一步,在去除原味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更加宜人的味道,提升了烟草的体验。

五,烟斗的味道,讳莫如深

烟斗的味道,主要来自于烟斗的材料处理。旧日的烟斗制作者,秉持工匠精神,恪守行业规矩,不适合的材料,未适当处理的材料,就不能拿来做烟斗。

听说过内个天价草,E家草的事儿吧?人家内东西好,好卖,有多少人花大钱买。但是人家该怎么制作就怎么制作,该醇化多长时间就多长时间。既不增加人手,也不增加工作时间。绝不会为了卖,因为好卖而对自己的规矩做出妥协。这种精神,当然不单是洋人才有,中国人也曾经有过,听说过同仁堂的内副对联吧?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这些,都是旧日工匠精神的精彩写照。

可惜时过境迁,物竭人非。如今做烟斗的人们,都知道材料的重要,但谁也不说材料是从哪儿来的,多少年的材料,怎么处理的材料;都知道味道的重要,可是谁也不拿自己烟斗的味道说事儿。非不为也,是不能也。不是他们不想说,是他们没的说,没法说,说了他们内玩意儿就不是烟斗了,说了就卖不动了哈哈!

附注:如何搜索本号文章内容?

感谢诸位关注本号,这里面已经有200多个帖子了。如果需要,请参照下图,在全部帖子中,寻找您希望参考的内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