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斗的价值“加持”?

 新用户9379LEMC 2023-10-11 发布于北京

有位斗友,在跟我聊到烟斗的价值与核心价值的时候,提到这么一个概念,叫做价值加持。

加持,是个佛教术语,梵语意译,意谓施加佛力于众生,以保护扶持之。也可谓互相加入,彼此摄持。佛教经义浩繁,高深莫测,本号愚钝,几无所知。但是至少知道,这个词儿,绝不止这么几个简单的意思。

网络俗语,借用这么一个含义玄虚,高深莫测的佛教术语,本来就是个极为扯淡的事儿,除了装逼显胜儿,什么也没说,什么也说不清。当然,也许是故意说不清的。

所幸,斗友聊天儿毕竟有个特定的语境,本号勉强能够了解这位说的关于烟斗价值的加持是个什么意思。不就是烟斗价格中超出合理成分的价值吗?不就是想说“大师斗“,“手工斗”,纹理好看的斗就得贵,还得贵很多吗?这点事儿,汉语里有很多简单明了的词语呀,比如什么溢价啦,附加值啦等等。用这些词说事儿,委屈着谁了吗?说不清楚事儿吗?不装点儿孙子,不会说汉语啦?

生活中,溢价,附加值这种事儿太多啦,简单说,就是高于某个事物合理正常价值的价格成分。比如公司股权的溢价出让,紧俏商品的加价出售,文玩古董的市场流通价格等等。而说到烟斗,溢价,附加值这样的事儿也是不少,表现在烟斗的材料珍稀性,品牌或者制作者的认知度,市场流通性,收藏性等方面。

但是,溢价附加值,不是扯淡忽悠值。任何溢价附加值。都必须存在普遍认知的合理性,并在相当程度上得到预测演算或者现实的证明。

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切的溢价附加值,都必须依附于事物本身的核心价值而存在。烟斗的核心价值是其实用价值,不具备高品质实用价值的烟斗,任何溢价附加都是不合理的。什么人做的斗,手工参与多还是机器辅助多;造型是不是别致,纹理整齐程度等等,与烟斗的实用价值无关,拿这些事儿溢价,或者“加持”一件儿石楠根雕工艺品,没毛病;而拿这些来说烟斗的价格的,纯属扯淡或者故意忽悠。

二,烟斗,特别是烟斗文明鼎盛时期,家族生产模式下出产的烟斗,当然可以有溢价和附加值。比如,特定地区,足够树龄,长时间精心熟化处理的石楠根材料,是烟斗核心价值决定性的因素。这样的材料,做斗的时候还有,也不贵。但到了后来,这样的材料早已接近枯竭,以前制作的老斗的溢价附加值都是合理的吧?

本号了解到一个情况,居然有人花8000人民币买到一块保存了大几十年的石楠根老料,可以想象用这样材料制作出来的烟斗,即使不含溢价得卖到什么样的价钱。材料因为其珍稀性产生现实的增值,证明了老材料制作的烟斗溢价和附加值的合理性。

旧时的烟斗,历经几百年,出产过无数杰出的作品,服务过无数挑剔的斗客,得到过无数的反复验证,获得过无数的坚实口碑。这些,当然可以成为溢价附加值的依据。

烟斗是物质文明,又是精神文明的物质载体。烟斗,从来就不是只用来抽烟的,烟斗所承载的文化内涵,烟斗对人们的精神感染,曾经是人类的文明的高光体现。内些富含文化信息,给人以启迪和教化,引导人们敬畏造物,敬仰人力,尊重人文,享受自己…… 这些价值,能用价格衡量吗?

更不用说,手工业制作的品质保障,是手工业者的手艺。世代传承的家族手工技艺,熟能生巧的工坊作业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早已在烟斗行业中消失殆尽,被大工业快速消费品以及半路出家独立制作的小作坊生产方式所替代。旧时的烟斗,怎么溢价附加都合理都正常吧?而后来的烟斗,拿什么溢价,有什么附加值呢?

三,品牌的知名度,是靠着悠久的时间,众多的杰出产品和扎实的斗客口碑得来的。这样品牌的一定时期的老斗值得信赖,而且杰出的产品不可能再现,自然值得一定的溢价。而独立斗师这么一群人,是近几十年才开始出现,他们的名头来源大多子虚乌有,有些特殊的历史原因,但大都是卖斗的忽悠起来的。没有依据确定他们拥有或者利用足够好的材料进行足够精心的处理,少有世代传承的手艺功夫,没做出多少斗,没有多少人抽,口碑极为有限,东西继续在做,有重复性,溢的什么价?附加了什么价值?

四,造型和纹理,属于个人审美范畴,不是客观因素,因人而异,个人对于审美附加的价值评价千差万别。但是无论有怎么样的差异,审美溢价,人之常情,古已就有。比如烟斗从来就有用纹理区别售价的销售模式。然而,旧时的这种定价方式是有条件的,就是材料的其他所有方面的选择和处理都一致,唯独在不影响烟斗品质的表面纹理上有所区别而已。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NB的斗师,再精妙的手艺,拿一块黄杨木也做不出一把好用耐用和味道的烟斗(尽管如今的斗师也根本没大可能有比旧时工匠,甚至如今其他门类的手工业工匠更高明的手艺),几十块钱买的一块“意大利进口石楠木也做不出。你有什么法力来“加持”?纹理是石楠根本身带有的,内是自然界的魅力,用不着,也不是斗师的任何法力可以“加持”的。

手工艺品,制作者的手艺当然可以成为溢价附加的理由。别的地方不说,中国的手艺人多了,能通过他们的有传承的精湛手艺给他们的制作的手工艺品“加持”的也多了。而做烟斗的这点手艺,当件工艺品做,跟人家内手艺和创作实在不可同日而语;当个抽烟的实用器做,多数由于材料所限,根本也谈不上到手艺呢,非不为也,是不能也。

但是,中国的手艺人,没几个嚷嚷着能给他们制作的玩意儿“加持“的,人家绝大多数就把自己当个手艺人,和田玉是和田玉的价儿,翡翠是翡翠的价儿,自己也就是踏踏实实挣个雕琢的手工钱而已,而就内手工,比石楠根雕这点儿手工也不知道高到哪里去喽。然而,唯独做烟斗的,不单忽悠出其他地方的几个“大师”,营造出了一片斗师可以“加持“烟斗价值的天地,自己也顺水推舟,也敢“加持”起自己做的烟斗了。

我有一位斗友,跟我说起他的一位制作小提琴的师傅,要做把烟斗玩玩。我朋友问,您没做过烟斗,会做吗?人家付之一笑,说我提琴都做得,一把烟斗我做不得吗?相信这位做提琴不会觉得自己有什么“加持”,做烟斗了更不会。

看到一段视频,年轻人采访和求教于一位中国的橄榄核雕大师。年轻人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唾沫星子乱溅地奉承着,说大师的手艺风格如何伟大,行业翘楚,无人能敌。人家老师傅淡淡地道出一句:我看人家雕的都比我好!

还知道一位世界著名的斗师,叫 Jess Chonowitsch,当有人问他,您觉得自己是艺术家还是工匠的时候,人家的回答非常确定:我是个工匠(craftsman)!

闲鱼上看到上面一位国产斗师广告,寥寥五个字,“挣个手工钱”,掷地有声,惊世骇俗!人家这是知道自己,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还没做过几把斗,没到才华横溢,声名远播的境界,谈不上艺术家,人家没把烟斗当艺术品卖;没做过几把斗,远不到手艺纯熟,高山仰止的功夫,人家不聊能把烟斗做得有多好抽了。简简单单,纯真朴实,就是帮您做把烟斗,您出的价钱,就是个材料手工钱,既没有其他任何溢价,也不说做出的烟斗一定好抽。

手艺人,是极受尊重的一群人,他们受尊重的,是他们的手艺,不是他们的“加持”。他们做出来的玩意儿,绝对可能成为“加持”,那得是他们用合适的材料,真做出不少好东西,还真有不少人把玩,观赏或者使用,不少人说好看,好玩和好用以后的事儿了。而这样的事儿,还不是光用时间就能熬出来的事儿。

旧时的烟斗匠人,只管做斗,不管卖斗;现实的独立斗师,既得做斗,更得卖斗。做着做着就卖了,卖着卖着就只在乎卖了,卖着卖着就把自己卖成艺术家,可以对烟斗“加持”了。做做斗的不会当自己是艺术家,“加持”了烟斗的价值,卖斗的才会。前者受人尊敬,受尊敬的工匠可能成为艺术家;后者,既得不到内份尊敬,更“加持“不出烟斗的任何价值。

而对于内些明明知道自己使用的材料价低质劣,不禁烧不禁造,不好抽不好用,点上就是生木头树胶味儿的,烧什么草也不出甜不出香的,还敢标出成千上万的价钱,卖给人家当烟斗用的,便不是手艺问题了。与其说斗欺人,不如说人欺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