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登喜路二战期间故事

 新用户9379LEMC 2023-10-11 发布于北京

1941年中,登喜路在伦敦公爵街(Duke Street)的门店兼工坊在德军空军闪电轰炸中,几乎全部毁灭,上图就是当时报纸刊登的照片,家族的第三代传人,阿尔弗莱德· 亨利·登喜路(Alfred Henry Dunhill)先生在被轰炸摧毁的门店前。

但是据传第二天,登喜路先生(Alfred H. Dunhill)就带着家里的一张桌子返回门店,在店外的一片废墟上,继续营业,服务顾客,见下图: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个艰难的时期,战争造成的配给和供应的短缺和中断,以至于登喜路从30年代末直到50年代初,也就是战后的几年里,依然受到原材料短缺的困扰。

登喜路每年出版一次产品目录,即使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每一本目录都比上一本更精美。但是,1940年到1950年间没有出版这样的目录。只有两个例外,那就是1943年左右在北美和1940年代末在英国发行的“礼物”目录。

据考证,登喜路在40年代到50年代初,生产的烟斗很少,用于制作光面烟斗的意大利石楠根非常稀少,而用于制作喷砂烟斗系列 Shell的材料相对略多一些。所以,像下图这样的一把50年出产的光面烟斗相当罕见。


同样地,用于制作斗柄的德国产硫化橡胶也被定量供应或禁止使用,因此,战争期间生产的许多烟斗都配的是兽角材料。这是一种非常舒适的材料,但比较容易开裂。登喜路在战后的某个时候通告顾客,所有配有这样斗柄的烟斗,皆可以免费更换。因此,在收藏市场上存在的这一时期的硫化橡胶斗柄,很有可能在某个时候被更换过的。下面几个图是本号看到的资料,一把1941年出产,原配兽角斗柄的登喜路烟斗:

再看看下面这俩图,登喜路致顾客的平安通告,便可以想见战争期间的登喜路,以及其他所有英伦的烟斗制作者们,经历过什么样的艰辛;他们历经如此的艰辛所创造出的烟斗文明,有多么的辉煌和感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