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量思维

 西窗有书 2023-10-11 发布于河北

水里的游鱼是缄默沉静的,陆地上的兽类是喧哗的,空中的飞鸟是喧哗着的。人类却兼有海洋的缄默沉静、陆地的喧哗与天空的音乐。      

                     ——泰戈尔


                   

开微信公众号的初衷,是从2006年开的博客,开始断断续续罢工,不是图片上传不了,就是路径错误不能登陆,总要有一个写字的地方。笔记本虽然还断断续续在用,但还是喜欢敲打键盘的感觉,这些年,总共也应该敲了一百多万字了。

因为每一天写字,对我的意义就是:盘点。盘点什么?今天都做了哪些事,哪些事比较有意义。哪些事给自己带来了不良情绪,后期应该如何改变。这样的盘点,让自己对第二天的生活,既充满了期待,也顺带纠偏。

在博客写了11年后,来到微信公众号。如今已经有四年有余了。写公众号初始没有任何期待,踏踏实实写自己的字就好了。

刚开始是什么都不想的,自己写字,分享到朋友圈,慢慢地就有很多人看,而且有一部分是持续地看。然后逐渐越来越有人气。人气有了,所谓的流量就来了。流量起来了,就开始有些小钱了。

之前对于传闻的一些大号,靠流量挣钱的说法还没有什么感觉,但看到自己的流量起来了,一个月也有几百块收入的时候,明白一些大号月入几万甚至更多,不仅仅是传说。刚刚看到这句话,特别赞同:对于公众号的商业模式,你不用想,专心做增长。流量没起来,想通了也没有用。流量起来了,一堆人抢着给你送钱。前几天一个朋友晒日浏览量两三千的公号,流量收入是千元左右,注意:是日收入,不是月。月收入,乘以30,稍微有点数学常识的,都能口算出得数,的确也算日进斗金了。

一些大号,单靠流量,就可以日进斗金。还不用说其他的如打赏啊,软文啊之类的。所以,你知道以前的报纸、电视台怎么赚钱吗?他们能赚的钱,基本新媒体都能赚;他们不能赚的钱,新媒体也能赚到。手握用户和流量,哪里都是钱。这是一个公众号前辈说的。

现在我们的公众号,也随着流量的增加,有了一些小的收入,不多,但每个月吃火烧买菜的菜钱基本够了。当初写字,只是为了写字,当写字积累到一定层次,一些额外的收益挡不住的就来了。实在算是意外之喜。当然非常感谢每次守望更新的读者朋友们。

花姐刚刚更新公众号,话题是速配爱情。她刷了非诚勿扰等几个相亲节目后,感慨,现在俊男靓女在电视台上的速配,牵手的快,分开的也快。现在什么都流行速食主义,很多人在留言区怀念那时一封信可以等待一个礼拜的感觉。现在的社会,成年人的日程表里分分钟都被填满,小孩子全年无休地上课、写作业、上补习班。每一个人手里几乎都攥着一部手机,每天对着它“顶礼膜拜”几个小时---工作群里轰炸式的通知、抖音里刷几个短视频、再翻翻朋友圈的更新……有时上班忘了带手机,抽个时间注定还要返回去拿一趟,因为不拿着手机,总是担心会错过什么。

日子在循环往复中溜走,每日海量信息更新,自然还有各种各样“投喂”给你的方式。你的时间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被霸占和掠夺。人仿佛成了信息的容器,时刻都处在满溢的状态。

在这样高度信息化的生活洪流里,怎么才能够保持足够清醒的审视和反思呢?我们都知道,高度的信息化,确实有着把这个星球的每个角度的人连结起来的神奇能力,但毋庸置疑,也加剧了每个个体内心的“孤岛状态。”

非常留恋自己的小时候,那时从没有多余的作业,有也就是书上几道练习题。但通常是书可以被翻烂了。暑假里就是驻留瓜地,摘瓜卖瓜;那时暑假没有现在这么长,还有秋假。麦秋了就跟着大人下地割麦子、扬场。周末了,也是跟着父母,做日常的活计。读高中时,基本都是自己整理的学习笔记,以历史为例,比如铁器的发展,就是以时间顺序整理出脉络图,前后写了几个笔记本,真是比现在的教辅资料上的总结一点也不逊色,但那是自己经过思考才得来的。

假期里多数闲得实在无聊的时候,就读从姐姐那儿找到的书,如饥似渴地读完,读完了再读,直到有些句子能够一字不差地背下来。或许可以写字的功底,就是那个时候打下的。那些文字的滋养,对我内心的教育从未中断,从未停止,并将永远持续下去。

现在很多人生活上开始讲究“断舍离”,还看到连岳老师尝试一种断食法,让身体处于清空的状态。其实,生活里也可以断舍离一下,某一天完全关闭手机、电脑,让大脑处于一个清空的状态。听听蝉鸣,独对光影,好好感受一下时间的悠长。

倒是今天上半年的疫情期里,很多人有了一定的回归时光。那段日子里,小孩子不用睁不开眼就爬起来去上学,老师也不用是小区里出门最早的人。各行各业,都摁下了暂停键。现在想来,虽然心里有些不踏实,但还是很怀念那段时间。

人们都能够静下来,思考一下自己的生活。没有了聚集,不与人见面,享受自己的独处,也有了机会慢慢体味一下自己身边的世界。有的人开始写字,任何一个呆在家里的人,都可以随便写点什么。保存当下的焦虑,或者借机喘息,咂摸走过的路,少年、青年、老年。多亏网络和自媒体,这些文字可以被更多人看到。

信息爆表的时代,要保持清醒,才会不沦为一种快速消费品。越是众生喧哗,越需要独守一颗真正安静的内心。而写字,常常就是让自己慢下来的一种方式。时代发展越快,越需要一个人真正慢下来。特别喜欢的一句话是,世界上所有的美,都需要一种高度的专注和漫长时间的淬炼。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老人说过,成长过快的树,材质一般都不会太好。

对大自然、对社会的变迁、对世间的悲欢离合,爱写作的人,始终能保持一颗对生活敏感的心,经常启动生命的触角去触摸、感受它们,褒有生命的清新感,就不会很快屈从于社会速生、速成的心理惯性,才会永葆生命的热度。

当然,写字还可以创作收益,要不作家怎么生活呀。哈,这虽然是玩笑,但是好友作家李菁,就是鲜活的例子。她辞去大学老师工作,专职写字、摄影等,把生活和工作完美地融为一体,在几年内还掉了读书时欠下的债务,并且实现了财务自由。

其实,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河,都可以写,也能够被看见。每个人都有写作的意愿和能力,写字就和我们说话一样。如果人们不把写字当作奢侈品而愿意去触碰的时候,无数条河就会汩汩流淌起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