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HY_T 0345-2022《海水中痕量亚硝酸盐的测定 流动分析-重氮偶联-长光程分光光度法》
2023-10-11 | 阅:  转:  |  分享 
  
ICS07.060

CCSA45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行业标准

HY/T0345—2022

海水中痕量亚硝酸盐的测定

流动分析-重氮偶联-长光程分光光度法

Determinationofseawatertracenitrite—

Flowanalysis,diazotizationandspectrophotometricdetectionwith

alongpathlengthflowcell

2022-09-26发布2023-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目 次

前言Ⅲ…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范围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术语和定义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方法原理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试剂与材料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仪器和设备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样品采集与保存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分析步骤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结果计算与记录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0 精密度和准确度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1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2 注意事项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录A (资料性) 海水中痕量亚硝酸盐的测定分析记录6… … … … … … … … … … … … … … … … … …

附录B (规范性) 海水中痕量亚硝酸盐测定的质量控制要求7… … … … … … … … … … … … … … … …

参考文献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Y/T0345—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 B / T 1 .1 — 2 0 2 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 A C / T C 2 8 3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厦门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坤德、袁东星、张元标、林辉、韩爱琴。



HY/T0345—2022

海水中痕量亚硝酸盐的测定

流动分析-重氮偶联-长光程分光光度法

1 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采用流动分析-重氮偶联-长光程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痕量亚硝酸盐的方法原理、

分析步骤,和结果计算与记录,规定了试剂与材料、仪器和设备、样品采集与保存、结果计算与记录、精密

度和准确度、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海水中纳摩尔/升( n m o l / L )级别的痕量亚硝酸盐的测定。本方法的检出限为

3 n m o l / L ,测定下限为5 n m o l / L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 B / T 1 2 7 6 3 .4 海洋调查规范 第4部分:海水化学要素调查

G B 1 7 3 7 8 .2 海洋监测规范 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方法原理

4.1 流动分析系统工作原理

样品与试剂在蠕动泵的推动下进入分析模块,在密闭的管道中按设定的顺序和比例进行混合、反应

显色,进入长光程分光光度检测器测定吸光值,分析样品中的被测物质含量。

4.2 化学反应原理

在酸性介质中,亚硝酸盐与磺胺发生重氮化反应,产物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红色偶氮化合物,

由分光光度检测器在检测波长5 4 3 n m 、参比波长7 0 0 n m处测定。

参考分析流路图见图1 。

1

HY/T0345—2022

标引符号说明:

P — — —蠕动泵; V 2 — — —六通阀; R 2 — — —盐酸萘乙二胺溶液(见5 .8 ) ;

C 1 — — —混合盘管1 , 1 0 c m ; L — — —定量环, 2 0 c m ; S — — —样品;

C 2 — — —混合盘管2 , 2 0 0 c m ; D — — —带长光程流通池的分光光度检测器; W — — —废液。

V 1 — — —多位选择阀; R 1 — — —磺胺溶液(见5 .7 ) ;

图1 流动分析-重氮偶联-长光程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盐的分析流路图

5 试剂与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均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化学试剂,实验用水均为新制备的超纯水(电阻率

大于或等于1 8 .0 M Ω · c m ) 。

5.1 盐酸( H C l ) :优级纯,ρ( H C l ) = 1 .1 9 g / m L 。

5.2 磺胺( N H 2 S O 2 C 6 H 4 N H 2 ) 。

5.3 盐酸萘乙二胺( C 1 0 H 7 N H C H 2 C H 2 · 2 H C l ) 。

5.4 亚硝酸钠( N a N O 2 ) :优级纯,在1 0 5 ℃ ~ 1 1 5 ℃下烘干并恒重后,保存在干燥器中。

5.5 1 0 % (体积分数)盐酸溶液。配制方法为:量取1 3 9 m L盐酸(见5 .1 ) ,用水稀释至5 0 0 m L ,盛于高

密度聚乙烯瓶中,现用现配。

5.6 盐酸溶液:c( H C l ) = 0 .5 m o l / L 。配制方法为:量取4 0 m L盐酸(见5 .1 )用水稀释至1 L 。

5.7 磺胺溶液:ρ( N H 2 S O 2 C 6 H 4 N H 2 ) = 1 .5 g / L 。配制方法为:称取0 .7 5 g磺胺(见5 .2 ) ,溶于5 0 0 m L

盐酸溶液(见5 .6 ) 。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在4 ℃下保存,可稳定7 d 。

5.8 盐酸萘乙二胺溶液:ρ( C 1 0 H 7 N H C H 2 C H 2 · 2 H C l ) = 0 .1 5 g / L 。配制方法为:称取0 .0 7 5 g盐酸萘

乙二胺(见5 .3 )溶于5 0 0 m L水中,盛于棕色试剂瓶中,现用现配。

5.9 亚硝酸盐标准储备液:c( N a N O 2 ) = 1 0 .0 m m o l / L 。配制方法为:准确称取0 .1 7 2 5 g亚硝酸钠(见

5 .4 )溶于水中,并定容至2 5 0 m L ,贮存于高密度聚乙烯瓶中,在4 ℃下避光保存,可稳定6个月。

5.10 亚硝酸盐标准中间液:c( N a N O 2 ) = 2 0 0 .0 μ m o l / L 。配制方法为:准确量取5 .0 0 m L亚硝酸盐标

准储备液(见5 .9 ) ,稀释并定容至2 5 0 m L ,贮存于高密度聚乙烯瓶中,在4 ℃下避光保存,可稳定1 5 d 。

5.11 亚硝酸盐标准使用液:c( N a N O 2 ) = 5 .0 0 μ m o l / L 。配制方法为:准确量取6 .2 5 m L亚硝酸盐标准

中间液(见5 .1 0 ) ,稀释并定容至2 5 0 m L ,贮存于高密度聚乙烯瓶中,在4 ℃下避光保存,可稳定1 5 d 。

5.12 蠕动泵泵管。样品泵管内径1 .8 5 m m ,试剂R 1和R 2的泵管内径1 .0 2 m m 。

5.13 聚四氟乙烯管。流路管道内径0 .7 5 m m ,定量环和混合盘管内径1 .0 m m 。

6 仪器和设备

6.1 商品化或实验室自制的流动分析装置,参见图1 ,主要由下列各部分组成:

— — —蠕动泵;

2

HY/T0345—2022

— — —多位选择阀,阀位两个以上,切换时间1 s以内;

— — —六通阀;

— — —流动分析用分光光度检测器;

— — —数据处理及仪器控制软件。

6.2 长光程流通池,长度1 0 0 0 m m 。

6.3 分析天平:感量为0 .0 0 0 1 g 。

6.4 普通天平:感量为0 .0 1 g 。

6.5 一般化学实验室常用的仪器和设备。

7 样品采集与保存

样品采集与保存措施如下:

a ) 采样前,应依次用盐酸溶液(见5 .5 ) 、超纯水清洗所有接触样品的器皿;

b ) 采样过程注意防止污染,应戴无营养盐污染的一次性手套,每采一次样品应更换手套;

c ) 先用样品将高密度聚乙烯瓶润洗3次以上,再将样品采集于瓶中;

d ) 样品一般无需过滤,如果必须过滤,要特别注意防止过滤过程中引入污染;

e ) 样品采集后宜现场分析,若无法及时分析,应在- 2 0 ℃下速冻保存并在1 5 d内分析完毕。

8 分析步骤

8.1 仪器调试

按照图1所示连接分析系统。开机后,先用超纯水代替试剂,检查整个分析流路的密闭性及液体流

动的顺畅性。待基线稳定后(约2 0 m i n ) ,将各管道的入口端置入对应的试剂或样品中。

8.2 仪器运行程序设定

按表1设定运行程序和参数,分析流路参见图1 。执行程序时,蠕动泵保持运行,转速为5 r / m i n 。

具体步骤如下:

a ) 步骤1 ,多位选择阀V 1处于实线位,六通阀V 2处于虚线位,在蠕动泵的推动下,样品作为载流

进入流路,与试剂R 1 (磺胺溶液)在线混合;与此同时,试剂R 2 (盐酸萘乙二胺溶液)在蠕动泵

的推动下充满定量环;

b ) 步骤2 ,六通阀V 2切换至实线位,样品将定量环中的试剂R 2 (盐酸萘乙二胺溶液)推出,并在

混合盘管C 2内发生显色反应;反应后的溶液进入长光程流通池测定吸光值;

c ) 步骤3和步骤4 ,多位选择阀V 1切换至虚线位,六通阀V 2重复执行程序中步骤1和步骤2的

内容,测定置于多位选择阀V 1虚线位的样品。同时,原本置于实线位的样品可更换为下一个

待测样。如此循环,直至完成所有样品的测定。

表1 分析系统的运行程序

步骤V 1阀位V 2阀位时间

s

说明

1实线位虚线位9 0第一个样品进入流路;试剂R 2 (盐酸萘乙二胺溶液)充满定量环

2实线位实线位9 0

样品将定量环中的试剂R 2 (盐酸萘乙二胺溶液)推入反应流路;检测第

一个样品

3

HY/T0345—2022

表1 分析系统的运行程序(续)

步骤V 1阀位V 2阀位时间

s

说明

3虚线位虚线位9 0第二个样品进入流路;试剂R 2 (盐酸萘乙二胺溶液)充满定量环

4虚线位实线位9 0

样品将定量环中的试剂R 2 (盐酸萘乙二胺溶液)推入反应流路;检测第

二个样品

8.3 标准系列溶液的制备

标准系列Ⅰ :分别移取0 .0 0 m L 、 0 .1 0 m L 、 0 .2 0 m L 、 0 .5 0 m L 、 1 .0 0 m L 、 1 .5 0 m L和2 .0 0 m L的亚硝

酸盐标准使用液(见5 .1 1 ) ,用超纯水稀释并定容至1 0 0 m L ,制备7个浓度点的标准系列。亚硝酸盐浓度分

别为: 0 .0 n m o l / L 、 5 .0 n m o l / L 、 1 0 .0 n m o l / L 、 2 5 .0 n m o l / L 、 5 0 .0 n m o l / L 、 7 5 .0 n m o l / L和1 0 0 .0 n m o l / L 。

标准系列Ⅱ :分别移取0 .0 0 m L 、 1 .0 0 m L 、 2 .0 0 m L 、 3 .0 0 m L 、 4 .0 0 m L 、 5 .0 0 m L和6 .0 0 m L的亚硝

酸盐标准使用液(见5 .1 1 ) ,用超纯水稀释并定容至1 0 0 m L ,制备7个浓度点的标准系列。亚硝酸盐浓

度分别为: 0 . 0 n m o l / L 、 5 0 . 0 n m o l / L 、 1 0 0 . 0 n m o l / L 、 1 5 0 . 0 n m o l / L 、 2 0 0 . 0 n m o l / L 、 2 5 0 . 0 n m o l / L和

3 0 0 .0 n m o l / L 。

8.4 标准曲线的绘制

根据待测样品浓度,选择合适的标准系列(见8 .3 ) ,依次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取适量标准系列溶液,置

于样品瓶中,启动分析系统进行测定。以测定吸光值(峰高)为纵坐标,对应的亚硝酸盐浓度为横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

8.5 样品测定

取适量海水样品,采用8 .4相同的条件,进行样品的测定。

8.6 空白试验

用超纯水代替样品,按照8 .5样品测定步骤进行空白试验。

9 结果计算与记录

对8 .4绘制的标准曲线进行线性拟合后,得到标准曲线拟合方程。样品中亚硝酸盐的浓度按照

式( 1 )进行计算。测定分析记录表参见附录A 。

c=y-ba… … … … … … … … … ( 1 )

式中:

c— — —样品中亚硝酸盐的浓度,单位为纳摩尔每升( n m o l / L ) ;

y— — —测定的吸光值(峰高) ;

b— — —标准曲线拟合方程的截距;

a— — —标准曲线拟合方程的斜率。

计算结果表示到小数点后一位。

4

HY/T0345—2022

10 精密度和准确度

10.1 精密度

6家~ 7家实验室分别使用本方法对亚硝酸盐浓度为5 0 .0 n m o l / L和1 5 0 .0 n m o / L的样品进行了

测试(n= 7 ) ,测定平均值分别为5 1 .7 n m o l / L ~ 5 9 .2 n m o l / L和1 4 9 .3 n m o l / L ~ 1 6 2 .8 n m o l / L ;重复性

标准差分别为0 .5 n m o l / L和1 .3 n m o l / L ;重复性限分别为1 .3 n m o l / L和3 .8 n m o l / L ;再现性标准差分

别为3 .2 n m o l / L和5 .5 n m o l / L ;再现性限分别为9 .0 n m o l / L和1 5 .3 n m o l / L 。

在同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者使用相同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并在短时间内对同一被测对象相

互独立进行测试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这两个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的1 0 % ,以

大于1 0 %的情况不超过5 %为前提。

在不同的实验室,由不同的操作者使用不同的设备,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对同一被测对象相互独立

进行测试获得的两次独立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应不大于这两个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的2 0 % ,以大于

2 0 %的情况不超过5 %为前提。

10.2 准确度

取适量浓度为1 .0 μ m o l / L的亚硝酸盐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用超纯水稀释后作为样品(稀释后浓度

分别为5 0 n m o l / L和1 5 0 n m o l / L ) ,由7家实验室分别使用本方法进行测试,结果的相对偏差范围为

- 5 .4 % ~ 3 .1 % 。 7家实验室分别对实际海水样品进行加标回收测定,加标浓度范围为2 5 .0 n m o l / L ~

1 0 0 .0 n m o l / L ,回收率范围为9 6 .8 % ~ 1 0 8 .0 % 。

11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应按照G B 1 7 3 7 8 .2和G B / T 1 2 7 6 3 .4的规定执行。

每批样品或连续测定8 h后应测定一个全程方法空白样、一组检测样品加标样、一组平行双样;有

条件的应再测定一个标准参考物质样品。全程方法空白样以超纯水替代样品,测定步骤同样品。测定

结果应符合附录B的规定。

建议每分析1 0个样品,使用标准曲线中间浓度溶液进行校准核查。如果测定值与理论值的相对误

差在± 1 0 %之内,说明分析系统在可控范围内。如果相对误差超过± 1 0 % ,说明分析系统失控,则应检

查仪器、试剂溶液是否正常,确定无疑后重新配制、测定、绘制标准曲线,上一个合格检查值之后测定的

样品需重新测定,并依照新的标准曲线计算浓度。

12 注意事项

本方法操作中需注意如下事项。

— — —实验用超纯水应当天制备,以避免空白过高。

— — —试剂和环境温度会影响分析结果,冰箱内贮存的试剂应放置至室温后再使用,分析过程中宜保

持室温恒定,温度波动不宜过大。

— — —每批样品分析均应绘制标准曲线。实验过程中使用新配制的试剂或标准系列溶液时,应重新

绘制标准曲线。

— — —每次样品测试前、测试后或测试过程中出现基线漂移、管路堵塞等情况时,需要清洗管道,可采

用以下清洗方法:依次使用超纯水、 1 m o l / L氢氧化钠溶液、超纯水、 1 m o l / L盐酸溶液、超纯

水各清洗1 0 m i n 。

5

HY/T0345—2022

附 录 A

(资料性)

海水中痕量亚硝酸盐的测定分析记录

海水中痕量亚硝酸盐的测定分析记录见表A .1 。

表A.1 海水中痕量亚硝酸盐的测定分析记录表

(流动分析-重氮偶联-长光程分光光度法)

海区调查船采样日期:年月日

仪器型号分析日期:年月日 共页 第页

序号站号样品编号

检测信号(峰高)

平行1平行2平均值

样品中亚硝酸盐浓度

n m o l / L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 0

备注标准曲线线性回归拟合方程

:y=ac+b

(a= b= r= )

分析者: 校对者:

6

HY/T0345—2022

附 录 B

(规范性)

海水中痕量亚硝酸盐测定的质量控制要求

海水中痕量亚硝酸盐测定的质量控制要求见表B .1 。

表B.1 海水中痕量亚硝酸盐测定的质量控制要求

项目参数要求频率

方法空白样空白浓度< 3 .0 n m o l / L每次绘制校准曲线溶液前测定

检测样品加标样加标回收率8 0 % ~ 1 2 0 %每批样品或连续测定8 h应做测定

平行双样平行双样相对偏差a ≤ ± 1 0 %每批样品或连续测定8 h应做测定

a平行双样相对偏差按照式( B .1 )计算:

η=|c1-c2|c

1+c2

×1 0 0 % … … … … … … … … … ( B .1 )

式中:

η — — —相对偏差;

c1 、c2 — — —平行双样测得的亚硝酸盐浓度,单位为纳摩尔每升( n m o l / L ) 。

7

HY/T0345—2022

参 考 文 献

[ 1 ] G B 1 7 3 7 8 .3 — 2 0 0 7 海洋监测规范 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 2 ] G B 1 7 3 7 8 .4 — 2 0 0 7 海洋监测规范 第4部分:海水分析

[ 3 ] H Y / T 1 4 7 .1 — 2 0 1 3 海洋监测技术规程 第1部分:海水

8

HY/T0345—2022

献花(0)
+1
(本文系精选资料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