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媒介与变革 :《巴黎圣母院》与麦克卢汉

 置身于宁静 2023-10-11 发布于浙江

巴黎圣母院》与麦克卢汉

麦克卢汉看过《巴黎圣母院》吗?

Le Temps Des Cathédrales音乐:Bruno Pelletier - 巴黎圣母院 舞台剧原声带

媒介与变革 :《巴黎圣母院》与麦克卢汉

-------ANARKH-------

小时候看《巴黎圣母院》的时候,就对卡西莫多、克洛德、艾斯梅拉达和弗比斯的感情纠葛毫无兴趣,反而对“这个要消灭那个”一章十分感兴趣,初看就拍案叫绝,此后一直流连地看了很多遍。后来问了很多人,基本都觉得又臭又长、与主线无关而跳过了那一段。

“副主教对着这庞大的建筑物静静地凝视了片刻,然后叹息了一声,伸出右手,指向桌上摊开的那本书,又伸出左手,指向圣母院,忧郁的目光慢慢从书本移向教堂,说道:“唉!这个将毁掉那个。”

这是预言家的惊呼:他已听见得到解放的人类欢腾的喧闹声,看见未来睿智将破坏信条的根基,舆论将推翻信仰的宝座,世界将摆脱罗马的控制。这是哲学家的测断:他看到人类思想随着印刷机的问世而四处扩散,势必会像蒸汽一样从神权容器中冒了出来。”

后来知道了麦克卢汉,才发现,雨果不研究新传可惜了...

先说麦克卢汉

媒介与变革 :《巴黎圣母院》与麦克卢汉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年-1980年),20世纪最重要的媒介理论家之一。麦克卢汉试图从艺术角度来解释媒介本身,文风思路跳跃、晦涩难懂。

重要理论: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冷媒介和热媒介;地球村

著作:《机器新娘》、《谷登堡群英》、《理解媒介》、《媒介定律》

媒介即讯息(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媒介的影响在于引入了一种新的尺度,不同的内容呈现形式改变了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和理解环境的框架,最终影响了人们的交往方式。

So,让我们来看看《巴黎圣母院》是怎么说的:

“人的思维随着思维方式的改变,也改变其表达方式;每一代人的主要思想不再用同样的材料和同样的方式来进行书写;石刻书,何等坚固,何等持久,即将让位给纸书,相比之下还更加坚固,更加持久。在这方面,副主教含糊之词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一个艺术将取代另一种艺术,也就是说:印刷术将毁灭建筑艺术。

所罗门的神庙,它不单是经书的精装封面,而且就是经书本身。祭司从每一道同一圆心的墙垣上,可以释读出呈现在眼前它所表达的真谛。祭司就这样从这个圣殿到那个圣殿,逐一释读真谛的演变,直至最后的圣龛,通过体现真谛的最具体形式,即依然是建筑物的圆拱,才终于掌握住真谛的含义。因此,真谛寓于建筑物中,而其形象却体现在其外壳,正如死者的形象描画在木乃伊的棺木上面。”

这一段雨果阐述了两个观点

1、媒介的更新会使人们趋向于使用新的、更简便、更易于传播的新媒介,于是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也随之适应新媒介更新,创造出适合新媒介的传播方式、语言表达与传播内容。

2、媒介承载了讯息,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讯息。神庙承载了经书、典籍、祭司的讲解与人们的朝拜祷告这些信息;但神庙本身就传达出讯息(地域文明、信仰、生产力、生产水平...),而人们的思想蕴含于一砖一石的营造与布局之中。

接下来是更进一步的阐述:

“作为分支受建筑艺术所统辖。建筑家、诗人、大师,无一不把雕刻、绘画、钟乐集中于一身:亲自为大教堂这伟大作品镌刻门面,为大教堂着色窗玻璃,为它击钟和奏鸣管风琴。就连那执意要在手稿中苟且偷生的可怜的诗歌本身,只要它想能有所作为,也不得不以圣歌或散文的形式纳入教堂这建筑物。”

在封建制度的高压下,信息的自由与多样化传播受到压制,教会对思想与书籍的严格控制,使得各种思想只有通过参与营造大教堂——以这种宗教艺术的形式得以传播。

这与在麦克卢汉的媒介观有不谋而合之处:媒介不是一个单纯的工具,它具有某种自治性,当我们使用某一种媒介时,不由自主地形成了对它的依赖,按照该媒介所规定的框架和感觉方式来感知世界,一个时代的主导性媒介塑造了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着社会的所有方面。

随着印刷术的发明与普及,信息传播与交流的效率大大提升,纸张逐渐取代建筑成为新的主要传播媒介,思想得到大解放,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进程加快,引发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诞生。

在建筑艺术统治时代,思想化成大山,气势雄伟地控制一个世纪,镇住一方地域。如今,思想变成一群鸟儿,四处飞散,既占据整个空间,又占领全部地面。

信仰的坍塌和重塑

教堂象征着永恒,这种情感不仅仅是宗教意味上的,也是世俗意义上的。实际上,所有的古建筑都承载着这种情感。教堂有着一种主心骨式的稳定,近至塞纳河畔来来往往的行人,远至异国的陌生人,只要教堂还伫立着,那么上帝就仍然注视着他的子民,现世的生活依旧是安稳的。

然而大火粉碎了平静的表象,超越个体一生所能感受的时间尺度的象征的毁灭,足矣唤起人们内心对未来、未知的恐惧。这时信仰遭遇了现实的冲击,人们对目前的生存状况产生质疑。

媒介与变革 :《巴黎圣母院》与麦克卢汉

巴黎圣母院火灾后内部图(图源:法新社).jpg

我目前不信教,所以,仅从心理学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神迹”的出现,为大众提供了一剂强心剂,唤起大众劫后的庆幸感与对未来的希望。

忒修斯之船

巴黎圣母院仅此一劫,是必然会进行的修复的,这无需担心,网上的捐款通道已开通,此前留下的数据资料和3D模型也能为重建工作提供一个很好的参照范本,相信圣母院有朝一日会重回大众的视野,但问题是,她还是原来的她吗?

媒介与变革 :《巴黎圣母院》与麦克卢汉

巴黎圣母院16世纪画像

忒修斯与雅典的年轻人们自克里特岛归还时所搭的船只被雅典的人留下来做为纪念,随着时间逝去;木材逐渐腐朽,雅典人便不断更换新的木头来替代。最后,该船的每根木头都被换过了。因此,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就开始问著:“这艘船还是原本的那艘忒修斯之船吗?如果是,但它已经没有最初的任何一根木头了,船上所有的木头都不是原来的木头;如果不是,那它是从什么时候不是的?”

如同忒修斯之船一样,修复后的圣母院,还是原来的圣母院吗?

灵韵的消逝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提出:用先进技术、机械手段进行大量复制的现代艺术品,在破坏艺术的独特性和距离感的同时,也导致了“灵韵(Aura)”的消逝。

由于机械复制的艺术品可以无限制地进行复制,那么在大批量生产的同时,蕴含于原作中的独一无二的气质、创作者本人的艺术思想、一种可意会却难以言传的神秘感将不复存在。

正如文创产品做的再精细,顶多引起人们的赞叹,却无法产生人们在面对实物时产生的心灵上的冲击与膜拜崇敬之情。

教堂可以修复,然而工匠们在建造大教堂时怀着虔诚的心日复一日的劳作,教堂里的一砖一石、玻璃花窗所见证受洗、加冕与葬礼与巴黎几世纪的风风雨雨,还能修复吗?

人们缅怀的究竟是什么呢?

而我想看的,究竟是火灾之前的巴黎圣母院,是遭受法国大革命破坏之前的巴黎圣母院,还是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又或是初现于世人眼前的巴黎圣母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