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电影急缺好编剧

 善日行 2023-10-11 发布于山东

  

  前段时间,经过太太的推荐,看了一部《动物世界》。故事大体内容是:

  

  百度百科郑开司(李易峰饰)因被朋友欺骗而背负上数百万的债务,面对重病的母亲和痴心等待的青梅竹马刘青(周冬雨饰),他决心登上“命运号”游轮,改变自己一事无成的人生。

  

  只要能在渡轮上的游戏中获胜,他就将有机会将债务一笔勾销,并给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

  

  这场游戏看似简单,参与者只需以标着“石头,剪刀,布”的扑克为道具,赢取对手身上的星星标志。

  但游轮上的亡命徒们毫无底线的欺诈争夺,却让人性的自私与残酷暴露无遗,局中局、计中计,让游戏场最终沦为“动物世界”斗兽场。

 

  影片观罢,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导演尽管年轻,但是水平不低,几位主演的演技也是可圈可点。实话实说,能把这样一部情节题材的电影,拍出如此效果,应当说相当不错的了。

 

  前几年看了一些韩国电影,当时的感觉是,韩国电影总体强于中国电影,无论是编剧、导演和演员演技,是整体的强。

  

  当然,国内电影审核严格,扼杀了很多具备批判现实主义作品,而电影的魅力,恰恰在于这种不一定“离经叛道”但敢于“直面惨淡人生”的独特魅力。

  

  为了维护民众的正确观念而严格把控文化审查大关,不能说有什么大毛病。但是,必须承认,这个严格审查把关,让很多不符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好作品”,石沉大海。

  

  比如,一直被封禁的电影《盲山》、《盲井》、《榴莲飘飘》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让人感到惊世骇俗的好作品,人们只能通过个别渠道观看。

  应该说,人性本身就有猎奇的心理欲望,从人类整体的电影发展史来看,很多一流的好电影,无一不是揭露残酷,惊世骇俗,让人们体会深刻的好作品。

  尽管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人之初性本善”的记载,但是,在我们的文化舆论导向方面,似乎从来不敢从行动上对于这个命题有一丝一毫的自信心。

  

  其实,人的内心良善,与其说需要教化,不如说需要引导。

  你把《辛德勒的名单》给土著居民看,看看能不能培养一堆“新纳粹”出来,就知道了。

  

  笔者曾经参与全国大规模的打击拐卖妇女儿童行动,解救过多数被拐卖妇女儿童,《盲山》的表诉非常真实,震撼。

  尽管文化部门把关严格,作为一项有广大群众基础的大众文化食粮,电影确实需要坚持和发展。而这其中,最重要也最核心,恰恰不是导演和演员,而是编剧。

  

  编剧对于一部好的电影作品的意义重大,特别是,大量的题材被占用和表达,很多条条框框规范的情况下,其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好的编剧和作品,是人类文明的财富和瑰宝,期待一个又一个精彩作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愉悦与欢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