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味至浓在故乡:读《纸上王国》的一点感受

 白州小黑 2023-10-11 发布于广西

了解到邓安庆这位青年作家纯属偶然,好似我外出旅行,漫无目的的行走中遇上了符合自己胃口的食物,和故乡的食物有些像,但我又清醒地知道那是他乡的小吃,读邓安庆的处女作《纸上王国》,这种感受非常浓烈。

《纸上王国》的笔触非常细腻,可以细到和父亲同床睡觉这一小事,细到母亲和妯娌拉的那些家常,细到自己像沙丁鱼挤在罐头里的公交乘坐感受。正如邓安庆最近的发文所说:“写作的人自然心思更细腻一些,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常人想说又说不出的话。”他是一个对生活付出热情、对细节给予关注、对人生投入思考的作家,在他的文字里,我们捡拾到自己在无意识中早已丢掉的生活细节,也丢掉了细节所带来的真切感受与痛悟。

《纸上王国》的故事非常真实,也许这就是能感动很多读者的重要原因。邓安庆通过描写自己饥饿的肚子、穷困的家庭生活、迷茫的外出闯荡,还有男人常常殴打女人的卑劣行径,为读者讲述了他熟悉的邓埦世界与迷茫的外部世界。有人说他的文字就是在卖惨,作为有过与他类似经历的我来说,我很难认可那样的评价。一个敢于书写自己不堪过往,并对未来充满希望之人,他必定勇敢至极。一个不敢不愿回顾自己过去之人才是懦夫、小人。

这段文字算是对安庆文字的一点小批评吧!我读《纸上王国》的时候就有这样一种感受,安庆的技法很朴实,甚至让人感到一些笨拙。他的很多文字很像高中生的优秀作文,没有太多的技巧可言。当然,喜欢《纸上王国》的读者不见得同意我的看法。鉴于《纸上王国》是安庆的处女作,技法笨拙也是应该包容的。

安庆的文字虽不至于让我痛哭流泪,但他充满真善美的乡土情感使我很感动,同时也让我意识到写作可以分两种。一种是描美的,比如邓安庆的文字,比如沈从文的《边城》,我们能在这样的作品中感受到一种美好;另一种是说理的,比如梁文道的书写,比如一些哲学家的作品,我们获得的是一种升维的认知,一种思维的乐趣。

就我的角度而言,描美的文章好写一些,说理的文章难度大一些。当然,没有孰好孰坏,求美求真我们都需要,只是像邓安庆这类型的作家,他掌握了感动人心的技法,常常写出一些让我们动容的文字。

一包草药引发的思考

徐大叔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他一眼

从一件小事想到的

老狗

大树请逃命

棺材湖

不知者无畏

想二婚的大哥

我的黑户二伯母

一个女人的艰难

人生总有一些遗憾

朋友,你们还好吗?

三伯父,我误解您了

我最亲爱的

奶奶回到恋爱时

奶奶的那口气

我不怕阿公死后会吃我

父亲与肉丸

山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