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 桶

 白州小黑 2023-10-11 发布于广西

三奶奶回家养老以后,说上厕所的时候没有力气蹲起来,伯父便在老旧的土瓦房里装了一个白花花的马桶,在昏暗的屋子里,马桶很亮眼。三奶奶辛劳了一辈子,在人生最后的阶段里还能在破瓦房里坐马桶——中西合璧——想来也是幸福的。

农民对城里人的生活大多还是向往的。我工作的地方有一个台湾老板,种辣椒。他突然撤离以后,我去看过他留下的烂摊子。大大的广告牌拆掉了,门窗也不见了,只剩下空空的房子和荒芜的地块。我在草丛中看到附近的一个村民在拆砖块,我想拍一拍,他似乎感到做贼心虚,说不搬了不搬了,拉着半三轮车的砖块就逃走了。我进入废弃的房子里,看到每间房子的卫生间的马桶都被村民撬走了,只剩下一个。在辣椒地里还是装有马桶,看来台外的资本主义生活确实有些优越。

村里有几个大户人家,在外发了财,回村盖起了漂亮的小洋楼,他们的房子不知是否装了马桶,是否把外面的新事物带了回来。不过,有时年轻人到外面的大世界去,依然会把家里的习惯带出去。

我的一位大学好友,问我怎么用公共的马桶解大手,我说坐着啊!他是城市里长大的孩子,自然知道马桶该怎么用,只想问我敢不敢坐罢了。“我不坐的,都是踩在马桶的两边上,蹲着拉。”他带着洁癖跟我说。粑粑在马桶里砸起水花,溅到屁股上被称为“天使之吻”。大学同学蹲在马桶上,抬高了距离,想来经常得到“天使之吻”。

不喜欢用马桶的也不止大学好友一人。我的一位山东同事,大我几岁,不过思想观念大我至少十岁。我们几乎同时买房,都是大企业盖的房子。不同的是,我的毛坯房连隔墙都没有,他单价仅仅高一点的却是企业标榜的精装房,几乎可以拎包入住。四处筹钱想装修的我却听到他也抱怨自己的苦恼:“我还得找人把马桶拆掉。”

“房企都给你装了马桶了,怎么不要?”

“嗨!不习惯,坐上去拉不出来,还得是蹲坑。”

“那你应该跟企业早说啊!现在你还得出一笔钱去拆。”

同事坐马桶拉不出来我是理解的,毕竟毛主席也是这样。

宋美龄在庐山得到一处别墅以后,在她卧室旁的卫生间里,里有一个浴缸、一个洗手盆、两个马桶(不大一样,为什么是两个呢?),都是青绿色的瓷器做成。后来,蒋介石被迫离开以后,毛主席住了进来。庐山有一次非常著名的会议,那时毛主席就住在美庐。在两个马桶的中间,有一个瓷盆的蹲坑,导游说,毛主席是农民出身,不习惯蒋介石和宋美龄那种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加了一个瓷盆,还是得蹲着才好拉屎。

谜一般的宋美龄

母亲要嫁给我

江西给我的一些感受

骗多自己就习惯了

闲 话 立 春

炮 言 炮 语

闲 话 晕 车

除夕夜的几点新认知

阿 毛 婆

钻 狗 洞

闲话婚恋(一)

朱元璋的逆向思维

唐僧为什么要西天取经?

散文合集 | 高赞合集 | 人物合集

杂文合集 | 旅行文学合集 | 人物合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