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树节里话名人

 白州小黑 2023-10-11 发布于广西

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号召有计划地植树造林。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的生日4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并放假一天,美国成为世界上最早明确植树节的国家,并在1932年发行世界上首枚植树节邮票,画着一男一女两个儿童在植树。

们的植树节历史没有那么长,但清明前后植树的历史却可以追得非常久远。

西魏、北周时期有一位名将韦孝宽,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东南)人,他看到用来标记距离的土台(每隔一华里便在路边设置一个)禁不住雨水冲刷,很容易崩塌,需要经常维修,不但增加了国家的开支,也使百姓遭受劳役之苦,下令改为种植槐树。如今槐树是西安的市树。

清末的又一位名将左宗棠,奉命收复新疆。许是长于湘江之滨,对绿树成荫有天然的喜爱,喊出“我之疆土,尺寸不可让人”的左将军于1876年在肃州誓师,抬棺挂帅,开启了收复新疆的征程,从酒泉一路把柳树种过去,留下了左公柳的美谈。在大沙漠种植柳树不易,有一天,左将军在肃州城里巡视,发现有个农民骑驴进城,拴在柳树的毛驴悠然地啃起了树皮,很恼火,当即下令士兵把毛驴牵到鼓楼前斩首示众,并张贴了告示:“今后若有毛驴毁坏树木者,驴和驴主同罪,一律斩首!”

后来,左将军的老部下兼同乡杨昌浚重游甘肃和新疆一带,看到左公柳,触景生情,写下诗句: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左将军任陕甘总督的1886年,另一位后来影响中国进程的人物诞生了,孙中山。不过,他们未曾谋面,孙中山十二时就到了美国,十七岁时回国奉命成婚,时间来到了1883年,而左将军两年前就去世了。不过,孙中山也喜欢种树。

回国十年后,1893年孙中山在《上李鸿章书》中提出“急兴农学,讲求树畜”,以强国家他青少年时曾在家乡种桑树,创立兴中会时提出中西部植树造林计划,后在《建国方略》中又描绘了造林蓝图为什么孙中山认为强大国家要种树呢?历史学家应该好好给大家讲讲这个问题。1915年,又向当时的北洋政府提议,以每年的清明节为“植树节”,提倡大众植树造林。同年7月,北洋政府便采纳建议,规定清明节为中国的植树节。

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演讲的时又特别地提出:“防止水灾与旱灾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国大规模的森林。”没想到,他一年后就患癌去世,作为国家建设层面重大战略的植树造林成了他“遗教”的内容之一。

1928年廖仲恺的夫人,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人物何香凝女士说:“我们在此地所种的树木,将来要接受大地的培育蔚成森林,好比我们同志接受总理三民主义及遗教来造成簇新良好的中华民国一样。”她号召大家植树,不仅与孙中山生前喜爱“植树造林”有渊源,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长寿的树木“睹物思人”“继承总理精神”的不二之选。

1928年3月1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决议,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各地需举行植树活动以示纪念。次日国民党中央发出通电:“本党秉承遗志,努力为革命的建设,当此海宇将清,国基大定,益切追念国父之诚……每岁三月十二日,全国各地一致举行植树典礼,以为全国造中山林之提倡,务期蔚成大观,昭布无极。”次年,民国政府正式颁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规定“各省应于每年三月十二日总理逝世纪念日举行植树式及造林运动,以资唤起民众注意林业”。到这里,三月十二植树节被确定下来,以往种树的习俗在此时渐渐变成了“孙中山精神不死”“总理虽死犹生”的一种象征。当时还有标语“植树是追思总理最好的纪念品。”

民国课本中植树节的介绍

斗转星移,朝代更迭。1956年,在“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下,开展了历时12年的绿化运动。1979年,国家正式确定植树节为3月12日。如今,植树节已经从一个纪念性、动员性、政治性的节日变成一个关注环保与健康的日子,相关的历史被忘却也是人们有意识和无意识选择的结果。

2014年春天,我到北京的某所高校去参加研究生入学面试,刚踏进校园,一种白色的絮状物在天空飞个不停,时而在地上打圈圈,时而腾空而已,我不明所以,那也是我第一次到北方。一起面试的有一个北京的孩子,我问白色的东西是什么?他告诉我,申奥的时候,奥组委对申办城市的绿化有要求,于是大面积栽种柳树——柳树长得快。绿化达标了,只是没有想到它春天长出那么多柳絮,成了需要治理的污染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