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摩登的自行车“黑加路”

 狐眼碌碌 2023-10-11 发布于广西

北海领事馆遗址展陈的黑加路

我大学毕业那会,广西玉林市有个美称:自行车王国。

这个王国没有国王,全是骑自行车的子民。玉林当时有一家全国著名的自行车厂,满街都是自行车零配件商店,如果想买自行车,片刻就能给你“合成”一辆。

记得央视当时还做了个玉林的节目:骑车人表演各种绝技:骑着车挑水,长时间停车不倒,在扁担宽的田埂上搭载四五个大水缸骑行。

玉林成为“自行车王国”并非偶然,还在抗战时期,玉林就有过一拨“自行车热”:各种自行车来往于当时叫“广州湾”的湛江与玉林之间,运送洋货和山货。

最有名的自行车就是“黑加路”。

英国出产的“黑加路”自行车,三十年代风靡两广。“下南洋”的华侨回国,带给亲人最好的礼物就是“黑加路”,既有面子又实用。虽然是代步工具,却同时也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它相当于一个上海工人三个月的工资。

“黑加路”是自行车中的“大力士”,适合载运重物:二十八吋的轮胎,粗壮的龙头和脚架,特别是两根车杠,真正称得上“杠杠的”,载重几百公斤也没问题。

抗战时期的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随着广州沦陷,西江封航,北海和内陆的玉林成为从湛江进口的洋货和土货出口的重要集散地。

行脚肩挑之外,以“黑加路”为代表的自行车是当时运输的主力。除了“黑加路”,还有铭牌红色的“红加路”;此外还有三枪、飞路、狮牌等牌子,全部都是英、德、法生产的洋车。

与人力挑担相比,自行车显示出“先进生产力”的巨大威力。从湛江到玉林二百二十多公里,力气再大的挑夫,最多只能挑四五十公斤,走一趟需要七天,而搭载一两百公斤的自行车,跑一趟只需三天。

当时自行车的便捷,著名画家叶浅予也有所体会。叶浅予夫妇从香港逃难回内陆,“水陆联运”,从香港坐船到湛江,搭乘汽车到玉林后,骑自行车一路奔驰到了贵港。

只是不知道他们当时骑的是否“黑加路”。

北海人与“黑加路”的“缘分”也不浅。抗战时期,“黑加路”同样是承担湛江与北海之间货运的要角。

一份《民国年间的合浦交通》的资料称:“由合浦至广州湾一百七十公里,单车当天赶到抢运物资,有力大者每辆单车竟搭运棉纱四十股,重达三百二十司码斤之多。”(注:一司码斤等于一斤二两)

北海运送煤油的黑加路

这些洋货从湛江用船经安铺运至石头埠,再用自行车或牛车运往合浦南康、石康等圩镇;或者直接从湛江用自行车运至遂溪的乐民圩销售。

“黑加路”不仅在抗战时起着重要作用,对国产自行车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成为借鉴的样板。事实上,直到一九三六年,中国才有了第一家本土的自行车厂,一九四九年全国自行车产量才一万五千辆。

五十年代上海生产的“生产牌”自行车,跟我在北海英国领事馆旧址陈列馆看到收藏的“黑加路”几乎一模一样。

我家就有一辆“生产牌”自行车,是父亲五十年代末从部队刚转业时买的,直到我出生后很久,它一直是村里唯一的一辆自行车。

我印象很深:它的车标钉在斜杠上,一个齿轮中间有繁体的“生产”二字。也是二十八吋,双杠——村人叫“双竹”,龙头的握把套着有指槽的塑料筒,黄色的硬皮鞍结实耐磨,用手拍打,巴掌会被装在下面的减震弹簧反弹起来。

这辆“生产牌”自行车,名副其实是生产的能手,像棋盘一样宽大方正的尾架,“乘客”有人,有砖头,有成捆的木柴,还有装在猪笼的大肥猪、重达一百五十公斤的稻谷袋……它的车脚稳稳当当,多重也丝毫不服“软”。

相信许多人都有一些与自行车相关的故事。我记得自己买的第一辆自行车,是玉林产的“飞跃牌”,不是一百五十二元就是一百五十八元了。

只要外出——除了上厕所,那辆车与我“形影不离”,古龙笔下的西门吹雪“人剑合一”,我是“人车合一”。

我经常骑车在玉林周边乱转,葵山、月水岩、北流勾漏洞……有一次和同事胡富光来回一百多公里,从玉林去过陆川谢鲁山庄。

还有一次骑车下乡,回来时大雨瓢泼,浑身浇得精湿,一个人在几乎看不清路树的雨幕中,“舍我其谁”,一路大声地唱着歌。年轻真好,现在想想大概跟楚国那个嘲笑孔夫子的接舆差不多。

自行车十八世纪九十年代由法国人发明,意大利人、德国、俄国人一起帮助它“进化”成现在的样子。人类在追求速度上,有着永不知足的欲望,据说最快的人力自行车时速已经超过了两百公里。

从马车、自行车到摩托车到汽车,“车类”像人类一样不断更新迭代,已经有近两百年历史的自行车一直没有被淘汰,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

它不断变身,顺应着人的需要,找到自己的“应用场景”。因为自行车具备的环保特性和运动健身功能,它“寿终正寝”的日子似乎还遥遥无期,也许永远不会到来。(完)

敬示:由于推送规则改变,关注本公号的您,劳驾点开右上角的“…”,设一下星标,避免漏过喜欢的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