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辉光日新1993】《图解曾国藩家书》劝学篇13:读书贵在通经术、谙世务

 新文艺 2023-10-11 发布于山东

“V” 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物无美恶  过则为祸




e启读《图解曾国藩家书》

13

读书贵在通经术、谙世务

现实世界,怎一个“乱”字了得!方寸之间,大千世界,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

《易经》有“三易”,一种说法是《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据说前两“易”都失传了,现在能看到的只剩《周易》了;

另一种说法是:变易、简易和不易。

说白了,变易就是:世界是运动的,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简易就是: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知的,发现规律、掌握规律,按照规律来办事,很多事就变得很简单;

不易就是:任凭风流起,稳坐钓鱼台;世界千变万化,总有些东西是亘古不变的......

人活在世,时刻有变,求变、应变;变到一定程度,烦了、倦了才发现,初心很简单,幸福快乐很简单,于是断、舍、离,求简。

怎样求简?怎样才能简单快乐呢?

读书!

读什么样的书?

传世经典!

怎样读书?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曾国藩说:

“读书在通经术,谙世务。经术通,则义理入而内心有主;世务谙,则闻见博而应事不穷。”

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经术”,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

所谓“经术”,就是经典学术,也就是祖上流传下来的学问。

所谓“通经术”,就是博古,熟知历史;所谓“谙世务”,就是通今,学以致用。读书的目的就在于能够学习、借鉴历史经验,解决现实问题。

另外,我以为,“经术”还可以理解为“经典之术”,也就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读书的目的,首先就是要向内求,培育、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培养自己的品德,或者是使自己有一技之长,也就是内圣;其次是要向外求,要能学以致用,解决问题,也就是外王

有人认为,历史流传下来的书籍,很多都过时了,也有很多是封建糟粕。我在想,现在流行的、大众追捧的就全是精华吗?

李白说:“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们今天经历的所有的事,几乎都可以从历史的长河中找到渊源;古圣先贤的应对、解决办法,绝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所以,通经术才能谙世务;博古才能通今;“经术通,则义理入而内心有主”,熟知历史,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会有主见、不浮躁,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中才会保持清醒头脑,守住初心,不会被表面现象蒙蔽双眼。

曾国藩认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选择经典的书籍去精读,掌握其中的道理,再读其它的书就可以触类旁通,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心中有底、不慌不乱,以不变应万变。

上下滑动

可观看更多图片!!!

           【新光影像】

读书改变生活

学习改变命运

《新光影像》

用影像记录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