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俞敏洪自述,看哭众人:有一种人,一生都在治愈自己

 茶境 2023-10-11 发布于浙江


在《超级演说家》的节目中,俞敏洪曾聊起他的自卑。

他说自己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才摆脱了自卑的恐惧。

其中有一句话,深深打动了很多人,他说:

一个自卑的人,一定比一个狂妄的人更加糟糕。

因为狂妄的人也许还能抓住生活中本来不属于他的机会,但是自卑的人永远会失去本来就属于他的机会。

图片

因为自卑,他总是不自信,患得患失又害怕失败,总是太在乎外界的想法,觉得周围的人抱着嘲弄、鄙夷的眼光在看自己。
因为自卑,他总是躲在自己的安全屋,遇事总是逃避,怕被拒绝,怕出糗,不敢踏出一步,大学期间没有谈过一次恋爱,没有竞选过一次学生会干部……
因为自卑,错失太多太多的美好。
因为自卑,他活成了一块背景板。
这番关于摆脱自卑的演讲,直戳很多观众的内心。

图片

自卑的人,往往用一辈子在治愈自己

自卑是一种强烈的自我否定。

那些被自卑困住的人,往往不会轻易放弃,他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寻找治愈的方法。

小的时候,我们可能都会因为某些事情感到自卑。可能是家庭的贫穷,可能是自己的外貌,也可能是学习上的挫败。

这些让我们感到自己不如别人,内心充满了深深的自卑。

然而,随着我们慢慢长大,我们逐渐学会了用各种方式来掩饰这种自卑。我们努力工作,以求在某些方面超过别人,我们用表面的成功和成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然而,这种表面的成功并不能真正治愈我们的自卑。

当夜深人静,独自一人时,我们仍然会感受到那种深深的无力感和自卑。

我们用一生的时间追求成功和成就,试图用这些来证明自己,但我们却始终无法真正治愈内心的自卑。

治愈自卑,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漫长而痛苦的。

图片

来源:豆瓣

自卑的人可能会不断地努力证明自己的价值,寻求外界的认可,却总是觉得不够。

他们可能会变得过于自我要求,不容许自己犯错,因为错误会让他们感到更加自卑。这种恶性循环使得他们陷入了自我否定的深渊,一辈子都在寻找着自我价值的认可。

唯有用勇气去面对自己的不足,用爱去接纳自己的不完美,用智慧去理解这个世界,我们才能去治愈自己。

这种治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用一生去完成。

图片

来源:豆瓣


图片

自卑,大多来源于不被认可

自卑的源头是什么?

或许很多人会说是自己的不足。然而,这个答案并不全面。

自卑的源头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不足,更多的是因为不被认可。

这种不被认可,可能来自于家人、朋友、同事,甚至是陌生人。一句无心的话,一个不屑的眼神,都可能成为我们自卑的源泉。

也可能来自于我们的童年经历、成长环境。

可能是我们第一次考试失败,第一次表白被拒绝,第一次失业,这些让我们感到自己不被需要,不被认可。

这种不被认可的自卑感,就像一把锐利的刀,深深地刺入我们的心中。我们开始怀疑自己的一切,开始觉得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错误的。我们在别人的评价中迷失了方向,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这个世界。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需要被认可感。这种被认可的需求是人性的一部分。

我们需要别人的肯定,需要别人的尊重,需要别人的接纳。

只有当我们的价值被别人认可时,我们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图片

来源:豆瓣

图片

超越自卑,让内心更强大

治愈自卑,是一个自我超越的过程。

我们需要面对自己的不足,需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需要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

这个过程充满了挑战和困难,但只有通过这个过程,我们才能真正地走出自卑的牢笼。

如何超越自卑?

首先,要明白自己的价值。

我们不是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存在,而是因为我们自身的价值而存在。

我们拥有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梦想,这些都是我们存在的证明。

图片

来源:豆瓣

只有当我们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时,我们才能摆脱自卑的束缚。

其次,要学会自我接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我们需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接受自己的缺点,接受自己的失败。

理解别人的眼光,而不是过于在意别人的评价;试着爱自己,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外在的成功和成就。

最后,我想说:

真正决定我们未来方向的,不是自卑的曾经,而是现在的自己。

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想清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努力去追逐自己想要的东西,当你能做到时,自卑感就已经离你远去了。

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你带来启发和勇气去战胜自卑,让你的内心更加强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