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奚啸伯钟爱青岛鲁迅公园

 新用户7011Snfr 2023-10-12 发布于山东

奚啸伯钟爱青岛鲁迅公园

吕铭康

(选自:吕铭康著《青岛与京剧》)

奚啸伯1964年在青岛鲁迅公园

奚啸伯《范进中举》

奚啸伯《失空斩》

奚啸伯《珠帘寨》

“四大须生”奚啸伯(19101977)是票友下海,他本是言派创始人言菊朋的弟子。他创立的奚派老生唱腔以曲折深沉取胜,并且讲究喷口吐字具有委婉细腻,清新雅致的独特风格,被誉为“洞箫之美”。1958年夏,他与剧团来到青岛,在光陆戏院演出了《白帝城》《范进中举》《空城计》等戏。他还在鲁迅公园青岛水族馆前拍照留念。

奚啸伯1864年9月在青岛鲁迅公园留影(赠欧阳中石)

无独有偶,奚啸伯于时隔6年后——19649月,又率石家庄市京剧团来青,演出新编现代京剧《红云崖》,受到热烈欢迎。他抽空再次来到鲁迅公园在劲松下拍照留念,并把这帧照片送给了他的爱徒、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用他优美雅致的书法题写了“如松之健”,表明他百折不挠的心态。记得2000年盛夏,欧阳中石来青电话约请我到他下榻的黄海饭店见面时,就提到:他的老师确实很喜欢青岛,特别喜欢鲁迅公园一带的海滨。

贫困潦倒病魔缠身的晚年奚啸伯

遗憾的是,奚啸伯因在颠倒是非的年代蒙冤受尽迫害而病入膏肓,已于1977年末不幸谢世,享年67。然而,他创立的奚派艺术并未因此广陵曲散却是后继有人,且酷爱者还大有人在。现在的京剧界凡谈及奚派就必提起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都公认他是奚派的掌门人。

其实,欧阳中石根本就从未下过海,也并不在梨园行,他乃是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对逻辑学极有研究,还是最著名的书法家1999年,在北京登门拜访了这位奚派掌门人

欧阳中石个子不高,待人接物纯朴率直,思维敏捷,谈锋甚健。尽管他原籍山东泰安,但口音则是京腔京韵,毕竟是著名的京剧研究家吧!我们的话题自然就是他的老师奚啸伯与奚派艺术了。

  欧阳老为什么钟情于奚派呢?他告诉我:我爱奚派,是觉得我和老师奚啸伯的个头、扮相、嗓音,甚至是艺术的思路都有不少相似之处。原来欧阳老自小就迷上京剧,他还爱摹仿奚啸伯的唱片。那是1943年,15岁的他正在济南上高中。一天到他一个同学家(其父是某戏院经理)唱起了奚啸伯的戏,不料从里屋走出来的正是奚啸伯……。就这样,他有幸成为了奚啸伯的弟子。后来虽已是大学者,但却一直迷恋奚派。1985年在石家庄纪念奚啸伯诞辰75周年演出会上,最后一出戏就是由欧阳中石主演的奚派名剧《白帝城·托孤》,他扮演的刘备一上场就引起哗然,再一张嘴唱、念,更是掌声雷动。原来,他的个头、扮相、嗓音、唱腔、音色、韵味等都酷似乃师,从而令观众认为是奚啸伯再现

那么,欧阳中石何以能成为奚派的最佳传人且过从甚密呢?欧阳老很谦虚:“1948年,奚师曾有意让我下海。但我总觉得自己还远远不够材料。不过我与奚师始终是情同父子。若干年来,我们每周必互通两封书信,都用毛笔写,每封都是洋洋洒洒,在文学、历史、艺术等诸方面进行广泛探讨,这可以说是'鸿雁传情'!”是的,他们师徒的往来信函,开头从无上款,数量之多,也可谓梨园界的一段佳话。直到奚啸伯临终前没写完的最后一封信也是给欧阳中石的。据我所知,奚啸伯历来对艺术精益求精,如他创演的《范进中举》整段整段的唱词都是重写的,这其中也少不了欧阳中石的心血。尊师若父,枉自有心,奈何风霜。可见他们师徒的深厚感情。

  欧阳中石是鼎鼎大名的书法家,而乃师奚啸伯亦是成就斐然的书法家。欧阳老说:奚师自幼读过私塾,直到晚年还能背诵不少《左传》、《史记》和《资治通鉴》中的整篇文章。他从小就学习书法,初临池是摹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晚年还能写出惟妙惟肖的欧体,并还学过赵体和板桥体。奚师用毛笔写信,一写就往往止不住,纸尽而情长,字就只好越来越小。但字无论如何小,他都能笔笔不苟,字字结实,令人赏心悦目。这时,欧阳老坦言:在京剧方面我受恩于师,在书法上我也大享师惠。

欧阳中石

欧阳中石作为资深奚派票友演出《甘露寺》(乔玄)

欧阳中石赠书并题字:“铭康同好雅念 ,中石 奉”

在谈及奚派艺术后继有人时,欧阳中石欣喜地告诉我:现在奚派传人不少,如张建国(中国京剧院)、张军强(重庆京剧团)、赵建忠(石家庄京剧团)、李伯培(保定京剧团)、杨志刚(山东京剧院)、赵淑华(烟台京剧团女老生)等等。2000年盛夏,欧阳中石教授应邀来青讲课,电话约我到他下榻的黄海饭店与他当时新收的弟子张军强见面。

欧阳老送给我他录制的《中石唱念自娱》两盘录音带(内有26段奚派名剧片断)和一张同名CD光盘,确实弥足珍贵。我在电脑上写着此稿时,聆听着这位奚派研究家的唱念,又似乎觉得这就是奚啸伯,并想到了奚啸伯在青岛鲁迅公园劲松下的留影,以及他老人家题写的四个字:“如松之健”……

我的采访欧阳中石的笔录

在青岛采访欧阳中石与他刚收的弟子张军强和摄影,发表在《老年生活报》(2000-8-3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