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熊猫研究第一人的回忆

 Equanimity 2023-10-12 发布于湖南

《最后的熊猫》(The Last Panda),(美)乔治 夏勒著,张定绮译,胡锦矗校,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年出版,354页。

这本书是美国野生动物学家讲述的他上世纪80年代被WWF指派到四川卧龙、九寨沟等地研究熊猫的事。原著出版于1992年。

这个作者曾经在全球观察研究各种野生稀有动物,是个专业人士,他应该也是当代最早研究熊猫的人之一。熊猫热也可能跟此人的这次研究有关系。网上一查,他出版了21本书!都是跟野生珍稀动物相关的。后来他提到熊猫租赁展览之风,其实根本可能源于人类对熊猫的兴趣,人觉得它可爱,就想看它摸它关心它(吃它穿它的皮。。。),在这种情况下食源严重依赖于不时开花的熊猫怎么还可能完全生活在野外的世外桃源呢?

这个作者真的爱熊猫,把它的自由和生命看得比什么还重要,为一些冤死的动物鸣不平,刨根问底、得罪官员。书里也提到很多其他珍稀动物和植物,各种美景描写,可以说作者乐在其中。

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非常深入,有一些古诗我都没读过,包括京剧三岔口的故事,他在书中也有引用。

作者的田野调查发生在中国刚刚改革开放的时间,还有很多文革遗留之风、陋习待改进,很落后,在作者眼里,和这些刚刚开放的中国同事接触、工作和观察,也有点象研究大熊猫一样。

另外作者在野外的工作其实是非常艰苦的,条件毕竟不容易,经常冻的不行。书里还提到自由,当年他随时随地都有人跟随,没有自由,有一次终于跑出去,回想起有一次和一群终生生活在密林里不见天日的印第安人来到山顶,周围视野开阔,兴高采烈,手舞足蹈的样子。我们是不是也是这群印第安人?

文笔非常好,翻译的也很赞(台湾人翻译的)。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xSPI6jnYTncLABO9xeIytw?pwd=a68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