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

 未知与挑战 2023-10-12 发布于山西

煤矿智能化建设是实现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会同有关方面加快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着力运用5G通信、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煤矿实现减人增安提效,推动煤炭的供应保障基础进一步夯实。据初步统计,全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当前总投资规模超过1500亿元,有效带动了矿山物联网、煤机装备制造、智能控制系统、安全监测预警等新产业新业态的快速发展。健全完善煤矿智能化发展政策体系。牵头有关部门印发《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煤矿智能化发展的目标原则任务,将智能化发展写入《煤炭法》修订草案和“十四五”煤炭规划,为煤矿智能化发展提供政策支撑。牵头建立煤矿智能化发展协调机制,统筹研究推进相关法规制度、政策标准、年度计划、示范项目等重要事项。积极开展煤矿智能化建设试点示范。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遴选全国首批71处智能化示范建设煤矿,总产能6.2亿吨/年,计划投资约158亿元,预计2023年底前将完成建设。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首批示范煤矿累计建成了363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239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在示范煤矿带动作用下,全国累计建成了1043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277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进一步增强煤炭安全保供能力。坚持把煤矿智能化作为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的核心支撑,进一步优化提升煤矿生产和安全素质,增强煤炭供给的韧性和弹性。截至2022年底,国家能源集团、中煤集团、中国华能、中国华电、陕煤集团、晋能控股集团、山东能源集团等7家重点煤炭企业,已建成智能化产能13.93亿吨/年,占其总产能的74.7%,综采工作面平均人员劳动工效提升27.7%,掘进综合单进平均水平提升32.8%。开展智能化煤矿建设以来,上述7家企业产能增加合计1.95亿吨/年,为煤炭增产保供发挥了关键作用。

下一步,煤炭司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家能源局党组要求,强化责任担当,统筹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安全稳定供应,全力发挥煤炭在维护能源安全中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能源支撑。

(作者系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 刘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