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走进中亚国度,体验异域文化

 yncxtb 2023-10-12 发布于云南

——中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记行

云南楚雄  田  斌

李白诗仙在中国家喻户晓,出生地碎叶,现今的中亚吉尔吉斯坦。伊犁河奔流向北,劈山过峡,绿洲沃野,直入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历史上中国一直称为外伊犁。张骞手握权杖12年的西北探寻,打开了汉武帝的宏图视野,逐匈奴,通河西,把新疆及以外的地域统称为西域,一条沟通中亚、西亚的商道丝绸之路为之畅通。唐三藏一本通关文牒,走南闯北一路放行,白龙马驮着几十天不坏的大囊,穿越中亚进入印度。散乱的史书页页诱人,比邻的中亚来去有因,去寻觅祖先留下的足迹,聆听祖先声音的回响,体会驼铃声响丝绸之路的艰难,感受斯坦们独立后的发展,山川风物,人文景观,成为我心中的向往。

中亚五国,这是一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是游牧民族纵横驰骋的疆场

历史上,成吉思汗的铁骑踏破这里的山水,子孙在这里民族融合混血繁衍,开枝散叶;本土人帖木尔帝国称霸一时,使这片土地有了自己正主英雄,丰功伟业现在人们仍在乐道不停,可是帖木尔自称是蒙古人的后裔。

沙俄在这里开疆拓土,苏联把这里纳入联邦,按种族划定了五个斯坦国的边界。中亚这块土地,你方唱罢我登场,这些充满血腥,权欲争夺,霸主更迭,演绎着文明进程的前行。有人说中亚曾经是中国的领土,是,也不是,守不住就是别人的,真理在大炮的射程内。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相闻,五个斯坦国今天在追赶,书写未来的篇章,造就自己的辉煌。

2023年9月17日我参加了由楚雄携程组织的中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中亚行,踏上西去的列车,一路荒漠绿洲的变幻,一路的山川起伏中的城市灯火,从伊犁的霍尔果斯口岸入关,进入异国他乡。

中亚之旅就走两个国家,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四个城市,22个景点。哈乌两国为中亚内陆发展中国家,伊斯兰教为民众信仰的主流,走进异域国度,感受穆斯林文化,成了这次旅游的主题词。

哈乌两国地处中亚,开放程度相对较低,旅游业长期滞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2022年上海经合组织在撒马尔罕召开,落实了中、哈、乌护照免签,到现在中国旅游团队才逐步进入哈乌两国。但旅游基础设施接待能力不完善,特别是当地导游奇缺而不专业,住宿安排简陋低端,愉快的旅游变成堵心的行程。历史悠久的城市,金碧雄伟的建筑,导游讲解不了,我们只看其形,不得其味,大有身入宝山,空手而归的遗憾。

旅游遗憾是常态,在遗憾中又酝酿新的启程,这就是旅游人的宿命。

行程结束满脑子的混沌,大同小异的伊斯兰建筑风格,清真寺的古老庄严辉煌,静心盘点,看点多多,特点不少。

为使此行不在遗憾中忘记,加深对哈乌两国的了解,写点旅游记述,给自己有个可翻阅的记忆。

一、哈国两城市,景点各千秋

9.21日在资深、娴熟、干练小沙领队的带领下,迎着灿烂的阳光,坐上国际大巴到霍尔果斯口岸出关。中国的口岸大楼雄伟庄重,气势夺人,洋溢着祖国繁荣昌盛的大国气派。进入哈国的口岸通关,则是钢构的大门,显得气不足,身不壮,神不聚,有些临时应付的感觉,两相对比,我以祖国为傲。

  中国霍尔果斯口岸大楼

  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口岸

哈萨克斯坦是世界最大的内陆国家,国土面积272万平方公里,人口1700万,地广人稀,民族众多,由125个民族组成,其中信奉伊斯兰教的哈萨克族占65%,信奉东正教的俄罗斯族占22%。

导游可兰

进入哈国,国际大巴把我们送到扎尔肯特镇,当地导游可兰在这里迎接我们,年轻、个高、敦实,帅气,见面没有国内导游的热情大方,妙语连珠,突出此行我当家做主的介绍,显得还有几分的腼腆怯场。我们换乘旅游大巴前往阿拉木图约300多公里的路程,开启了哈国之游。

      一路上可兰没有过多的介绍哈国的风土人情,山川地理,政治经济,据他诚实的介绍应聘导游只要会讲中文,会说哈语就上岗了,确实没有经过导游的专业培训,但他很敬业,一本笔记写满了导游知识的内容,学说逗唱的基本功还没有练到家,翻翻笔记才给我们逗乐。后来经过了解认识,他是来自新疆伊犁的哈国人,现在是两孩子的父亲,有农业大学的学历,他的父亲在伊犁教书准备退休,母亲早年已入哈国。

    可兰是一个虔诚坚定的伊斯兰信徒,随身带一块布垫,在奇姆肯特火车站我们一众人下车,正是穆斯林信徒早课祷告的时间,发现可兰心无旁骛,跪地面西祷告。凌晨赶往乌国口岸的途中,按时早课,大巴停驶,可兰在旷野中一丝不苟,默念经文匍匐跪地。可兰遵守教规,虔诚无假的行为感染了我们,不在计较旅途耽误的时间。佛教中有老衲不打妄语,可兰也从不打妄语,知道的他会讲,不知道的他说我不知道,没有一丝的糊弄欺妄,诚实得让人可爱。

我们游客在某超市购物,商家见势涨价,一块巧克力500坚戈马上涨到1000坚戈,可兰仗义阻止,我们都是伊斯兰的信徒,见势涨价是违违背拉要我们诚信的要求,不准涨价。中国有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安拉都教育不好的商人,可兰你对他们讲什么诚信教规。店家当即叫来三个小弟教训可兰,可兰耳部受伤流血,眼部受伤青黑,他是为了我们而受伤,体现出他坚守教规、诚实、善良的内心执着。可能我们在其他的旅游地,吃亏上当多了,对可兰这样的诚挚关怀维护感到久违的温暖。他不是一个称职的导游,但他的人品,虔诚的信仰让我们尊重,让我们起敬,让我们忽略他的不足。我衷心的希望可兰坚守纯正的信仰和虔诚,修炼世俗的处世之道,使内心的方证与外在的圆融集于一身,当好一个合格的导游,安拉护佑,立于天地。

恰伦大峡谷

大巴赶往阿拉木图,一条笔直的公路,行走几小时不见阻隔的山峦,穿越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中,金黄的玉米延伸天际,青黄的草场与天接壤,高天流云,牛羊撒欢,安静祥和的天地,无言成美的家园。呼伦贝尔大草原也致如此,沉醉在辽阔草原中的我们,这次唯一的自然景点恰伦大峡谷到了。

    恰伦大峡谷,号称是世界上“第二大峡谷”,可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媲美,多年的风霜洗礼,像是上苍在草原腹地上撕开的一道狭长的裂缝,成为绿茵草场中一条美丽的疤痕,这里岩石姿态各异又五彩缤纷,映衬这澄澈的蓝天,一幅斑斓瑰丽的画卷徐徐展开。

   

   大峡谷很美,很有气势,有很多的看点,一条下到谷底的抬阶路粗糙得与峡谷同类,谷底是自然踏出的土路,好景点在这样不重视旅游的国度,埋没了他的至美至雄,大峡谷的精彩难得声名。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那是响益世界,中国的怒江大峡谷还是少了该有的知名度,哈国的恰伦大峡谷则悄无声息,弱国无外交,美景无人知。

阿拉木图

哈萨克斯坦一国占了中亚经济总量的61.1%,而阿拉木图一城占了12.8%人口170万左右。阿拉木图曾经是哈国的首都,现在仍然是哈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中亚的第一大城市。当晚入住阿拉木图酒店,住宿条件太差,房间漏水,怪味熏人,大小不一的房间,让我感到设计师的智商短路,通知7:30的早点,8:30才送达,游客意见很大,阿拉木图如此大的经济体量,曾经的首都,给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阿拉木图城市

9.22日游览阿拉木图市区景点,总统公园、冼星海大街及雕像、阿尔巴特大街、升天大教堂、潘菲洛夫 28 勇士纪念碑、中央博物馆。

阿拉木图今早大雨,降温了游览的兴致,游完了景点做个简记。

潘菲洛夫28勇士纪念碑

潘菲洛夫 28 勇士纪念公园内林木茂盛,林荫逐黄,有潘菲洛夫半身像,苍松翠柏中有 28 座潘菲洛夫师英雄名字的石碑,在路的尽头,是一座巨大的英雄群雕塑像,气势磅礴,底座上刻着俄文:伟大的俄罗斯,我们已经无法退缩,身后就是莫斯科。前苏军28位勇士中有10名为阿拉木图人,他代表的是阿拉木图人勇敢献身的精神象征。雕像前是不灭圣火,祭拜台前摆满了鲜花,这是人们珍惜当下,追思先烈的行动表现。

 

      在纪念碑前,我度步所思,火焰不灭,英雄长存,敬献鲜花,缅怀先烈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就是没有精神脊梁的民族,回顾国内,很多的英雄被诋毁,陵墓黄土草冢,我之黯然伤感。

升天大教堂

潘菲洛夫 28 勇士纪念公园不仅有英烈,还有升天大教堂。莫斯科有圣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克里姆林宫里有座圣母升天大教堂,美国旧金山有圣母升天大教堂。阿拉木图的这座升天大教堂是东正教主教座堂,是全世界第二高的木制教堂,教堂选用独特的木结构,运用中国建筑的榫卯结构,因此在1911年阿拉木图大地震,整个城市约90%的建筑物被毁,但升天大教堂却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成为历史的见证,真的漂亮、壮观。

 

   教堂前小广场上栖息着很多和平鸽,与人和谐亲近,呈现出一种安宁祥和的氛围。

 冼星海大街及雕像

大雨中,我们到达冼星海大街及雕像。冼星海于 1943 年从莫斯科辗转到达阿拉木图,在这里度过了他 40 年生命历程中的最后两年半时间。在这里创作了一批激情涌荡的传世佳作,成为用音乐传递中哈友谊的使者。为纪念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哈萨克斯坦在阿拉木图不仅命名了冼星海大街,还修建了冼星海纪念碑和冼星海故居,它们成为中哈两国人民友好的象征。

      纪念碑以花岗岩石料制成,用中、哈、俄三种文字铭刻的碑文写道:“谨以中国杰出的作曲家,中哈友谊和文化交流的使者冼星海的名字命名此街为冼星海大街。”纪念碑上还铭刻着冼星海的简历以及他创作的歌颂哈民族英雄的交响诗。

本想在冼星海纪念碑前放声高唱《黄河大合唱》,猛烈的大雨阻止了我心中的冲动,但我们有一队友高举雨伞,冒着大雨,挺立身板高唱《黄河颂》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这是发自内心对异国他乡冼星海的敬仰和缅怀。在雨中我看过你,在异国我铭记着你,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刻,一曲黄河大合唱,激起了中华儿女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英勇斗争的滔天热情。

其他的几个景点了然而不细述,算是看过打卡。

当晚,坐火车前往奇姆肯特。

9.23日奇姆肯特,12小时的火车,奇姆肯特还笼罩在满天星斗的夜幕中,我们换乘大巴开启了一天的旅游行程。

奇姆肯特人口101.15万,是继阿拉木图和阿斯塔纳后的第三大城市,哈萨克斯坦主要工业及文化中心,重要的铁路枢纽,是丝绸之路上重要驿站和通道。

亚萨维陵墓

奇姆肯特主要的景点是土耳其斯坦古城,也有叫突厥斯坦古城,古城中霍贾·艾哈迈德·亚萨维陵墓,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建于公元1389-1405年,是至今没有完工的“烂尾楼”。与之配套的景区基础设施完备良好,建筑精美,草坪绿茵,花丛绚丽,小道蜿蜒,喷泉水帘,圣人所在,游人舒心。

 

  与之配套的清真寺

     亚萨维是10世纪初活跃于此地的宗教圣人,伊斯兰苏菲教派的创始人,以优美的诗歌传达神谕,深受当时人民的欢迎亚萨维在突厥斯坦逝世,建造了一座小陵墓以纪念他,这座陵墓后来成为了穆斯林朝拜的地方。如果一个穆斯林朝拜此陵墓3次,就相当于到“圣地”麦加的朝拜,为此,突厥斯坦也有“第二个麦加”之称。

  

     现存的陵墓由当时统治中亚地区的帖木儿于1390年间所造。帖木儿去世前,陵墓尚未完工,建筑的正立面未镶上瓷砖,甚至还保留了尚未卸下的木桩鹰架。到了今天,亚萨维陵墓依旧是帖木儿时期规模最大、建筑水平高超,堪称700年前的大制作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历史标本。

大巴扎市场

        亚萨维陵一路之隔,大概想借亚萨维陵墓世界文化遗产的声名,借根发芽,借干散叶,兴建开发出了一个展现伊斯兰建筑风格的古城,水体环绕,建筑精美,风格鲜明,是个休闲购物的好去处。哈国也就1700多万人,人口红利在这里体现了他的重要性,古城虽好,游客稀少,大巴扎的卖场,装修精致的商铺显得冷清。一个金光灿灿的蛋形设计的体育馆,很有创意,非常吸引眼球,留足拍照的人不少。

    下午游览奇姆肯特古城遗址,这个遗址保留了原来的建筑布局、防御系统、沿城墙的圆塔都在这里得到了保留和部分复制。游客可以看到一个真正的 16-17 世纪住宅区,里面有房屋和主要街道。

  奇姆肯特入住的酒店

二、散发着古韵文化的乌兹别克斯坦

9.24日乌国首都塔什干

奇姆肯特到乌国的首都塔什干100多公里,到达哈乌两国的口岸,口岸前人员拥挤,车流混杂,少了庄严整肃的气象。出关、入关还算顺利,踏入乌国口岸关口等人的间隙,公交大巴横切门口,大声招揽乘客,人流、车流混杂无序,有一种到大卖场的感觉,与一国的首都国门应有的庄严、有序大为失和,让人联想。

  乌国的出关口

  到塔什干的路上

乌兹别克斯坦,面积接近45万平方公里,人口有3340万,总人口占到了中亚的45%左右,境内有130多个民族,让人想不到这里还有朝鲜族占0.7%,在1937年苏联从战略考量,不仅大批移民俄罗斯人,还把黑龙江流域的20万朝鲜族人也移民到此。现在中亚地区生活着35万朝鲜族人。乌兹别克语为官方语言,俄语为通用语言。

首站塔什干,具有2500年的历史,是乌兹别克斯坦首都。人口约 260 万人,是中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城市。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 25%。曾是丝绸之路上的必经之路和重要驿站。

接待我们的女导游,是在中国安徽学习工作5年,现在某大学任教,经政府批准出来兼职的导游,对我们很热情,讲解有条理,消解了我对国门景象心中的阴霾。

  国家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内精美的壁画

几十分钟的车程到了国家博物馆,这里是乌国历史的浓缩,导游讲解最多的是帖木尔,帖木尔是这里的主角,是贯穿整个乌国景点的话题。

走出博物馆,对面就是帖木儿广场,是塔什干的中心,整座城市从这里辐射而出。广场中央屹立着塔什干的城市标志——帖木儿大帝雕像。

帖木尔帝国

成吉思汗的铁骑征服并统治中亚,成为儿子术赤的封地,导游讲解也羞涩地说,蒙古人统治了乌国100多年。恕我孤陋寡闻,这次到了乌国才知道,有个土生土长曾经称霸中亚西亚的霸主帖木尔帝国。

帖木尔是乌兹别克斯坦本土人,自称是成吉思汗的后裔。1370年开创帖木尔帝国首都为撒马尔罕帝国鼎盛时期他的大军横扫波斯、印度、高加索、阿塞拜疆和蒙古,整个中亚,及从今格鲁吉亚一直到印度大部分地区成为帝国的疆域。雄心万丈的帖木儿东归南下,想与同时期的大明王朝朱棣作一场世纪对决而中途崩猝。帖木尔死后,王位争夺内乱,帖木儿六世孙巴布尔兵败残部入侵北印度德里苏丹王朝建立了强大的莫卧儿帝国。

     乌兹别克斯坦现在仍将帖木尔帝国定为国家的起源,国家的精神领袖,统一的民族意识的偶像,是乌国崛起强大的骄傲。 

     帖木尔帝国时期,恢复建设的撒马尔罕成,各种建筑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今天游览具有历史价值的时代证物。

勇气纪念碑,是该国人民为纪念 1966 年 4 月 26 日塔什干发生了7.5级大地震,把塔什干几乎夷为平地,死难者而建的。

亚洲最大抓饭中心

走进中亚,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膻味,那是异域的气息,体验着中亚的饮食,膻味慢慢地成为熟悉的味道,异国的美味。乌国的亚洲最大抓饭中心,是我们第一餐的体验。

走进亚洲最大的抓饭中心,来这里品尝抓饭美味的当地人很多,一个可容纳几百人同时就餐的大厅,人流穿梭,席位满座,我们两旅游团90人安排在楼道餐区,能够看到大厅就餐的场景,没有喧嚣,没有人声鼎沸,是一种文明素质的体现。一盘抓饭主料大米,配有胡萝卜、豆类、羊肉,膻味香味,演绎着异国风情的美味,色泽油亮,食欲大开,唇齿留香,回味无穷。饭后到抓饭制作区,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做抓饭的这口大锅,直径足足有 3 米多。做一锅饭要用 50 公斤大米,耗费 3 个多小时,满足千人的抓饭。烤馕炉流转作业,熟囊出,新饼进,一派繁忙的景象。

    抓饭中心大厅

 制作抓饭 三米的大锅

 烤馕的炉窑  

    下午,库克尔达什神学院。神学院与清真寺相对,形成一个大广场,中间的一幢伊斯兰建筑才是神学院和清真寺的灵魂所在,里边珍藏着一本来自7世纪奥斯曼时代的标准本《古兰经》,这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古兰经之一,标志着一个民族的信仰从此开始。

 库克尔达什神学院

   库克尔达什神学院内景

     库克尔达什神学院经学院,建筑精美圣洁。18 世纪被改建为商队旅店,后来又变为堡垒使用。现在是旅游商品的展示场。

     经学院对面的主麻清真寺内部

       炎热的天气,加之雷同的伊斯兰建筑风格已经审美疲劳,要求导游早早安排我们休息。

晚餐烤羊肉,滋润鲜香,加上多日不见的水果,甚是开心。走回宾馆途中,逛了塔什干的大巴扎市场,干果区,蔬菜区,肉类区,规划有序,摆放整齐,食品琳琅满目,巴扎市场是市民的灵魂所在,日常用品的集散地,最能反映民生、民情,这里物产丰富,秩序井然,民生祥和。

塔什干大巴扎市场

9.25日,撒马尔罕

撒马尔罕,位于首都塔什干西南270公里,面积51.9平方公里,人口50多万它为古代帖木儿帝国的首都。有 2500 年的历史,它是连接着中国、波斯、印度这三大帝国的十字路口,是丝绸之路重要的枢纽,中西交流中继站,据说全盛时期,有6条商业道路经过此地。

资料显示,2011年10月塔什干到撒马尔罕344公里高铁已经开通,正常时250公里300多公里的距离,我们的大巴走了5 个小时。

   一脚踏进撒马尔罕,透出一种古老的神韵,散发出伊斯兰文化底蕴的包浆。

    2000年,撒马尔罕古城整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帖木尔时期 的这些政绩工程,就连哈国境内的亚萨维陵墓,也是帖木尔主导建造的,今天全成了世界文化遗产, 可以理解为我们游览的每一处景点都是世界文化遗产,都与帖木尔关系甚密。这里游览的景点主要有,古尔埃米尔陵墓、雷吉斯坦广场、比比哈奴姆清真寺、沙赫静达文化遗产、塔什干广场,兀鲁伯天文台

     撒马尔罕中午饭,一碗清炖爽口的牛肉,加入主食囊,配上久违的水果,异国口味,膻味飘香,吃得津津有味,爽口舒畅。与中餐的大碗小碟相比,这种简约而不简单的反差,正是对异国食谱神秘的追寻,出于对未知食肆领域的体验

 那碗清汤牛肉确实爽口,没有拍下,找了一张填补遗憾。    

       撒马尔罕的导游,帅气高挑,一脸穆斯林特有的胡子,衬托出精致的脸,美女们常与他合影。他就读大连海事学院,在中国有几年的打工经历,疫情肆舆时回到乌国,有机会还想到中国去。

  古尔埃米尔陵墓

     古尔埃米尔陵墓内景装饰

     古尔埃米尔陵墓,古尔埃米尔陵墓是帖木儿、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孙子,及帖木尔的老师长眠于此。随着 17 世纪古代丝路商贸的没落而逐渐风化。近年来,凝聚人心,重塑帖木儿帝国文化,这个陵墓才修复重光。帖木儿墓上写着:谁掘我的墓,谁就遭殃。1941年6月8日曾有人挖掘了帖木儿的墓,两周后希特勒就开始进攻苏联。 

  雷吉斯坦广场

希尔多尔经学院

  季里雅卡利经学院内景

  穹顶图案

  季里雅卡利经学院内景

      雷吉斯坦广场,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世界上最高贵的公共广场”。广场上有三幢华丽的建筑——乌鲁伯格经学院、希尔多尔经学院和季里雅卡利经学院,其中帖木儿之孙,著名的天文学家、哲学家乌鲁伯格经学院,是这里的第一座经学院与北京故宫同时期完工,代表了十四世纪晚期整个帖木儿帝国最杰出的建筑典范:巨型拱门、高耸的宣礼塔、深蓝的大穹顶、繁复细密的墙体花纹、极富想象力的造型与色彩。我作为一个无信仰的游客伫立广场中央,也依然会感受到信仰的余威,被这满眼的伊斯兰文化深深震撼,这里的金碧辉煌会让你记忆深刻可以说是撒马尔罕最具代表性的景点。

   塔什干广场夜景

  这个三D广告,真想吃一口

      塔什干广场,最梦幻的是一座宛若童话的迪士尼城堡,周边的欧式风情街道,摸仿了意大利,法国和俄罗斯等国的建筑。各种颇有情调的咖啡厅,品牌精品店还有时尚快餐店等。(这个广场的意义,我有另文)

9.26日,今天就两个景点,沙赫静达文化遗产,兀鲁伯天文台,午饭自备。到上海经合组织会址,一片穆斯林建筑群中休息午餐。

  沙赫静达陵墓一角

  沙赫静达陵墓

  14 世纪建的清真寺留下的木料,在墙洞里深藏,手机伸进去拍到的,上边有经文,够古老的。

  外墙精美的装饰

沙赫静达文化遗产,沙赫静达陵墓建于 14 世纪和 15 世纪,由 13 座陵墓和一座清真寺组成。沙赫静达意为永生之王,是撒马尔罕的执政者及其家属的坟墓建筑的基调为青色,以彩色陶瓷贴面作为装饰。其中最主要的一座是伊斯兰教创建人穆罕默德的堂弟库萨姆之墓。

  天文台模型

  星辰位置

     兀鲁伯天文台:坐落在撒马尔罕的东北郊。它由帖木尔帝国的创建人帖木尔之孙、乌著名天文学家、学者、诗人和哲学家、撒马尔罕的统治者兀鲁伯于14281429年建造,是中世纪时期具有世界影响的天文台之一。当年兀鲁伯天文台编制的《新天文表》,概述了当时的天文学基础理论和1018颗星辰的方位,这是继古希腊天文学家希巴尔赫之后,测定星辰位置的最准确的记录。

  与上海经合组织会址配套的建筑

     上海经合组织会址,这里有配套的清真寺和伊斯兰建筑群,在这里吃过自备的午饭,成为此行的反身回国的起点。撒马尔罕是一个旅游城市,这里有很多的历史古迹,人文风情,丝绸之路故事,旅程所限,难得深游,不得品味,只能不舍告别。

踏上回程的大巴,留恋这里的蓝天白云,顾盼这里广袤的草原,浓郁的穆斯林文化,灿烂的穆斯林建筑,还有导游可兰对信仰的纯正执着。忘记遗憾,留住美好,方能从容走进下一次的旅游。

2023年10月9日星期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