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随“胡先骕先生纪念展”,走近这位“多面大家”

 星河岁月 2023-10-12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图片

9月22日, “见闻广洽学无既,才艺缤纷笔有神——胡先骕先生纪念展”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拉开序幕。当天,该馆还围绕该展举办了座谈会暨《胡先骕全集》推介会。

今年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植物学家、北师大老教授胡先骕先生诞辰130年(虚岁),北京师范大学胡晓江教授主编的《胡先骕全集》也在今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不久后将正式面市。此,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策划了胡先骕先生纪念展,于今天举办展览开幕式,同时邀请嘉宾举办座谈会,并就《胡先骕全集》进行推介。

图片

展览开幕式上,胡晓江教授北师大图书馆馆长王琼教授赠送了《胡先骕全集》样书,二人共同为展览揭幕。随后的座谈会上,国家植物园北园首席科学院研究员马金双,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科学史专家研究员胡宗刚,中国林业科学院木材所研究员姜笑梅,北师大社会学院教授胡晓江、赵秋雁,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刘全儒、郭延平,北师大历史学院教授李帆、张昭军,北师大文学院教授张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宋媛编审等嘉宾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张锦编审宣读了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的致辞,北师大图书馆副研究馆员肖亚男转达了刘家和先生对展览的祝贺。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胡先骕先生纪念展走近这位多面一代大师。

走近多面大家胡先骕



胡先骕18941968,字步曾,号忏庵,祖籍江西新建县(今南昌市新建区)幼年接受传统教育,1909年入京师大学堂预科1912年官费留学美国加州大学1916年获植物学学士学位1918年起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农科(国立东南大学生物系)教授。1923年再次留学1925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8年创建静生生物调查所,1932年起任所长,兼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职。从1935年开始担任中央研究院评议员。19401944年任国立中正江西泰和)首任校长。抗战胜利后继续主持静生生物调查所。1947年出任北京师范大学博物系教授,曾兼研究部主任。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后任中科院植物分类研究所研究员。1968年7月离世。

图片

胡先骕与北京师范大学有着长久和深厚的渊源。他一生最看重的事业——静生生物调查所——以北京师范大学首任校长范源廉先生(字静生)的字号命名。范源廉(1875—1927)是清末民初德高望重的教育家,是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升格为北京师范大学后的首任校长、中华教育文化基金委员会董事长,深得胡先骕等人的敬仰。范源廉大力支持秉志、胡先骕到中国北方设立生物调查机构。1927年范源廉病逝,胡先骕在追悼会上发言:“先生久欲创设生物研究所于北京……今先生既殁,同人应尽力助成此事,以竟先生之志尔。”1928年10月,生物调查所成立并以“静生”命名,地址即设于范源廉的故居——北京石驸马大街83号。

胡先骕1928年定居北平后,即在北平师范大学兼任教职。静生所的生物学家如张春霖、寿振黄等,也同时在北师大教课。静生所是北师大生物系学生的长期实习基地。抗日战争胜利后,胡先骕返回北平,于1947年成为北师大博物系专任教员,并担任研究部主任。1948年他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时,正在北师大任教。

胡先骕在北师大培养的许多学生,后来成长为中国生物学的杰出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植物园的奠基人俞德浚(1908-1986)是胡先骕在北师大最早的弟子,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学家王文采(1926-2022)是胡先骕在北师大的最后一个弟子。鸟类学家郑光美院士入校时,胡先骕还在北师大任教,给郑光美先生授过课。六十年后,郑院士依然印象深刻。

胡先骕幼受蒙训,天资过人。他立志高远,见识广博,植物学、科学事业、高等教育、诗词创作、文学批评等方面卓有建树


图片 杰出的爱国科学家

胡先骕一生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五十多篇和论著二十多部,在植物学研究上创造了大量的中国第一。他是第一个命名植物新属(1928年发表的“捷克木”,即秤锤树,Sinojackia)和植物新科(1934年发表的“鞘柄木科”,Torricelliaceae)的中国学者,发现的植物新种更是不计其数。他与Ralph W. Chaney合著的《中国山东省中新统植物群》(英文,1938-1940)是中国新生代植物研究的第一部著作,也是亚洲新生代植物研究的划时代巨作。胡先骕最著名的科学发现是“活化石”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1948年与郑万钧联合发表),被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植物学发现。胡先骕在哈佛大学完成的博士论文《中国植物志属》(Synopsis of Chinese Genera of Phanerogams,1925)是世界上首部系统性整理全中国有花植物科属的专著,是中国植物分类研究的奠基性工作,在其后30年间被中国植物分类学家作为标准参考文献广泛使用。胡先骕于1950年提出了新的被子植物多元分类系统,于1965年进一步提出了整个生命世界的分类系统。这些都是中国植物学家在该领域中的首创。而这些首创的背后,是胡先骕与其同事们数十年不辞辛苦在野外的勘探、调查、找寻。

图片

胡先骕曾在致胡适书札中表明他投身植物学的动机:别无旋乾转坤之力,则以有从事实业,以求国家富强之方。此所以未敢言治国平天下之道,而唯农林山泽之学是讲也”清末民初,植物学的重要性远远高于现代人的理解。植物不仅提供给人食物,且提供了最主要的建设材料。在化学药品出现之前,植物也是医药的基础。植物资源是国家最重要的命脉。胡先骕在植物学上的杰出贡献,凝聚着他深沉的爱国热忱。

图片 卓越的科学创业者

一门完整的科学事业,需要具备研究机构、教学机构、教科书、学术刊物、学术组织,和文献积累等等要素。胡先骕承担了在中国建立植物学事业的历史使命。

胡先骕与动物学家秉志(1886—1965)一起于1921年创办了中国人所办大学中的第一个生物系——东南大学生物系,于1922年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生物学研究机构——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1923年胡先骕与邹秉文、钱崇澍合作编写了首部国人编著的大学教材《高等植物学》,被各大学植物学专业广泛采用;1928年胡先骕与秉志在北平创建静生生物调查所(中国科学院动物所与植物所的前身),并将其学术刊物Bulletin of Fan Memorial Institute of Biology 发展为国际知名学术刊物;1933年胡先骕发起成立中国植物学会并提案编写《中国植物志》,1934年创建庐山森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的前身),1938年创建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昆明植物研究所的前身)。1944年胡先骕提案建设中央植物园体系“和”国家公园体系“,是国家植物园的最早倡议者。可以说,中国植物学的建制基础大都来源于胡先骕。通过他倡导和主持的这些教学和研究机构、学术刊物和学术组织,中国植物分类学在1920年代早期至1930年代后期不到20年的时间内突飞猛进,快速地完成了自身建设,成为中国现代科学的众多学科中十分耀眼的一支。难能可贵的是,胡先骕是基于国际视野来建设中国植物学的。他创建的学术刊物都是英语或双语的,培养的人才也都中西兼善。胡先骕与当时国际上主要的植物学机构建立了广泛的伙伴关系,使中国植物学成为国际植物学界里平等且极为重要的一员。

胡先骕以杰出的自身成就和卓越的领导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植物学领袖,于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

图片 热忱的实践教育家

教育是国之大计。胡先骕是一位思行合一、尽心竭力的教育家。他曾在多所高校任教,并担任过大学校长,培养了众多杰出人才。在通识教育领域,执掌国立中正大学期间,胡先骕以学生为主体,以人文主义精神为宗旨,倡导“培养高尚人格”“既贵精专、尤贵宏通”“政教合作”“教育独立” 等高等教育理念,迄今仍具重要启示意义。在专业教学领域,胡先骕奠定了中国植物分类学的人才基础。中国第二代植物分类学家中大多数人都得益于胡先骕的直接培养和提携,第三代和第四代的中国植物分类学人至少有一半可以追溯师承到胡先骕。从许多人的回忆中我们得知,胡先骕在学生以及后生学者身上投入了难以估量的精力和心血。

图片

教材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胡先骕十分重视教材的编写、校订、审定。目前已知他编写和校订的大学教材至少有5种,中学教材也至少有5种。胡先骕亲自编写的教材质量之高自不待言。在校订他人编写的教材时,胡先骕也极为认真负责,往往通篇进行大量修改,力求达到科学表述准确、文字通俗易懂,大幅度提升了教材的整体品质。

图片 宏通的传统捍卫者

胡先骕是一位罕见的文理兼通的大学者。他不仅是一位造诣精深的宋诗派诗人,也是一位见解犀利的文论家。在二十世纪早期激烈的社会转型期间,胡先骕深刻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学具有穿越时间的美学价值与精神价值。1921年,他与刘伯明、梅光迪、吴宓等人创办了《学衡》杂志,以“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为宗旨,强调从中华传统中寻找精神资源和文化规范,反对全面颠覆传统的激进主义思潮,坚决捍卫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学衡派”主力,胡先骕写下了一系列文学批评文章,与胡适等人就文学改革问题进行了多次论战。这些论战成为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图片

新文化运动以来,旧体诗词式微,而胡先骕与其同道相信传统诗词体式完全可以回应和记载当下生活,坚持以旧体来表情达意、摹景记事。他一生共计存留一千多诗词,最负盛名的《水杉歌》,就是以七言古体写就。1960年,钱钟书代其编定《忏庵诗稿》,在书末短跋中这样评价胡先骕的诗弓力大,琢玉功深,登临游览之什,发山水之清音寄风云之壮志,尤擅一集胜场。 

图片

胡先骕还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他一生的书信以及许多学术著作,都用毛笔书写,这也是他身体力行坚守传统的一种方式。留存于世的墨宝字迹隽永,赏心悦目,令后人和藏家珍爱不已。

胡先骕捍卫传统,却绝不盲目排外。他眼界阔大,对东西各域文明均怀有宏通的理“人文主义”最早出现在中文里,即是胡先骕于1922年3月从英文Humanism一词译成的。他终身践行人文主义精神,崇尚个人的理性、尊严与宽容,反对暴力的、激进的、全盘否定、推倒重来式的革新胡先骕对传统文化的坚守,与其秉承的人文主义精神及其对生命世界演化规律的深刻理解,是相互融通的。

——《胡先骕全集》简介——图片

作为中国近现代的科学巨匠、中国植物学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学贯中西、文理兼通的博雅学者,胡先骕勤于写作,一生留下了大量专业著述与其他作品。《胡先骕全集》全景式地展现了这位被岁月迷雾掩盖已久的明星科学家的全貌。《胡先骕全集》由中国科学院五位院士王文采、周俊、陈宜瑜、陈晔光、黄路生,资深文学教授北京大学乐黛云和江西师范大学傅修延担任顾问,由北京大学数学学院教授胡德焜总策划,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胡晓江、国家植物园北园首席科学家马金双研究员、庐山植物园科学史家胡宗刚研究馆员主编。

图片

《胡先骕全集》于2014年启动,2023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全集》收集了迄今能找到的胡先骕全部著述,不仅有已出版的著述,还包括未刊印的手稿、首次面世的书信等,凡19卷,1300万字,中英文并举,涵盖十部专著、150篇科学论文和200多篇文学、社会、教育等方面的文章以及800多首诗词。《胡先骕全集》为中国近现代科学史、文学史、教育史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新时代的年轻学子树立了榜样。图片

编辑 | 冯惠丽
设计  
图片  
审核 | 王雪霞 张维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