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年级下 第七周语文课堂(4.2-4.8) 教学回顾

 艾密尔 2023-10-12 发布于上海

【第七周一周回顾】

[语文书]

17课,积累第45段,理解最后一段的含义。

 [儿歌]

日有所诵读熟了,没讲解。

单元复习时引入《趣读识写一条龙》中的字族儿歌,系统复习一些姐妹字。

[古诗]

共学习3首古诗:

绝句

劳劳亭

泊船瓜洲

教学方法:识图联想法、对比法、嵌字法、归类法

教学《绝句》时,我让学生说一说:从诗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找到了:江水、鸟儿、高山、野花。这些景物是怎样的?提醒他们关注碧、白、青这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

再问:连起来说一说,江碧鸟逾白是什么意思。学生说:江水是碧绿的,鸟儿是白色的。提示:逾的意思是“更加”,能不能把这两句话串起来呢?顾沁蜜说:碧绿的江水显得鸟儿更加白了。为她迅速的反应感到惊喜。

再问:为什么越是碧绿的江水会显得鸟儿更加白?学生有点感到不解,他们的认知中,只有黑色、深色才能衬托出白色。我说:不然,黑色的江水会把很多颜色都吸收掉,会显得很昏暗,反而看不清楚物体的颜色,碧绿的江水在阳光的映照下,物体会显得更清楚。我举了个例子,我说你们知道夏天要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吗?他们说淡色的?我说对,为什么不穿黑色、深色的呢?因为第一,黑色会把阳光都吸收掉,人就会感觉很热,而淡色的衣服就不会。第二,淡色的衣服看起来明亮,有精神。这个类比我觉得还算通吧。

最后两句“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我问杜甫在这里想表达什么?小朋友说,觉得春天这么美丽的景象马上就快要过去了,杜甫希望可以留住春天。我又做了点补充,提到盛唐气象和安史之乱,我说杜甫从长安城颠沛流离,辗转到了成都,一路兵荒马乱,好不容易在杜甫草堂安定下来,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象,又回想到了唐朝的繁华盛世,想要重新回到过去的好日子。

这首诗边教边用嵌字法引导背诵,如教学第一二句时,讲解后依次擦除“江”“鸟”“碧”“白”“山”“花”“青”“燃”。

教学《泊船瓜洲》时,我在黑板上手绘“江苏”“浙江”“安徽”三省地图,标注出京口、瓜洲和钟山的位置,以便学生理解诗歌第一、二句话的意思。

我又给学生们讲了王安石创作这首诗时的小故事,在写到第三句话时,王安石最初写作“春风又到江南岸”,后来改为“过”字,又改为“满”字,我问,你们觉得这些字和“绿”相比,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通过对比,学生们感受到了,“绿”字有一种动态美,“春风又绿江南岸”,江边景物好似在一瞬间变得绿莹莹的,这正是生命的活力和张力。而其他的字就太平常和平庸了。

讲解完毕后,再用嵌字法引导背诵,这首诗是写什么时节的?春天,擦除“春风”“绿”;写在什么时候?晚上,擦除“明月”;诗里分别有3个地点,它们分别是?创作地瓜洲,擦除“瓜洲”;出发地京口,擦除“京口”;王安石的家乡钟山,擦除“钟山”;这一带统称江南,擦除“江南”。京口和瓜洲的距离是?隔了一条江,擦除“一水间”;瓜洲和钟山的距离是?隔了几座山,擦除“数重山”;诗人发出的感慨是?擦除“何时照我还”。

 [小结]

我一度有个错误的印象:古诗读一两遍应该就能背出来,后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语感好的,记诵能力强的孩子或许可以做到,但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大部分孩子首先需要过理解这一道关,在这个基础上加以熟读,可能才会背出来。所以教师有责任开发出多种形式,帮助孩子背诵。

后来,《发现母亲》这本书中提到的铃木教学法引起了我的注意,该教学法的步骤为:(1)从极少量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2)一直训练到顺手为止→(3)使顺手了的事情训练到运用自如。

简单来说,就是学习要从一小步开始,反复做,做熟练。

现在,我们正是在这样学习古诗。

每学一首古诗,我们最终都会采取“嵌字法”来帮助孩子背诵出来,在大人们看来或许很简单,但是孩子们就是乐此不疲地重复着这个步骤。

每学完一首古诗,我都会问孩子,我们还学过哪些描写这个题材的古诗?这一阶段是写春天的诗,孩子们就非常积极踊跃地举手,翻过来倒过去地背诵学过的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村居》《咏柳》《忆江南》《大林寺桃花》《渔歌子》《春雪》《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惠崇春江晚景》《江畔独步寻花》《绝句》《春日》《游园不值》《春夜喜雨》等等,这不是一两次就够的,而是要反复个十几遍、几十遍才能深入到孩子的骨髓血液里,化为他们的肌肉记忆的。

在这一点上,孔子说的两句话“学而时习之”和“温故而知新”真是正确之至。

恰逢清明假期和单元练习,所以这周的主要功夫花在复习上,未能兼顾绘本、成语教学和班级共读。

其实上次为孩子们读汤汤的《如果还有三分钟》的经历一直让我印象深刻。当时我读到一半有事,没有读完,第二天继续从头读,当我读到小公鸡想去做什么什么事的时候,孩子们几乎是一起异口同声地把下文接了下去:可是,还有三分钟吗?可是,还有一刻钟吗?……接得恰到好处,配合得也默契,尤其是讲到“有”字时,字音咬得特别重——可是还“有”三分钟吗?从这个重音处理上,我就能感受到他们的理解相当到位。

无限相信朗读的力量。

一直记着这句话。

还是要坚持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