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读|少年儿童爱国主义教育经典之作:《闪闪的红星》

 艾密尔 2023-10-12 发布于上海

(原作刊登于《闪闪的红星》导读页山东文艺出版社,2023年5月第1版)

这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一部影响了几代人的红色儿童文学经典。《闪闪的红星》这部由李心田创作、1972年出版的作品,一经问世便在国内引起巨大轰动,全国十八家出版社争要印书纸型,累计印数达数百万册,作品很快被译成英、日、法、越等文字介绍到国外,十年后已被译成十种文字,成为当时译文版本最多的中国文学作品之一。小说流传开后,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广播,同名电影上映后,不仅主角“潘冬子”的名字在国内的大街小巷间传诵,影响力甚至远至坦桑尼亚等海外地区。随着时代的变迁,作品没有黯淡分毫——“潘冬子”这一英雄形象依旧激励着无数青少年为理想、为祖国、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崛起而奋斗。

作者李心田1929年出生于江苏睢宁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在镇上帮工,母亲是种地的乡下人,在他九岁时便去世了。尽管条件艰苦,家里人仍很重视教育,李心田七岁上初小,已表现出不凡的记忆力,对《论语》《中庸》《大学》等典籍倒背如流。后来进入私塾学习,又熟读了《三国演义》《聊斋》《今古奇观》等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记诵和品读经典不仅滋养了李心田的精神世界,还为他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坚实基础,使他的作品兼具深厚的底蕴和优美的文笔。
李心田十四岁从家乡出来当学徒,二十岁那年,父亲死了,他就带着弟弟去作坊当学徒,可是不久作坊关闭,他和弟弟走投无路,连吃饭的地方都没有。多亏后来徐州解放,李心田和弟弟参加了革命,二人才有了出头之日。
1950年,李心田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任济南军区前卫话剧团副团长兼创作室主任,在小说、剧本、诗歌、儿童文学、报告文学等创作领域均有显著成就。往昔的艰辛让他时常从梦中惊醒,而梦的内容大多是没有饭吃,没有工作,穷困潦倒,挣扎在绝望的生活中。他不禁感慨:“童年啊,我和我同辈人的童年啊,那都是些什么样的辛酸岁月,又都充满着多少挣扎与苦斗呀!”为了向当代青少年讲述那些不应被忘却的过去,李心田在1961年着手《闪闪的红星》的创作。

《闪闪的红星》以“红五星”为线索,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红军的后代——潘冬子在党的哺育下,历经千锤百炼,成长为革命小英雄的历程
故事发生在1934年江西柳溪镇,共产党带领人民“闹革命”,建立了红色政权。潘冬子的父亲也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到了秋天,红军主力被迫撤离根据地,父亲留下七岁的潘冬子,随部队转移。临行前,他给潘冬子留下一颗闪闪的红星,将斗争的信念植根在潘冬子幼小的心灵中。后来,这颗红星成为潘冬子勇气的来源、前进的动力。
被打倒的土豪胡汉三回来了,柳溪镇再次陷入白色恐怖中。潘冬子和母亲转入深山老林。不幸发生了,为了掩护同志撤退,母亲壮烈牺牲。孑然一身的潘冬子孤苦无依。他先是被宋大爹收养,在山上生活六年,后因想当游击队员心切,私自进山,结果路上遇到胡汉三,宋大爹为了救他,被关进大牢。潘冬子被迫寄居米店做学徒,其间,他尝尽世情冷暖,也看清了社会的阶级矛盾,明白了革命的重要性。

逐渐成熟起来的潘冬子,在和胡汉三的交手中,凭借着果敢和机智,多次化险为夷。在父亲留下的红星的照耀下,他克服种种磨难,最终成功找到了游击队,成长为一名英勇的红军战士,并亲手抓住胡汉三,让正义得到伸张。为了早日解放全中国,潘冬子再次踏上征途,去迎接新的战斗……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想信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神追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距离《闪闪的红星》面世已过去了五十多年,但小说中潘冬子的形象仍然有力,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正如李心田生前接受采访所说:“这本书生命力很强,表达了人民的心声,有它存在的价值。”那么,这本书对于新时代的儿童又有着怎样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值得赞许的是主角身上顽强的生存意识。潘冬子的父亲跟随红军部队转移,母亲又被恶霸吊起来烧死,潘冬子年仅七岁便失去了父母的疼爱、家人的庇佑,过起四处流亡的生活。在此过程中,还要面临“胡汉三的黑爪子到处捕捉我”的危险,数次与敌人正面交锋,甚至差点被土豪父子活活打死,可谓险象环生。作者并不只展现生活中温情、美好的一面,故事中,生活的艰辛和残酷同样展露无遗。一个孩子真正长大的过程一定不是在怀抱里的,一只鸟儿的长大也一定是在飞翔中。在严酷的现实中,是强烈的生存意识支撑着潘冬子一路前行,道虽艰,身不催,路虽难,志不灭。他始终如宋大爹赞赏的青松一样:“风再大,不低头;雨再猛,不弯腰。”即使在逆境中也要追求生命的鲜活和强健,这样的人格教育,在今天仍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

主角的成长历程同样令人动容。小说叙事时间跨度为十五年,主角从一个七岁儿童成长为青年,直至成为一名优秀的红军战士。潘冬子并不是从一开始就以英雄的形象出现,而是逐渐成长起来的。最初,他对“闹革命”“打土豪”只是有一个模糊的印象,似懂非懂;家破人亡,与胡汉三结下血海深仇后,也令他对红军、游击队有了进一步的深入认识;漂泊过程中,见识了社会贫富等级间的悬殊差距,他深刻地体会到只有“依靠组织”,跟着党才能彻底打倒压迫阶级,才可能真正实现个人的复仇与解放。随着年龄的增长、情节的深入,潘冬子从开始的鲁莽冒失、不计后果,到后面越来越懂得控制个人情感,深思熟虑后才行动,这一切都体现了他的成长。潘冬子的漂泊史就是他个人的成长史,心灵的成长史。

主角对理想家园的渴求之于当下的孩子们,更是具有独特的吸引力。社会物欲横流,人心浮躁,此心安处是吾乡,吾乡又在何处?这部小说做出了优秀的解答。潘冬子不停漂泊,但漂泊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梦中的橄榄树”,潘冬子怀揣红五星,一心向北再向北,整整十五年,终于找到了他的精神家园——那就是跟随党的步伐,成为优秀的红军战士。结尾在写给父亲的信中,潘冬子许下了这样的誓言——“为了人民的解放,粉身碎骨我都甘心情愿。”这不由让人想到打动过无数人的马克思誓言:“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老一代人崇高的英雄主义和革命理想主义的动人力量,必将影响、引导和照耀着下一代。
也许读完故事,有人会忍不住问:潘冬子的原型是谁?其实,潘冬子并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战争年代千千万万受磨难的孩子的缩影,他们在潘行义、修竹哥、宋大爹、姚公公等革命先辈的引导下,顽强地成长起来,让革命的薪火代代传承下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