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先干起来,再找方向

 AI量化实验室 2023-10-12 发布于北京

仍然要假定你是“一人企业”的CEO。

既然是企业了,那肯定需要自己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通俗的说,就是怎么赚钱,怎么持续的赚钱的方法。

这样的想法是有好处的,否则你总是躺在沙发上,一刷抖音一上午过去了,似乎也没什么了不起。

但现在,你要对你自己的“企业”负责了。

01 关于起步

已经成规模的企业,都有自己的产品,服务的用户群。

他们更关心的命题是如何创新,如何迎接新的挑战,而你可能更关心“我可以做点啥呢”?

能力圈中选择自己的行动圈,喜欢、擅长且有需求的交叉点——道理都懂,但具体做啥呢?

在职场中打工,有一个“好处”,就是不管战略有没有,总有具体的事情要你去做。但你现在是自己的“CEO”,没有人告诉你应该做什么,你终于体会到选择之难。似乎很多事情都可以做,但似乎有用的事情少之又少

从个人资源有限性的角度,大多数做斜杠青年或者副业的教程都会告诉你:自媒体,短视频,付费专栏,课程,图书出版,社群,开发一个自己的产品等等(这里主要聚集在“代码+媒体”领域,传统什么开个花店这种不在讨论之列)。

其实,这个世界是高度非线性变化的。

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想法。

也许你的目标是远处的一个点,但走直线未必有路; 

当前能看到的,是我们有能力解决的一个点,把它解决好,其余的不用想那么多

Oracle的创始人埃里森,年少时的梦想是做航海家,在伯克利,他学习的课程也是航海课,他的理想是买一艘帆般,结果他老婆觉得他胸无大志,太离谱,就和他离婚了。

后来,他觉得学习IT能赚钱,就去学习了编程。之后在IT界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做关系型数据库。后来公司上市,他还创立了自己的船队,两次获得美洲杯的冠军——也算是迂回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埃里森的成长经历给我两点启发:

梦想的提前是你要养活自己——一人企业也一样。

腾讯当年也接外包项目养团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本身即可以锻炼团队的技术,二来接触到的是实实在在的需求。

先就业再择业,听起来很无耐,但似乎就是这个道理。年轻人的喜好没那么重要,而且很多人年轻时候价值观并不成熟。

先干起来,再找方向。

梦想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自然生长的

老俞创立新东方,就是想赚点钱去美国刷盘子,结果整出这么一摊。埃里森之初也就是想着如何让这个50人的公司活下去。

梦想会变的,会自然生长的。

老俞现在想去哪不行?只是不需要去刷盘子了。

02 找到触手可及的点,先干起来

之前想太多,什么长期主义,专注。

这个不符合那个不符合方向,把一众机会给拒了。

去年有一个不错的IT培训机构找我做一门量化培训课。

原本我是满心欢喜,觉得这些年折腾这个领域有了用途。

后来发现课表很满,可见的预期收入有限,觉得直播积累太少,不担心可能做不好。。。等等因素就给拒了。

事后复盘来看,当初做也就做了,现在没做似乎时间也变成了沉没成本。

隐性的获得可能是就此打开IT培训的一条路,变成长期合作伙伴也未可知。

机会点看起来是一个小门,但机会如同你的梦想,也会自然生长的。

这一点上看过去,珍惜每一个可能的机会点。

03 长期与短期

也许你长期目标是诗和远方,谁不是呢?

诗和远方是需要门票的。

读书,行路,思考人生,帮助更多的人,让世界更加美好。

这一切都是有成本的。

目标是一步步走出来的,迭代出来的,不是计划出来的。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沿一条直线直奔远方。

只要不是偏离得太厉害,过程当中有所积累,风险可控,这个事情就是值得去尝试的,拥抱未知,拥抱变化。

你可以有意识的引导,如果机会多了可以做一些筛选。

我想读很多书,用理工科的思维去解读这个复杂的世界

这个梦想似乎让人兴奋,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这个大梦想分拆,比如写一个小专题,吸引种子用户,得到用户反馈,只有这样的体系,在追逐梦想的路上,不至于孤单。

04 先干起来

一开始没有观众很正常。

董宇辉直播间里只有500人,9.9的福利品都卖不出去时;再看现在的情境。

坚持做有价值的输出,干就是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