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认知刷新:成功与成长

 AI量化实验室 2023-10-12 发布于北京

原创文章第210篇,专注“个人成长与财富自由、世界运作的逻辑,AI量化投资"。

成功与成长是一对概念。

多数人渴望的成功,它的必要前提是个人成长。

成功有太多因素,比如出身,运气还有努力。而成长是你自己可以掌控的事情。

对于普通人而言,没有负债的情况下,也许500万/1000万的金融资产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状态。——这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无论你认可与否,它都真实存在。——人生中多数的不开心或为难,大多与金钱有关。

提出一个目标其实很容易,比如说老生常谈的减肥,一年读50本书,一年多赚30万等等,要考上985/211高校等等。很多人的目标也符合“SMART”的标准。比如“七年转行为基金经理”等等。

有些目标是成长型的,希望自己多读书;也有目标是“欲望”型的,比如想要赚很多钱。目标有很长远的,长达十年之久,也有很近的,比如未来三个月要完成的一件事。

虽然我们老说要“立长志”,而不是“常立志”。但是时间越长,变数越多。外部环境变化很多,内在受认知所限,看得不够长远。随着事易时移,很多自认为正确的认知,条件会发生变化,这也是导致目标变化的原因。——小时候,我们的作文都写着自己要当飞行员,宇航员,科学家等等,但多数人都没有践行自己儿时所谓的理想。

我们都是立足当下,做出局部自己认知范围内,自己所谓“最优”的判断。

毕业那会,我有过一次选择。

在腾讯的校招,终面我的同学是QQ服务端的,使用linux C。他非常有兴趣邀请我去服务端去。但我按当时自己的偏好,绝决选择了客户端。——事后看,这是一个极其“没有眼光”的决策。客户端的开发,工作量大,细节多,就是绘制控件,做GUI,关键是这些技术适用范围很窄;而服务端则相反,后端才是QQ技术的核心,高并发,网络技术,长连接,音视频。其实如果早年这个选择是后端,应该可以很快,更快走上CTO之路。

但这就是当时的眼光与格局。

更甚的还有,竟然无视了期权的长期价值,选择去一个创业公司转型做产品经理,这个选择的错误,回头看更不必说。

28岁的郭宇,无疑在这两件事情上,都做对了,所以,他而立之年就财富自由退出职场了。

大家现在总说的”选择大于努力“,上面两个就是极好的例子。

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办法时光倒流。于在当时,就是自己做出的判断。未来回头,也许同会有这样或者那样错误的决定,那我们能做点什么呢?

这个几乎没有办法,这是原生家庭、成长环境给定的认知体系

既然无法预测,那就把当前的事情做到最好。

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而言,其实对于未来的认知,行业的发展认知是很有限的。能做的事情,把当下手里的事情做到最好

至少有几个好处:

一、如李笑来说的,一份时间付出,两份收获。一份是工资收入,另一份是自己的成长。这个很重要,将心注入,用心做事,无论这件事情是成功还是失败,对于个人而言,都是极好的成长经历。而那些混水摸鱼的人,白白浪费光阴。

二、职场做事,还是隐性的收益与成本。

很多人后来事业上的伙伴,都是初入职场时结识的人。那如何结交到靠谱的朋友,你得先是靠谱的人。靠谱就是体现在做事的过程上,与结果本身没有太强的关联。

三、机会成本。包括公司平台给予的期权,平台扩大时带业的机会等等。

而纯把工作当做负担的人,拿工资摸鱼,做着自己的小事情,其实很多时候,得不偿失。

另外有一点至关重要,如果将心注入,你很快就可以掌控节奏,事情也做得好,你同样有更多时间思考自己的事情。——这个是真正有质量的时间 ,而不是——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恶性循环。

在业务时间,可以自主让自己成长,比如理财投资,比如阅读,甚至写点代码,写作等等,还有就是积极对外连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