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严监生吝啬吗?

 新用户3207Q4Og 2023-10-12 发布于北京

学了第五单元《人物描写一组》中《两茎灯草》,学生很容易得出“严监生很吝啬”的结论,但严监生真的吝啬吗?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我给他们印了《儒林外史》第五回,但由于吴敬梓是受过科举教育的,所以他的文字书面化较强,因此读起来并不容易。孩子们大体能读懂,但我解说时,发现他们还没太明白。对于这种文字,可以出示片段。

我家还有几亩薄田,逐日夫妻四口在家度日,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每当小儿子要吃时,在熟切店内买四个钱的哄他就是了。”十两是一斤,十钱是一两,四钱相当于20克。也就是想吃猪肉,都不买来炖,而是买20克熟的,大约相当于五分之一块方便面的大小。

学生一看,自然进一步了解他的吝啬了。

然而中国的吝啬和西方是有本质区别的,西方的吝啬鬼虽然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贪法,泼留希金的迂腐,夏洛克的凶狠,阿巴贡的多疑,葛朗台的狡黠,构成了他们各自最耀眼夺目的气质与性格。但整体来说,认钱不认人的一毛不拔的特点是其共性。而严监生则不然。——为了给哥哥平定案子,他花了十几两银子;为了给妻子治病,每日四五个医生用药,都是人参附子;妻子去世,给妻子的哥哥没人一百两银子;娶赵氏又被王氏兄弟骗了五十两银子;妻子的丧礼办了将近半年,花了四五千两银子……从食品购买力方面推算,明清时一两银子大约相当于现在二百元人民币左右,所以妻子的丧礼严监生花了一百万左右人民币。这样一换算,学生就能感受到严监生好像又很大方。这是为什么呢?

只有读过那一时期小说的人才能明白中国式吝啬——自己私下里省吃俭用,但在面子上绝不含糊。《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祖父曹寅,曾担任巡盐御史,虽然官职不高,却是个肥缺,然而接待康熙六次下江南,曹寅接待了四次,不仅倾注全家财力,还挪用库银数十万两,在经济上造成了巨额的亏空。亏空最终被抖落出来。当有大臣奏报曹寅等人挪用库银时,康熙表现出了难得的宽宏大量,非但没有对曹寅等人作出处罚,还私下告诫他们尽快将亏空补上。由于这个亏空太大,曹寅到死都没有补上。据说到康熙54年(1715年),查出亏空库银已由原来的23万两增加到了37万多两。《红楼梦》中也写到宝钗笑道:“他们既辛苦闹一年,也要叫他们剩些,粘补粘补自家。虽是兴利节用为纲,然亦不可太啬。纵再省上二三百银子,失了大体统也不象。”可见为了所谓的“体统”,贾家亏空的弊病越来越无法填补。

现在社会也大有“死要面子活受罪”“打肿脸充胖子”的情况,这是积弊已久的“传统”了,所以从严监生矛盾的行为中,我们可以透视到当时,乃至如今扭曲的人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