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给新入职教师的阅读建议

 新用户3207Q4Og 2023-10-12 发布于北京

了解一门学科,最好的办法是看这学科的根本性经典和文献综述。学习当老师,比较好的阅读建议是一些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具有一定工具性(可随时查阅)、针对性(情境具体,应对方法得当)。因此,已经当上老师、带上班了,每天工作强度是比较大的,在工作日期间就不太适合读大部头著作。大部头著作可以留到寒暑假或小长假再读。

所以我首先推荐的就是几个我觉得不错的公众号:

文学是一切人文学科的底色,如果没有长期阅读经典长篇小说的习惯,其实可以看看这个公众号,一周七天拆解一本书,每天花5-10分钟,大概了解一段章节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语句,如果觉得好,可以找来整本书细读——文学的好书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就算不看整本书,给学生推荐书时,也能做到粗知大概。是目前我看过的最好的小说拆解稿公众号。

余党绪老师是我非常景仰的深度读写教育专家,他写的书,我基本上都读过,虽然是高中教师,但我认为看到高中语文,才能看到小学语文的发展方向。因此放在第二位推荐。

特级教师李竹平的公众号,以非常实用的大单元教学设计方案为主,兼有一些语文随笔。李竹平老师的《呼应学习任务群》是目前关于大单元大任务,质量颇高的一本教学案例集,书中内容是对公众号文章的整理和修订。基本部编教材每课书,都可以在这个公众号搜到相关参考教学设计。很多都可以拿来就用。

原来倾向于教学理念,感觉今年内容不如往年,但订阅后,每天看看,还是经常有惊喜的。

上海教育出版社的文章推送版,基本都是语文专家的短文,虽然比较深,但更触及语文的本质,好在文章一般不长,读来常有醍醐灌顶之感——大道至简。

各种最新教学理念解读、专家讲座、前沿视点——不用买书,这里面全有,能坚持每天阅读并做好笔记,堪比看专著。每隔一段时间,还会发布合集——哪怕吃灰,都要果断收藏。如果方便打印,更要分类整理装订,作为案头常备——理念对了,行动才不会偏。

很不错的两个班主任工作方法指导的公众号,很多好创意、很具体,即插即用。

很不错的一个投稿公众号,遇到困难,及时归因分析,寻找策略,反思过程,把它写出来,投到这里,就有可能发表在杂志上。

由于公众号内容很丰富,就不多推荐书籍了。语文方面对我影响最大的还是于永正老师的《教海漫记》、支玉恒老师的《支玉恒老师教语文》,还有干国祥老师的《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这三本书我基本经常翻,一是明确教育初心,二是感受纯净时代老师追求语文学习规律的方式,三是要尝试把课余学生的生命发生联结。三本书都比较好读,放在班里、办公室,抽个5-10分钟,就能读一小节——读多了,就会感觉自己就是这些教学大师。

班主任工作方面,推荐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用科学和民主管理班级的成功典型,每次读都能激起浩然正气——时代发展了,但教育有些根本性的东西是不会变的。

还推荐于洁老师《我就想做班主任》,我觉得自己的教育情怀就来源于于洁老师,里面有很多具体方法——但更可贵的是能透过这些方法看到于老师对学生的爱。有爱,其他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说点儿题外话,参加培训时,如果遇到水平比较高的老师,可以趁休息时间多跟人家聊聊,要过来联系方式^_^

别觉得不好意思,我入职的时候,每逢遇到名师,都要人家联系方式。如陈延军老师所说,特级教师,特级人品。如果人家不给,反正也不认识,都没关系的。要来联系方式,也别怕麻烦人家,有问题就可以请教——反正人家也不认识咱们。

我很早就有陈延军老师电话了。入职第一次学科培训就是陈老师讲的,讲得我感觉自己四个小时都是探着身子听的,感觉陈老师讲的每句话都有一种强大的吸引力,把我引向一个之前不曾见过的时空——原来当老师可以到达这种境界。后来买陈老师的书读,再遇到陈老师时,就要来了他的联系方式。

有一次张光璎老师下午讲座,老人家想法很前卫,一直紧跟时代,注重章法与积累。我中场休息时就过去跟她聊,然后要联系方式,后来加她微信,给她看我们班学生写的作文,她还帮我发表了一篇。那时教习作有些方向上的问题,她为我指明我的问题后,还给我寄来一套她讲作文的光盘。名师一般都是道德情操很高尚的。

还有校长说过“定位”的问题,一是在层次上给自己定目标,二是在方向上给自己定目标。比如我讲课比较差,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抓课外读写,做出自己的“小品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