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期望值

 刘相春1967 2023-10-12 发布于浙江

期望值本来是个概率论统计学方面的术语,通俗的解释为:期望值并不一定等同于常识中的期望”——“期望值也许与每一个结果都不相等。这个原理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生活。

现实生活中,过高的期望值往往都会带来巨大的失望感,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时常会怀着希望和期望积极前行。然而,有时候我们会对某些事物或者目标期望过高,这样一来,一旦现实与我们的期望产生差距,就会引发失望的情绪。如,学校里那些听话认真、刻苦努力的学生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但当成绩不如预期时,失望感便会产生。持续的失望感会对学生们的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长期处于失望情绪中的人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的症状。当们一次又一次地经历失望,或者一直没有达到期望的结果时,们可能会陷入自我怀疑的困境中,动力也会逐渐消失。在这里,失望成为一种挑战,让们质疑自己的价值和实力。

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身处高中的教育工作者,这时候要做的,就是要帮助我们的学生适度地调整期望值以减少失望感

帮助我们的学生减少失望感,需要帮助他们适当地调整们的期望这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我们要引导他们对自己的目标进行合理的设定,引导他们不要过分高估自己的能力,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目标的可行性。

其次,我们应该引导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培养他们面对困难时不轻易放弃坚持努力的精神

最重要的是要引导他们学会接受自己的平凡,学会接受失败和挫折并能够失败与挫折视为一次重要的学习和成长机会。

对于部分家长,我也想提一点建议。

当前的教育资源是不平衡的,存在着凤毛麟角的所谓的名校,存在着大量的所谓的普通校,这是事实。谁家的孩子不想上名校?小学上名校,初中上名校,高中上名校,等到上大学,也一定是名校,名校出来的孩子,才会更有出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这样的想法本无可厚非,然而,部分家长忽略了一点,就是自己孩子的实际能力与学力。家长们为了能使自己本不具备相应能力与学力的孩子上名校,甚至动用了各种各样的“资源”,最终有部分孩子如愿以偿地进入了所谓的名校。这部分孩子进入名校以后,他们中的一部分就出了问题,问题的根源是进入名校后带来的挫败感。

可能,这部分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小学、初中都还是佼佼者,至少也算个中上,然而,进入所谓的名校后,就极有可能就去“打狼”了。尽管“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巨大的落差,巨大的挫败感,让好多孩子出了问题。他们中有的在老师和家长的劝说与帮助下,慢慢恢复了过来,慢慢走上正轨;有些则没那么幸运了,他们产生极强的厌学心理以及诸多的心理问题。等到这个时候,可能这部分学生的家长才后悔莫及,整天焦头烂额地忙着带着他们的孩子跑这家心理医院,看那家心理医生,做各种各样的测试,吃各种莫名其妙的药物。

民间有俗语:宁做鸡头,不做凤尾。俗语的产生与流传,我想一定是基于大量的事实的,所以,恐怕一定有其中的道理吧。孩子出了问题,我从家长那里听到最多的话往往都是:只要孩子能健健康康、正正常常地生活,比啥都强,至于成绩啊什么的,我们当家长的就不敢奢望了。可见,期望值是可调的。

之所以很多人在期望值上出现了问题,我不客气地讲,就是因为人性的贪婪无厌。

一个家长对一个孩子的期望值,首先当然是希望他能健康。在健康的期望值满足以后,家长们开始调高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转而希望他们优秀。然而,在一群孩子乃至一代孩子中,能被称为优秀的,总是少数。习惯比较乃人之常情,你的孩子本来已经很优秀了,可是这世界上就存在着比你孩子更优秀的孩子,拿你的本来很优秀的孩子跟那些更优秀的孩子的一比,许多家长可能瞬间觉得自己的孩子至少不那么优秀了。况且优秀本来就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人们评判优秀的标准似乎只剩下了相互比较。

相互比较,是有积极意义,“没有比较,没有鉴别”,通过比较,比出差距,然后奋起直追,这当然是好事。然而也有这样的话:“没有比较,没有伤害。”俗语把这叫作“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一味地盲目比较,是永远没有尽头的。家长们如果用这样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孩子,恐怕多半要伤害了自己的孩子。

“培养一个贵族要三代”,其实,我们中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凡的人,承认自己的平凡,过平凡的日子,没什么不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