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民的名义》为什么说高育良从一开始就知道高小凤是赵瑞龙设局,娶她是给赵立春送投名状?

 言之意 2023-10-12 发布于广东

01

之前我一直认为,高育良会娶高小凤,是不慎身陷温柔乡后,发现是赵瑞龙设局的一种补救。

是高育良的不得已!

可重刷了一下这部剧,发现真相也许并非如此!

从一开始,高育良其实就知道,高小凤是赵瑞龙处心积虑,专门为他所布的局。

从看中高小凤,再到娶高小凤,从头到尾都只是高育良的顺势而为,将计就计,为的就是给赵立春纳上自己的投名状!

会这种结论,并非凭空胡乱猜疑。

我们先看看高育良当年的处境。

当时的吕州,高育良是市委书记,与他搭班子的是市长李达康。

高育良虽然是一把手,却经常被李达康这个霸道市长搞得下不来台。
面对这个给赵立春当过五年秘书的李达康,高育良对自己的政治前程非常忧心。跟自己的朋友聊天时曾说过,自己可能干不了多久,就得滚蛋了。
从这番话可以看得出来,当时的高育良就十分看重“政治资源”,且认定那是在官场上必不可少的。
但后来滚蛋去了林城的人,却是李达康。
这背后的原因,就是赵瑞龙找李达康批美食城,李达康顶着压力没批;后来他又找到了高育良,以挤走李达康和让高育良进省委常委为条件,两人达成了政治交易。
但李达康被调走后,高育良却拖着没有同意批,后来才有了高小凤的出现。
高育良对吴惠芬说,当时赵瑞龙来找他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赵瑞龙找过李达康了,而且李达康顶着压力没批。
关于这一点,高育良在说谎。
在月牙湖上考察时,易学习说起美食城,说当时的吕州,是高育良的市委书记,李达康的市长。
沙瑞金听了,第一反应就问这样一个问题。
那么说,赵瑞龙的这些项目,是李达康批给他的了?
在沙瑞金看来,于公于私,赵瑞龙想要建美食城,一定会先去找给自己父亲赵立春当过秘书的李达康。
高育良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
在赵瑞龙来找他的时候,高育良其实就想到了他已经找过了李达康,而且是碰了钉子之后才来找自己的。
不然,赵瑞龙怎么会对他提出那样的条件,说只要他同意批美食城,就可以帮他把李达康给挤走,还让他进省委常委?
这交易条件释放出来的信号,就足以说明了李达康的态度。
只是,当时高育良要确定的根本就不是李达康的态度,而是赵立春的态度。
所以,他“随口”答应了赵瑞龙,为的就是可进,可退。
当李达康真的被离吕州后,高育良才看清楚了赵立春真的会为了儿子,就玩起了权力游戏。
看到权力可以这样玩,高育良震惊之余,有兴奋,也有后怕。
更多的是,他开始了自己或进或退的权衡,当然,他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再进一步。
他依旧拖着没有批赵瑞龙的美食城。
高育良自以为自己发现了官场的密码,觉得只要上了赵家的船就可以直上青云。
如何才算是在赵家船上?
批建美食城,只是一桩交易,算不得是把柄,至少不是赵家可以拿捏高育良的把柄。
批美食城一事并不是完全不能解释的,毕竟他涉及的只是污染问题,而非经济问题。
这也是高育良后来左一句“为了发展第三产业”,右一句“历史的局限性”作为托词,就可以令沙瑞金和李达康无话可说。
虽然大家心知肚明!
老对手李达康最后也只能阴阳一句“如果不是赵瑞龙,育良书记的局限性会小一点”,对他进行一种不痛不痒的人身攻击来结束战斗。
对当年李达康被调到林城搞开发,高育良是喜忧各半的。
对一个跟了自己五年的大秘,赵立春都可以随便一脚就踢到待开发的林城去,何况是自己这个半路跑过来站队的?
高育良时不时就提起自己能从一个教书匠走到官场,是因为当时的政法委书记梁群峰的知遇之恩。
那时的高育良就像侯亮平初到汉东时,被季昌明说的那样是带着胎记的。
况且,高育良还曾跟陈岩石一起共事,是陈老的下属。
陈岩石是谁?是赵立春最看不顺眼又动不了的人。
当时的赵家船,也并非一般人说想上去就能上的,更何况是一个半路想改换门庭的高育良。
对于权力的欲望,高育良并不比祁同伟低。
他看到的难道就只是挤走李达康,和一个省委常委吗?
要说当时的汉东,谁还能比在汉东经营了三十多年,又是一把手的赵立春更有话语权?
向赵立春表忠心,取得他的信任,光一个美食城是不够的,高育良需要的是一份投名状。
但这个投名状,不能得自己主动上交的。
而赵立春需要的也并不是一个被迫加入他们的高育良,而是一个主动愿意成为赵家一份子的人。
这就是赵立春的高明之处,也是他为什么能屹立汉东三十余年不倒的原因之一。
汉东一把手,没有点手腕和思想高度的人怎可能坐到那个位置?
大家心照不宣罢了。
高育良一直拖着没批,也不说不批,为的就是等着赵瑞龙的下一步动作。
然后,等来了高小凤。
年轻,漂亮,还懂明史!
这样明显的投其所好,心思细腻的高育良,真的看不出来吗?

02
顺势而为,身陷温柔乡,高育良也就开始将计就计了。
但这一步算是与赵家绑在了一起,可事关作风问题,可大可小,就看怎么操作了。
高育良决定与高小凤在一起时,就已经想到了应对的方法。
就是此事捂着不公开,是可以两全其美的,但必须得有一个人心甘情愿配合完成。
吴惠芬。
若高育良直接提出要跟吴老师离婚,她会答应吗?
吴惠芬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绝不可能轻易放弃自己领导夫人的位置。
那怎么样才能顺利让她同意离婚呢?
根据后来吴惠芬对田国富的讲述,她知道高育良出轨,是在高小凤还有三个月就要生孩子的时候。
高育良为什么挑在这个时间节点,才去告诉吴惠芬来坦白自己的出轨?
他太了解吴惠芬了!
高育良要的就是让她看到自己在这条路上已然无法回头了,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停下不走。
但光是时间紧迫这一点还不够,从心理上碾压吴惠芬也必不可少。吴惠芬向来清高,把她的尊严践踏在地上对她来说才是无法忍的。
高育良后来在侯亮平面前,坚称自己与小高之间是爱情。
他爱高小凤什么?
爱她年轻?还是漂亮?还是爱她懂《万历十五年》?
明史,恰是吴慧芬最引以为傲的。
为什么高育良偏偏拿明史说事?说自己看中高小凤,是因为她对明史的很多见解,都有独到之处?
深谙明史的大学教授,明史专家,被一个《万历十五年》速成班的高小凤给比下去了,是一种什么滋味?
简直就是对吴老师的污辱!
而高育良还有意无意表露一种暗示,吴老师老了!以来打击吴惠芬作为女人岁月容颜的焦虑
不过,最终令吴惠芬心不甘不情愿,也会同意离婚的条件,是最后这一点。
离婚不离家!
婚姻表面上维护不变,继续享受领导夫人的特权,这才是吴惠芬这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最看重的。
比起有份无名,只能被安排香港偷偷生孩子,像情人一样圈养着的高小凤,领导夫人特权才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而离婚不离家,也是对身在官场的高育良最有利的。
毕竟和一个大学教授,明史专家的婚姻,怎么看也比出身底层的礼仪小姐要来得体面。
在高育良的计划里,与小高结婚,他出轨的风险已然降到可以忽略不计。
但高小凤带来的风险并非不存在,比如她收下的别墅,还有上亿的信托基金。
高小凤说过,她和高育良在一起,高育良是不允许她收东西的。豪宅和上亿的信托基金,若是没有高育良示意,高小凤敢收吗?
高育良为什么要让小高收下那些把柄?因为他不能做到完全清零
因为这样,他就无法令赵立春信任他,还会认为他是随时做好从赵家跳船的准备。
就像李达康那样!
至于跟高小凤的风流视频,高育良是不知道还有这一出的,要他早知道了,估计连掐死赵瑞龙的心都有。
果然,别墅和信托基金一收,高育良这个态度一表明,赵书记很高兴。
从此,高育良在官场一路开挂,走到了赵立春身边赵立春是一把手,他是省委副书记,还兼了政法委书记。
此时的高育良,已再无洗白的可能,但他也没想过赵立春会倒!
赵立春允诺高育良,只要他调上京,一定会全力推荐高育良接自己的位置做一把手。
条件是什么,就是随口聊聊天,说自己两个女儿,只有一个儿子,只要瑞龙好了自己就放心了。
懂的都懂!
高育良以为自己的一把手位置,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然后,一向小心谨慎的他开始有些飘了,与美女老板大姨子高小琴的合照,挂在山水庄园大厅里也不觉得有什么事,挂着就挂着吧。
带着帮的成员经常去那里吃吃饭,打打球,搞搞团建
高育良的办公桌上一直放着一本《万历十五年》,他一直将这本书视为官场指南针。
“政治资源”,这一点是赵立春告诉他的,也是他从《万历十五年》一书中悟到的。
他的为官之道就是“承上启下”,信奉左右逢源。
陈岩石说他对周围的人是能说好就说好,能照顾就照顾。其实就是在拉帮结派。
吴法官叫他笑面虎,陈岩石说他伪君子,其实不无道理。
《万历十五年》中,徐阶、高拱、张居正、申时行,哪一个不是伪君子?哪一个不是笑面虎?但是他们都曾走上历史舞台,搅动了历史风云。
但是,高育良似乎忘记了,这些人的下场都不太好。
他从他们身上学到的政治资源,成就了他,也开始拖累他。
陈清泉学外语,言论谈起的都是高育良最喜欢的秘书嫖娼了,抓的是陈清泉,受指谪的也有他一份;
祁同伟跑去给陈岩石挖地,高育良顶着压力也要帮他擦屁股;
赵瑞龙出了事,赵立春又给他发来指示......
最后被约谈,被双规,被判十八年......
这一切,都源于他和小高那场作为交易的婚姻。
自从和小高谈论《万历十五年》后,曾经的慷慨激昂、义正言辞变成了赤裸裸地诡辩;
都知道祁同伟想要胜天半子,其实以自己作为棋子的人,不止祁同伟一人。
高育良也是!
以高小凤为跳板,完成了仙人跳,上了赵家的船,最后也因高小凤翻了自己的船。
高育良,是成也高小凤,败也高小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