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国核武器装备发展现状 | 远望专刊

 小飞侠cawdbof0 2023-10-12 发布于北京

图片

美国核武器装备发展现状

本文摘自《世界核武器装备发展研究》| 远望专刊

美国作为世界上核武库规模最大、体系最全、力量最强的国家,其核武器装备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世界核态势与其他有核国家核武器装备发展的方向。

图片

1.美国核政策


  图片   


美国核武器装备使用与发展的指导政策主要来源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美国国防战略》《核态势评估报告》《导弹防御评估报告》等战略文件,以及总统、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签署的关于核武器运用等方面的书面文件,这些文件报告对美国如何使用和发展核武器装备提供了指导方针。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核信息项目专家汉斯、马特在《美国的核武器2021》一文中,对美国核武器装备发展与使用战略以及美国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等情况进行了总结梳理。俄罗斯军事专家维利达诺夫指出,美国核政策的主要目标在于,使得潜在敌人相信其使用核武器不会带来预期的结果,而有限使用核武器将给其自身带来更危险的后果。2019年发布的《导弹防御评估报告》,意味着核威慑时代的终结和以太空为舞台的核与导弹开发竞赛的开始。俄罗斯军事专家列奥尼多维奇、叶夫根尼耶维奇在《美国的核政策和战略稳定性》一文中分析了美国现行核政策的主要特点,并对美国未来核武器装备编成部署进行了分析预测。俄罗斯军事专家博伊措夫在《美国的核力量与核政策》一文中,介绍了美国核政策,美国领导人对核力量建设和使用的观点,核力量的变化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西班牙军事专家马尔克斯·戈麦斯·卡萨尔在<《2018年核态势评估报告》:核武器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一文中,介绍了报告内容,梳理了2018版《报告》与2010版《报告》之间的区别,也即阐述了美国核政策发展的新趋势。

总的来看,美国核政策一直以来都是为所谓“美国优先”服务,为美国在全球攫取利益提供力量支撑,由于近年来美国在其他传统与非传统领域优势逐步缩小乃至丧失,因此美国企图通过核扩张、核讹诈,为其在全球范围内谋求战略利益提供更多力量支撑。

图片

2.美国核力量


  图片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核信息项目专家汉斯、马特在《美国的核力量2019》一文中,对美军核力量的数量规模、编成部署、各类运载平台所能携带核弹头的数量及种类,以及未来发展计划进行了详细阐述。美国科学家联合会核信息项目专家汉斯、马特在《美国的核武器2021》一文中,对美国核弹头数量及具体部署情况进行了详细梳理,并对2018年特朗普政府发布《核态势评估报告》以来相关核武器装备现代化计划进行情况,核力量相关演训情况,以及“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与非战略核力量中核平台、核载具、核弹头等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了详细总结梳理。

俄罗斯军事专家维利达诺夫在《美国的核政策及战略进攻力量主要发展方向》一文中,对美国战略进攻方面核力量现状,以及建设与发展方向进行了梳理研究总结。提出美国可能延长削减战略进攻武器条约的有效期,或制定新的削减战略进攻武器协议等观点。俄罗斯军事专家博伊措夫在《美国的核力量与核政策》一文中,系统梳理了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核武器数、质量变化,非战略核武器,核武器的生产与使用等情况,指出美国无法回避核武器老化,必须在2025-2045年首先更新运载工具,而后更新运载杀伤武器的发展趋势。

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美国为谋求其全球霸权和绝对国家安全,投入巨资推动“三位一体”核力量更新换代,促使其战略核武器向灵活配置、突出实战、增强通用性的方向发展。同时,美国还加快研发列装战术核武器及新型核武器,在推动核武器小型化、实战化、智能化的错误道路上狂奔,进一步提高了其核力量体系的威慑与实战能力。

图片

3.美国核武器装备发展举措


  图片   


近年来,由于国际战略态势以及核武器装备服役年限等内外因素,美国持续推进核武器装备现代化升级,不断加快“三位一体”核武器装备体系更新步伐。一方面,由于受到核武器装备老化、维护费用过高,以及同俄罗斯签订的《战略武器削减条约》等限制,美国通过重点淘汰服役年限较长及维护费用较高的核武器装备,对其核武库数量规模进行削减(如图1所示),同时也以此为契机在减量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另一方面,由于国际战略态势的不断变化,美国同其他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的综合实力差距在逐渐缩减。因此,为了稳固其“美国优先”地位,美国自特朗普政府开始刻意渲染大国竞争,调转核缩减的总体战略方针,提出了以新版《核态势评估报告》为代表的一系列极具冷战思维的核政策,同时不断加大核投入对其“三位一体”核武器装备进行更新换代,企图用核态势上的绝对优势抵消其他领域的不利影响。

图片

图1 美国核弹头及运载工具削减图

(1)陆基核武器装备

民兵系列洲际弹道导弹是美国陆基核武器装备的主力军,这款导弹主要由美国波音公司负责研发,先后共研发了4种型号。当前,美国现役的陆基战略核导弹是“民兵-3”,“民兵-3”是美国第一种携带分导式多弹头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延长服役年限。“民兵-3” 洲际弹道导弹是“民兵-2” 洲际弹道导弹的升级版,该导弹于1964年开始方案论证,1966年开始研制,1968年8月进行首次飞行试验,1970年6月开始服役,1975年6月完成部署。虽然该导弹服役年限较长,但在新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替换该导弹前,美国仍将继续延长“民兵-3”的服役年限,通过对导弹进行升级改造,使其服役年限可以延长到2075年。

提升弹头效能。“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导弹射程远。“民兵-3”导弹程能达到13000公里,其射程可以覆盖全球范围,是当前世界上射程最远的导弹。二是可以携带分导式多弹头。分导式多弹头,大大提高了导弹突防能力和多目标打击的能力。其搭载的核弹头主要有W78弹头和W88弹头,其再入飞行器分别为Mk12A和Mk12。另外,W87弹头属于最新型的核弹头,主要特点是可变当量,核弹头当量为300~475 kt TNT当量,大大提高了其在实战运用中的灵活性。

提升运载平台自我防护能力。“民兵-3”导弹其运载平台主要采用固定式发射井发射。发射井主要由发射管、井盖、两层环形设备间和人员进出通道等组成。为了提高发射井整体防护能力,美国对发射井的工程结构进行了简化,同时又对发射井进行了全面的核防护加固,进一步提高了发射井的抗毁伤能力。

与此同时,美国正在进行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GBSD)的研制,相比于“民兵-3”洲际弹道导弹,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有很大的变化。一是该导弹射程将会更远。二是该导弹将采用全新的飞行系统,包括助推级、制导系统、再入系统的末助推系统,在提高远距离快速打击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对抗导弹防御体系的能力。

(2)海基核武器装备

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制核潜艇的国家,也是第一个拥有战略导弹核潜艇的国家。相比于陆基核力量和空基核力量,海基核力量具备隐蔽性好、进攻能力强等优势,其因此其成为执行核反击任务,实现核二次打击能力的关键力量。然而对于战略威慑力量来讲,具备生存和反击能力往往更为重要,这也是为什么美国甚至是其它拥核国家大力发展海基核武器装备的根本意义所在。

总的来看,美国目前共有14艘“俄亥俄”级核潜艇,该潜艇可搭载24枚“三叉戟Ⅱ”D5潜射弹道导弹,每枚“三叉戟-2”D5潜射弹道导弹可以装备 8到12枚分导式多弹头。“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是美国第四代战略核潜艇,也是目前美国海军最先进的战略核潜艇。美国在1976年开始建造“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至今该型号的服役年限已经超过30年,而通过美国2018年版《核态势评估》报告的内容来看,美国将采取必要的维护和维修措施,加大对“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的延寿和改造,直到其被新一代战略核潜艇所替代。

新一代核潜艇。目前,美国海军正在研制的新一代核潜艇是“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按照计划将在2029年后逐步替换“俄亥俄”级核潜艇。“哥伦比亚”级战略核潜艇将是美国第五代导弹核潜艇。该潜艇与“俄亥俄”级核潜艇相比,无论是外形、重量还是造价、技术都有很大变化。“哥伦比亚”级核潜艇的长度约171米,宽约13米,排水量约为20000吨,比“俄亥俄”级核潜艇重量约2000吨。该型潜艇配备使用了一个寿命为42年的9G新型反应堆,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安全性高且寿命非常持久,在全寿命周期内不需要更换核燃料。同时,“哥伦比亚”级核潜艇还配备了综合电力推进系统,主要功能是可以实现最低化静音状态。据了解,1艘“哥伦比亚”级核潜艇的造价超过130亿美元,当前美国加大经费投入,充分利用新技术对其战略核潜艇进行全面升级,充分体现了新一代战略核潜艇的重要战略价值。

潜射弹道导弹。当前,潜射弹道导弹可以说是美国海基核力量的主要进攻手段。从发展历程看,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研制了6种型号的潜射弹道导弹,分别是“北极星” A-1、“北极星”A-2、“北极星”A-3、“海神”C3、“三叉戟-Ⅰ”C4和“三叉戟-Ⅱ”D5,“三叉戟-Ⅱ”D5是美国在“三叉戟-Ⅰ”C4的基础上研制的潜射弹道导弹。目前,搭载在“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上的就是“三叉戟-2”D5型潜艇弹道导弹。从其功能配置看,“三叉戟-2”D5潜射弹道导弹射程为11100千米,圆概率误差为90~120米。与“三叉戟-1”相比,“三叉戟-2”D5射程更远,命中精度更高。从其发展方向看,为了延长“三叉戟-2”D5潜射弹道导弹服役期,美国海军对“三叉戟”-2潜射弹道导弹发动机、制导系统和电子系统进行改进和延寿,称为“三叉戟-2”D5LE导弹。当前美国海军已经采购108枚D5LE导弹,该导弹将装备“俄亥俄”级核潜艇,服役至2042年,未来也将装备在“哥伦比亚”级核潜艇。

核弹头。从搭载核弹头数量种类来看,每枚“三叉戟-2”D5潜射弹道导弹可以装备 8到12枚分导多弹头,可任意装备 Mk4(100千吨级W76核战斗部)或 Mk5(475千吨级W88核战斗部)。后来根据美国、俄罗斯签订《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协议的背景下,就改为限载8枚,可分别攻击8个目标。可以对地下导弹发射井、加固的地下指挥所等坚固目标进行打击。为了延长核弹头服役年限,美国海军预计在2026—2030年对W88战略核弹头进行更新,更新的主要方向是会增加新的保险装备,进一步提升其打击能力。

(3)空基核武器装备

相比于陆基核力量和海基核力量,空基核力量具有机动性能强、命中精度高、突防速度快等特点。美国现役的空基核武器装备主要包括:B-52H轰炸机和B-2A隐身战略轰炸机,空射巡航导弹AGM-86B、先进巡航导弹AGM-129A以及B61、B83核炸弹。每架B-52H轰炸机可携带20枚空射巡航导弹(AGM-86H),每架B-2A可携带16枚核航弹(B61-7、B61-11和B83-1)。当前,美国空军将通过改进现役轰炸机、研制新型核导弹和改进新型核炸弹等方式对空基核武器装备进行升级改造,一方面是为了提升空基核力量作战能力,另一方面是由于美国的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战斗机的航程比较短,需要依赖远程轰炸机实现其战略目标。

研发部署新一代轰炸机B-21“突袭者”。从作战性能看,B21隐身轰炸机将采用类似于B-2的飞翼式结构,由于采取了特殊的隐身涂层,所以具备非常强的隐身功能,能够穿越对手先进的导弹防御系统。同时,B-21隐身轰炸机除了可以载人飞行外,也能够以无人机的模式展开作战。从技术指标看,B-21隐身轰炸机的飞行速度可以达到1.5马赫数,航程可以达到1.4万公里,基本可以达到在数小时内打击全球的能力。从经费投入看,B-21隐身战略轰炸机的采购价格要比B-2低的多,大概是B-2采购价格的十分之一。所以,B-21轰炸机集隐身性能好、突防速度快、作战能力强等优势于一身,可以说是“最强战略轰炸机”,未来B21隐形轰炸机最终将取代现役的B-2A和B52H。

研制新型核导弹。空基核巡航导弹是美国现役空基核力量的主要核打击手段。美国空军正在研制一种新的空射巡航导弹—远程防区外巡航导弹(LRSO)。远程防区外巡航导弹是一种隐形、亚音速的携核巡航导弹,射程约为2500到3000公里。与现役空射巡航导弹相比,除了射程更远和隐身性更强以外,远程防区外巡航导弹还能够分别搭载在B-52、B-2和新一代隐形轰炸机B-21上,这是现役空射巡航导弹不具备的功能。该导弹计划于2030年替代现役空射巡航导弹AGM-86B。

改进新型核重力炸弹。目前美国主要的重力核炸B83-1、B61-11,而改进型的新型核重力炸弹为B61-12。在作战性能方面,B61-12将配备新型导航系统,提升其命中精度,同时B61-12具备钻地能力,能够极大的增强打击地下目标的能力。在核当量方面,B61-12可以在0.3~500kt之间调整,并利用技术手段降低了放射性污染的概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