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党永新|寒号鸟不是鸟(随笔)

 夏德明 2023-10-13 发布于山东

“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但凡进过学校的人,应该都熟悉这句词,知道是寒号鸟的故事。因为从七十年代直到现在,《寒号鸟》就是语文书上的一篇课文。

我是在几年级学到的已不记得,但故事特别是寒号鸟这句得过且过的“名言”一直印在脑海。因为生长在农村,年纪小,没有电视手机,寒号鸟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无从知道。也忘记当年课本中是否有插图,总之不知道寒号鸟是什么样子,老师估计也不清楚“寒号鸟”是个什么鸟,根本没有给我们解释。我想当然的认为,就是一般的鸟呗,应该个儿不大,外形类似麻雀,要不怎么能跟喜鹊做朋友,住在石缝里呢。

那时候没有较真意识,也不懂得多问,稀里糊涂就过来了。直到前几天,小女儿突然问我“寒号鸟不是鸟吗”?一下子把我卡在那了!赶紧翻手机百度,翻课本对照,终于弄清:原来这家伙真不是鸟,是鼠,复齿鼯鼠!是啮齿类哺乳动物。外形也不像鸟,拖着长而蓬松的尾巴,更像松鼠。

大半辈子过去了,才知道,原来有些东西,真的只是你以为是。

不知怎么就想到《将进酒》,窃以为自己还算是个爱读书
的人,几十年来也看过不少书,背过几篇诗词。读了几十年《将进酒》,一直读将来的将。有一天看电视,突然杀出来个撒贝宁,他说这将不读将,而要读枪!人家是央视主持,是权威!将进酒从此就成了枪进酒!

至于为什么不是将进酒而是枪进酒,就连撒贝宁这么能说的人,也没能让我记住理由。或者是,他可能讲清楚了,古时“将”有“请”的意思,但我至今没搞明白,诗词名家叶嘉莹为什么坚持读将而不是枪,二人究竟孰是孰非。我只知道,现在即使你输入拼音“jjjiu”,屏幕出来的也是“将(qiang)进酒”!

这就引出我的两个问题。
一是该不该坚持“是”?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是什么就不是什么,本该客观清楚,泾渭分明。但有时候往往难以区分,需要鉴别。比如寒号鸟虽然名字上有鸟,实际上不是鸟,是鼠。比如有些人,看着是人,实际不干人事,不配叫“人”。有些教授,称谓上虽是教授,实际上是“禽兽”。还有刀郎口中的“马户”“又鸟”等,诸如此类,不再赘述。

二是到底要不要“真”?这个真有真相的意义,还包含认真和较真两层意思。说到这里话题就有些落俗,不过我还是想表述个人三点意见:
首先,有一句话任何时候都要记得:“共产党员最怕认真二字”。
其次,干事和做学问,当然要认真。不认真事难干好,不然就是弄虚作假,糊弄,终将害人害己。我年轻时候学习不认真,寒号鸟是不是鸟都搞不清楚,所以连大学也没考上。
再次,生活上就不必太较真了。生活像水一样,至清则无鱼。再说了,生活中有些事其实没有标准答案,本不是是非题,而是多项选择题,如此非要再争个我是你非、你高我低就显得太来劲了。

写到这里本该结束,随便想再科普一下。寒号鸟所以称“寒号”,是因为它生性怕冷,冬天日夜不停嚎叫,声似孩子啼哭。它有一个特殊习性:“千里觅食一处屙”,即不管到多远的地方觅食,大小便总是回来排泄在一个不居住的固定洞穴内。而且,它的粪便还是著名药材,即中药“五灵脂”,可止痛、散癌、活血。用于治疗心绞痛、跌打损伤等。它的尿液比“五灵脂”还要珍贵、特效。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屙金尿银的主儿,属于“好鸟”,好东西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