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林列传(七)

 新用户66885325 2023-10-13 发布于山东

           《后汉书》为南朝宋史学家范晔所写,因其极高的文学与史学价值,超越其他写后汉的史学专著,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是公认的记载后汉历史的正史著作。

          黄河歌者金石点评:

         ​后汉时期一群有学识有个性的儒生传记:周泽、孙堪、钟兴、甄宇、楼望、程曾、张玄、徐业、李育、何休,读一下了解其事迹。请看《<汉书>研读》第372章:


儒林列传(七)


孙堪

周泽,字穉(音zhì,志)都,北海郡安丘县人。他年轻时学习《公羊严氏春秋》,隐居教授,学生经常有几百人。建武末年,周泽被征召到大司马府中任职,封为议曹祭酒。刚过几个月,周泽又被征召考试担任博士。56年,周泽升任渑池县令。他克己奉公,哀怜孤老羸弱,官吏和百姓都很爱戴他。62年,周泽升任右中郎将。67年,周泽担任太常。

周泽为人果断,敢于直言,多次据理与汉明帝力争。后来,北地太守廖信犯贪污罪被捕入狱,没收他的财产,汉明帝把廖信的赃物赏赐给廉洁的官吏,只有周泽和光禄勋孙堪、大司农常冲三个人特别蒙受这份赏赐。这时,京师非常安定,在位者都互相勉励。

孙堪,字子穉,河南郡缑氏县人。他通晓经学,有志向操行,清廉正直,爱惜士大夫美好声誉,从未向他人索取一毫一厘,以耿直气盛自居。王莽末年天下大乱,他的宗族老弱都在战场上,孙堪曾经力战陷入敌人阵中,他毫不在乎,多处负伤,宗族依靠他才幸免于难。郡中人都佩服他有义有胆。

建武年间,孙堪在郡县中做官。他行事公正廉洁,俸禄没有用在家中,而是都奉养了宾客。孙堪后来担任长吏,所在地方都是政绩卓著,受到官吏百姓所敬重。他行事公私分明,为人一尘不染。孙堪在担任县令时,前往拜谒太守时行动迟缓,门亭长责备孙堪的车夫,孙堪便解下印绶离开,不再前往太守府。孙堪后来又担任左冯翊,因对下属要求严苛,司隶校尉奏报检举免掉他的官职。几个月后,孙堪又被征召担任侍御史,后升任尚书令。68年,孙堪担任光禄勋。

孙堪为官清廉,处事果断,多次直言进谏,被汉明帝采纳了不少。75年,他因病请求退休,转任侍中骑都尉。孙堪在任时,行事方式和周泽相似,所以京师号称他们为“二穉”。

69年,汉明帝用周泽代理司徒事务,等于实授职务。周泽性情简约,不注重威仪,有失宰相人望。刚刚任职几个月,就又转任太常。他为政清廉,循规蹈矩,敬奉宗庙,平常起卧都在斋宫,他妻子可怜他年老多病,进去询问他有什么不舒服。周泽大怒,认为妻子触犯斋祭禁忌,命人收捕她送到诏狱治罪。

当世人怀疑他作秀。人们讥讽周泽说:“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75年,周泽被封为侍中、骑都尉。后来多次担任三老五更。建初年间周泽退休,最后在家中去世。

钟兴,字次文,汝南郡汝阳县人。他年轻时跟随少府丁恭学习《严氏春秋》。丁恭推荐钟兴品学兼优,受到刘秀召见,用经义询问他,钟兴应答如流,条理清晰。刘秀非常欣赏,封他为郎中,后升任左中郎将。

刘秀诏令他校定《春秋》章句,删除重复的辞句,用于教授皇太子。还派宗室诸侯跟随钟兴学习章句,封他为关内侯。钟兴自认为没有什么功劳,不敢接受封爵。刘秀说道:“先生教育太子和各诸侯王,这不是大功吗?”钟兴说:“我的老师是丁恭。”刘秀又加封丁恭,但钟兴还是坚决辞让不肯接受。钟兴最后在官任上去世。

甄宇,字长文,北海郡安丘县人。他平时清静自守,从不追求名利,学习《严氏春秋》,教授的学生经常有几百人。建武年间,甄宇担任州郡从事,被征召封为博士,后升任为太子少傅,最后在官任上去世。

甄宇传授学业给儿子甄普,甄普传授给儿子甄承,甄承一心学习,从不料理平常的家务事,讲授的学生经常有几百人。儒生们因甄承继承三代学业,无不归附他。建初年间,甄宇被举荐为孝廉,最后在梁国国相任上去世。他的子孙传承学业不绝。

楼望,字次子,陈留郡雍丘县人。他年轻时学习《严氏春秋》,操守清廉,在乡中很有名气。建武年间,赵节王刘栩听说他的名声,派使者送玉帛请他为师,楼望拒不接受。楼望后来担任郡中功曹。永平初年封为侍中、越骑校尉,进入宫中讲授。73年,他升任大司农。75年,楼望接替周泽担任太常。80年,楼望因犯事贬职为太中大夫,后来又担任左中郎将。他教授学习生不知疲倦,世上称赞他为儒家宗师,有学生九千多人。100年,楼望在官任上去世,前来送葬的学生有几千人,儒家以此为荣。

程曾,字秀升,豫章郡南昌县人。他在长安学习《严氏春秋》,前后长达十多年时间,后来回家教授学生,会稽人顾奉等几百人都是他的学生。程曾著书立说一百多篇,都是《五经》通解一类,还写成《孟子章句》。78年,程曾被举荐为孝廉,后升任海西县令,最后在官任上去世。

张玄,字君夏,河内郡河阳县人。他年轻时学习《颜氏春秋》,兼通几家学派。建武初年,张玄被举荐通晓经传,增补为弘农文学,又升任陈仓县丞。他清静无为,专心研读经书,在讲授时经常一整天不吃饭。遇到有人和他讨论疑难的,往往提出各家学说,让他们选择认为合适的。儒生们都佩服他的博学多识,他的学生有一千多人。

张玄先前担任县丞时,曾经到郡府中汇报,他不知道官曹办公的地方,郡守命令卒吏让门下斥责他。当时右扶风、琅琊郡人徐业也是一名大儒,他听说张玄是一名儒生,就召见他面谈。经过促膝长谈,不禁大惊说道:“今天与先生相遇,才真正解开了我的困惑!”

徐业请张玄上堂,两人开怀畅谈一整天。后来,张玄辞掉去官,又被举荐为孝廉,封为郎官。这时,正碰到《颜氏》博士有空缺,张玄面试策论获得第一名,封为博士。过了几个月,儒生们上书说张玄兼通《严氏》《冥氏》,不应当再专门担任《颜氏》博士。刘秀让张玄暂时回官署,但没有升职张玄就去世了。

李育,字元春,扶风郡漆县人。他年轻时学《公羊春秋》,博览群书,潜心研究,在太学中非常出名,受到同郡人班固赏识。班固奏报举荐李育给骠骑将军、东平王刘苍,于是京师的贵戚都争着与他交朋友。州郡请他任职,李育到了之后,往往托病辞官离开。李育曾经隐居教授,有学生几百人。

李育还研究古文经学,曾经研读《左氏传》,虽然觉得《左氏传》文采不错,但认为不符合圣人深意。李育认为,前汉的陈元、范升等人都多有非难,他们引用图谶,没有遵循义体,于是写成《难左氏义》四十一条。76年,卫尉马廖举荐李育为方正人才,担任议郎,后来又封为博士。79年,汉章帝诏令李育和儒生们在白虎观讨论《五经》,李育用《公羊春秋》中的义理和贾逵辩论诘难,全都有理有据,被称赞为通儒。李育后升任尚书令。马氏被废黜时,李育因是马廖举荐的,所以被免职回归家。一年多后,李育再次被征召,升任侍中,最后在官任上去世。

何休,字邵公,任城郡樊县人。他的父亲叫做何豹,曾担任少府。何休为人质朴,不善于言谈,但是心思缜密。他精心研读《六经》,当时的儒生无人和他比拟。何休是朝中列卿的子弟,奉诏受封为郎中,但这不是何休喜欢的职业,他以身体有病为由辞职,也不肯在州郡做官,一举一动都谨守礼仪。

太傅陈蕃征召何休,让何休参与政事。陈蕃被杀后,何休受牵连被禁锢。随后,何休在家中著述《公羊春秋解诂》。他甘守清贫,从未考虑谋求官职钻营等事,时间前后长达十七年。何休为《孝经》《论语》作注、训诂,解释风角七分,全都是关于经书典籍、图谶的内容,与世上已经成文的学说不同。何休还用《春秋》义理,叙述汉朝事情六百多件,深得《公羊春秋》意旨。何休精通历法、算术,和老师博士羊弼一起,追述李育的思想,用于诘难《春秋》两传,写成《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

党锢解禁后,何休受司徒府征召。朝中公卿上表,称赞何休通晓经术,应该安排在皇帝身边。汉灵帝身边的近侍非常不悦。汉灵帝封何休为议郎,何休多次进献忠言。后来,何休转任谏议大夫。182年,何休去世,享年五十四岁。


何休

黄其军

        作于2023年6月20日(古历癸卯年五月初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