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时期:各个霸主为维护统治,都进行了那些政治联姻

 燕山茶社 2023-10-13 发布于河北

春秋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时期,社会出现了很大的变革,一些新的变化、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春秋霸主就是在这样特定的历史时期显露峥嵘的,本文为了叙述不引起歧义,特将一些概念作出界定。

1.1春秋时期

《春秋》记载了鲁国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242年的历史。《春秋》在汉代被列入“五经”,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因为《春秋》在历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又是记载某一阶段的编年史著。

后人就把这一时代称为“春秋时期”。既然把春秋作为一个历史时期来考察,首先要分清春秋时期的起讫年限,顾栋高的《春秋大事表》一书确定的春秋时期的年限,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

春秋时期:各个霸主为维护统治,都进行了那些政治联姻

20世纪30年代由顾颉刚主编的《春秋史讲义》和40年代童书业的《春秋史》,都依据的是《左传》的起止年,从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73年越灭吴。钱穆的《国史大纲》与《春秋》的起讫年代相同。

吕思勉的《先秦史》一书中把春秋时期定为周平王东迁(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81年。由此可见,这一时期关于春秋时期的起讫年代,各持己见,不能统一。建国后,郭沫若的《奴隶制时代》把春秋时期的上限定在周平王东迁(公元前770年)。

下限定在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作为春秋、战国的分界线。下限的划分,郭沫若根据《史记》,划分在公元前476年。从此,将春秋时期定为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20世纪70年代以来,春秋时期应从周平王东迁(公元前770)开始。

春秋时期:各个霸主为维护统治,都进行了那些政治联姻

这一观点被学界普遍接受,但对于下限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金景芳认为:“应以韩、赵、魏三家灭智伯而分其地作为春秋战国的分界,即公元前四五三年。”

这一观点也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同,这是因为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智伯,战国七雄已大体形成。笔者同学界大多数人对春秋时期断限的看法。把春秋时期限定为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53年。

1.2春秋霸主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周王室开始逐步失去对诸侯国的控制,一些实力较强的诸侯王努力填补王权衰落形成的权力真空,孔子日:“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白天子出;天下无道,N*L乐征伐自诸侯出。”III春秋时期就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霸主应运而生。

春秋时期:各个霸主为维护统治,都进行了那些政治联姻

何为“霸”?这是首先要理清的一个问题,《孟子》记载:“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霸,原作伯,伯,《说文解字》解释为:“长也”,霸主在此被解释为诸侯之长,孟子认为要想成为霸主,就要依靠武力并且还要假借仁义。

所以霸主一定产生于大国。春秋时期的霸主也确实如此,每一个霸主都是凭借强盛的国力为后盾。宋国在春秋时期并非大国,而宋襄公也要称霸,最终兵败身亡。春秋时期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并不是每个诸侯国都可掌握礼乐征伐的大权。

掌握这种权力的毕竟是少数诸侯王,如春秋五霸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他们凭借国力的强大,通过诸侯会盟,并且得到周天子的承认,当然楚庄王在里面是一个特例,虽然楚庄王没有“尊王”,也没有得到周天子的承认。

春秋时期:各个霸主为维护统治,都进行了那些政治联姻

但楚庄王确实是事实上的霸主,通过会盟控制或影响着中原诸侯,这是狭义上的“霸主”。但还有一些虽然没有掌握礼乐征伐的权力,却在一个地区中对周边的诸侯很有影响力,这些可以说是地区性的霸主,如春秋初期的郑庄公、齐僖公。

春秋中期的晋献公、秦穆公、晋襄公以及春秋晚期的晋景公、晋悼公和楚国的楚灵王,他们虽没有像春秋五霸那样的丰功伟绩,但他们也算是一代雄主,所取得功绩为后人称道。总之,霸主也是有层次之分,但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就是追逐霸权。

本文根据霸主对本国霸权产生的具体历史作用以及产生的影响,又将霸主分为最先寻求霸业的郑庄公;为霸业奠定基础但没有称霸的齐僖公、晋献公、楚成王、吴王阖间;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春秋时期:各个霸主为维护统治,都进行了那些政治联姻

延续霸业的晋襄公、晋景公与楚灵王;恢复霸业的晋悼公。值得注意的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除了郑庄公在春秋初期一度实力比较强之外,还有后来为图霸业还丧命的宋襄公,位于中间地带的很多诸侯国,都没有争霸的实力。

相反位于华夏与少数民族接壤的一些诸侯国,相继参与争霸历程。学者宋杰称之为“弧形中间地带”,从地理上解释地理环境在争霸中的重要性,他们有着生存的危机,同时也有地理上的优势。一方面,可以蚕食中间地带的小国。

另一方面,可以向周边少数民族开拓疆土,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这在他们以后争夺霸权的过程中,可以进退自如,实力强的就可以向中间地带发展实力,较弱的时候就可以退守自保。有关春秋五霸,历来说法不一、莫衷一是。

春秋时期:各个霸主为维护统治,都进行了那些政治联姻

战国之初就有春秋五霸的说法,《荀子》记载“故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勾践,是皆僻陋之国也,威动天下,强殆中国,无它故焉,略信也,是所谓信立而霸也。”∞之后关于春秋五霸众说纷纭,到近现代比较流行的两种说法。

一种是汉人传统的说法: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秦穆公,另一种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这两种说法对齐桓、晋文、楚庄没有异议,但对后面四位取舍看法不一。宋襄公与秦穆公在位时期。

正是齐桓、晋文交替称霸时期,宋襄公在与楚国交战中战败,负伤而死;秦穆公东出中原,始终被晋国阻挡,转而向西发展,《史记·秦本纪》记载:“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可见秦穆公只是称霸西戎。

春秋时期:各个霸主为维护统治,都进行了那些政治联姻

因此,本文采用第二种说法,春秋五霸定为齐桓、晋文、楚庄、吴王夫差、越王勾践。春秋时期霸权迭兴,其实他们的权利往往也受到限制,无论是春秋五霸,还是地区性霸主,都没有真正的实现国家统一。

首先,要面对王权的制约。要想成为霸主,主要是依靠国力,但在形式上往往需周天子的承认。齐桓、晋文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楚庄王虽然没有尊王,还观兵周疆,问鼎的大小轻重,但王孙满以“鼎之轻重,未可问也”为由反击之,楚兵乃去。

可见楚庄王虽没有尊王,甚至想取代周室,但听到王孙满的一番话后,楚庄王知道取代是不可能的,就引兵归去。之后,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北上中原争夺霸权,虽然他们很早都称王,但这时也不得不表现出一些“尊王”的行为。

春秋时期:各个霸主为维护统治,都进行了那些政治联姻

吴王夫差在与晋国争夺“黄池之会'的主盟权时,《国语·吴语》记载:“夫诸侯无二君,而周无二王,君若无卑天子,以干其不祥,而日吴公。吴王许诺。”在晋、吴两国争做霸主时,吴国也不得不去掉王这个称号,而称为吴公。

越王勾践灭吴之后北上中原与齐、晋会于徐州,《史记·晋世家》记载:“致贡于周,周元王使人赐勾践胙,命为伯。”越王勾践还向周王室进贡,并接受周王的册封。其次,霸主要与诸侯结好关系。春秋霸主受众多诸侯王的拥戴。

诸侯与霸主的关系在政治上并不是统治者和君父,而是兄长和领导者。从经济上看,虽然霸主凭借强盛的国力对诸侯进行压迫,索取贡赋,但并不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他们之间更多的是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霸主有保护盟国利益的责任,同时盟国也有贡纳的义务。

春秋时期:各个霸主为维护统治,都进行了那些政治联姻

1.3政治联姻

政治联姻现象,早在殷商时期就已存在。至周朝建立,规定“同姓不婚”,《国语·晋语》记载:“同姓不婚,恶不殖也。”,《礼记·郊特牲》“天地合,而后万物兴焉。夫婚礼万世之始也,取予异姓,所以附远厚别也。”

周人同姓不婚的理由多样,但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巩固宗法制和联结异姓诸侯,从而加强政治统治。因此,无论是周王室还是各国诸侯,都不能娶同姓,王室娶于异姓诸侯国,周、齐世为婚姻,故把齐称为“甥舅之国”,同姓的姬姓诸侯国娶于异姓。

如秦国与晋国的联姻,被称为“秦晋之好”。齐国与鲁国自鲁桓公以后,频繁通婚,被称为“齐鲁世婚”,所以,周自建立后就实行异姓通婚,以婚姻作为纽带,来加强与异姓诸侯的联系,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这种婚姻具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春秋时期:各个霸主为维护统治,都进行了那些政治联姻

但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各国不再遵循同姓不婚的礼制约束,大量的同姓婚出现,各国甚至周王室都与同姓联姻,主要原因就是当时客观形势的发展和自身政治利益的需要。春秋时期王室衰微,诸侯国问争霸兼并战争愈演愈烈。

各国为了图存,不仅改革内政,增加自身实力,而且各国为了自身的政治利益与其他国家联姻,以期得到对方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支持,因此,这一时期的婚姻是和政治紧密相连。何为“政治联姻”?正如恩格斯所说的:“结婚是一种政治行为。

是一种借新的联姻来扩大自己势力的机会,起决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决不是个人的利益。”固春秋时期的政治联姻是婚姻在政治上的表现,各国把政治联姻作为外交手段的必要补充,《国语·鲁语》记载臧文仲日:“夫为四邻之援,结诸侯之信,重之以婚姻。

春秋时期:各个霸主为维护统治,都进行了那些政治联姻

申之以盟誓,固国之艰急是为。”III这种婚姻目的是与邻国结好,使诸侯国之间建立诚信所缔结的婚姻,是用来解救国家困厄的。《左传·桓公十一年》记载:“郑昭公之败北戎也,齐人将妻之。昭公辞。祭仲日:'必取之。

君多内宠,子无大援,将不立。三公子皆君也。’弗从。”(三)郑昭公在做太子时,带兵帮助齐国打败北戎,齐国将嫁女于他,但他却拒绝。

祭仲劝他,昭公却没有听从他的话,果然昭公没有以大国作为外援,被他国干预了君位的继承,最初就失去了国君之位。祭仲一语可谓道破婚姻与政治的重要关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