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范蠡传》:政商精英,完美男神

 装装子的书房 2023-10-13 发布于重庆

2023年第39、40本


文/装装子 


又读了两本关于范蠡的书,内容都大差不差,主要先讲范蠡从政,再从商,但故事细节却有很多不一样。

比如对于西施的下落,一本描述她成功施展美人计让夫差落马后便悄然归隐;一本却讲她与范蠡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些差异主要在于作者,与历史事实已完全无关了,毕竟这些书属于史传小说,已经是文学范畴了。

话说关于范蠡的书还真是不少,但水平却参差不齐,很容易读到水平欠佳的,不过很多书过一遍,也就能把范蠡的生平弄个七七八八了。


结合读到的几本书的内容,大概归纳一下范蠡的人生:

一、年少时的范蠡是怎样的?

范蠡出身在楚国,家境贫寒。

年少时的范蠡什么样,却有几个不一样的版本:有说范蠡从小聪颖、智商超群的;也有说小时的范蠡,智商很一般,特别贪玩的。

不过范蠡的言行却很“与众不同”,比如他总是独来独往、衣衫褴褛,说一些大家听不懂的疯话,做一些大家不能理解的行为,以致大家送了他一个“范疯子”的外号。

也正是因为这个外号,让正在招揽人才的文种,“看上”了范蠡。文种此时正在楚国当官(也有说正在给勾践当差的),其贤能很出名。

冥冥之中,文种就觉得范蠡是个人才。所以他第一次去拜访时,哪怕范蠡扮成狗朝他狂吠,他也没生气和在意,仍对范蠡彬彬有礼,谦和有加。

范蠡因此被感动,不再装疯子,跟着文种出山了。


二、范蠡随勾践赴吴当奴

范蠡跟文种出山后,主要是去辅佐越王勾践。

越国那会儿是吴国的小弟,但是被压制的越国很郁闷,一直在找机会翻身。越王勾践上位后,翻身的心情愈加急切。因为勾践这个人,很有雄心和政治抱负。奈何吴国是大国,越国实在是小国,而且实力很弱,只能干点偷袭吴国这样的小动作,完全没实力和吴国抗衡。

但是这个偷袭的小动作,却把吴国搞毛了,因为吴国的上任君主阖闾,在和越国的一次交战中嗝屁了,吴国新任君主夫差便发誓要灭越国,给爸爸报仇。(也有说阖闾是夫差爷爷的。)

越王勾践听说后,尽管自己实力不足,仍想先发制人,于是不顾文种和范蠡的劝谏,偏要跑去送死——结果就被吴军围困在山中,准备等死了。

——还好勾践命好,身边有文种和范蠡。两个绝顶聪明的人,硬是在绝境中给他谋了一条生路:喊他赶紧给夫差跪地求饶,今后去给夫差当奴隶、做孙子,忍辱负重,方可有一线生机。

勾践为了活命,只好答应。

文种和范蠡又使了一些计策,才终于让夫差答应留勾践一命,收勾践为奴。范蠡为暗中保护勾践,还甘愿随他一道前往吴国为人质。文种则回到越国,暗中匡扶越国,增强越国实力。


三、范蠡斗伍子胥

范蠡在吴国和勾践为奴时,为了保护勾践的性命,暗中祸乱着吴国朝政,拼命给吴国奸臣伯嚭送财物和美女,让伯嚭时常在夫差耳边替勾践说好话,而不至于突然转念又要杀勾践。

因为吴国还有一个贤臣叫伍子胥,此人“危险”得很,一直劝谏夫差赶紧杀掉勾践,不能养虎为患!因为伍子胥的拼命劝谏,夫差对于杀掉勾践,有时难免会有心动的感觉。

范蠡私下实在欣赏伍子胥,奈何他们是对手!而伍子胥的悲催就在于干不过范蠡,以及碰上了一个昏君。

伍子胥眼看已说服夫差,夫差都暗中定好了杀勾践的日子——结果硬是被范蠡扭转乾坤!

范蠡这个老狐狸,为了让勾践活着,不惜给勾践出了个大绝招:大王啊,夫差明天就要杀你了,你想活不?想的话,就去吃屎吧!

勾践能咋地啊,为了活,只能按范蠡说的去做——然后就有了“勾践尝粪”的典故。

典故如此:刚好那几天夫差拉肚子,勾践就以学过医的名头,卑微而恳切又真诚地表示,要给夫差瞧病,一去就淡定地尝了一下夫差新鲜的大便,说这个便便的味道表示大王您没事,过几天会好的。

这一顿操作啊,把夫差整得又蒙又感动……当即决定把第二天的死刑改成无条件释放!

放虎归山,伍子胥悲切啊!吴国要完啊,他立马把儿子送去了齐国,以避免今后的祸患,结果这一举动被伯嚭上报给夫差,诬告他谋反!伍子胥因此被赐死,尸体还被沉江,不得善终!

感慨,贤臣未能得明君!


四、范蠡比文种高明在哪?

勾践和范蠡终于回到了越国。为复仇,勾践开始了卧薪尝胆!

勾践是聪明人,死里逃生后,开始处处遵从文种和范蠡的意见,再不敢轻举妄动!文种和范蠡两个有大才的人,紧密合作,十年内便让越国焕发了生机,变得强盛。另一方面,两个老奸巨猾的人,又想方设法谋害吴国,让吴国开始从内到外变得腐烂。

比如范蠡使了美人计:送了绝世美女西施给夫差,让他从此专宠西施,不务正事!

文种使了蒸粟计:先向吴国借粮食,还粮的时候,却还的是蒸熟晒干的米,吴国人看到这米粒饱满,纷纷春种,结果来年颗粒无收,造成饥荒,才知上当!

所以说一个国家真正离不开“贤能之人”!越国有这样两个人,干掉吴国不是迟早的事吗?最后越国轻轻松松就把吴国给灭了!

吴王夫差被困时,也想效仿当年的勾践,欲求饶当奴——奈何勾践身边站着的是统一战线的文种和范蠡,而不是意见不合的伯嚭和伍子胥!夫差只能悲愤上吊!

勾践大仇得报后,范蠡和文种都成了大功臣,在等着加官进爵的当口,二人的选择却不同:文种欣然接受了加封;范蠡却辞官而去。

该享福的时候,范蠡为什么要离开呢?因为他把勾践看得很透彻:勾践其人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乐。

相比勾践,范蠡更欣赏文种,范蠡在离开时,多希望文种能和他一起走啊。他劝文种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奈何文种看不到这一层境界,留在勾践身边的他,功高盖主,5年后即被勾践无故赐死!

悲叹文种之死时,真心佩服范蠡的智慧!


五、范蠡的经商之道

离开政坛的范蠡,在商界也轻松拿捏,随随便便就混了个首富!

看了范蠡的经商故事,会觉得范蠡不仅聪明,而且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会预测市场接下来需要什么,很会囤货;再一个是做生意还很有手段。

范蠡的经商哲学有:人弃我取,人取我予;顺其自然,伺机而动;水则资车,旱则资舟;生意要勤紧,懒惰则受累多;货物要面验,滥收则售价低;议价要订明,含糊则争执多……

范蠡做生意是很会反其道而行之的。

譬如他在陶山时,当地遇到大旱,粮食歉收,难民如潮,饿殍遍野,唯有范蠡能设粥棚救济灾民,因为他在前一年就预测到了天灾,囤积了几十万石粮食。灾民们白吃白喝十几天,家丁们都担心家业会被吃垮,他却很淡定,继续开仓济民。

后来,县令奉命要买粮济民时,到处买不到粮食,还得从范蠡这儿买。范蠡却不发国难财,以市价的一半卖给官府救民。全国各地囤积的粮食,也都不涨价,还会让百姓赊账。

真是又会做生意,又会积累名声。范蠡在生意路上,有三次都把家财悉数散给了百姓,自己又白手起家,再次成为富商!所以后世都尊他为财神。


六、经商手段之高明

来看看范蠡做生意的高明手段。

范蠡的生意做得很大,几乎哪行都有涉猎。有一次,他做生丝生意,把对手给惹毛了,开始和他打贸易战。

对手叫钱源,专做生丝收购的,看到范蠡进军生丝业,就想抬高收购价,把范蠡挤出市场,以保证自己的垄断地位。

范蠡于是接招。生丝收购价,从180钱一石,被两人一路炒到了270钱一石后,范蠡就此收手,再没出现在生丝市场。

钱源以为自己胜利了,很是得意——尽管为此搭进去不少冤枉钱。

但他没想到,这一年不巧,战争爆发了,抢购的生丝运不出去……眼看生丝怕潮,非得烂在仓库里,搞个血本无归,钱源便发愁地问小助理:那个跟我抢生丝的范蠡呢,他那些生丝怎么处理的?

小助理做贼心虚地说:“范蠡的生丝……年前就被我们收购了……”原来,生丝炒到270钱一石时,范蠡便让店里的伙计们扮成桑农,把自己抢来的生丝一倒手,就全部卖给了钱源——这么轻松地一倒腾啊,范蠡真是赚了不少!

钱源听了,差点没被气死……郁闷啊郁闷,钱源于是又心生一计,叫小助理想办法把一千多石生丝,全部贱卖给范蠡——钱源盘算,这个时候,只要能把生丝换成钱,甭管多少都是赚!范蠡要是接手了,嘿嘿,那就是他亏本了!

小助理觉得老板太不厚道了,再说范蠡又不是傻子,人家这时怎会接手?!但是没想到,范蠡假装为难地,以110钱一石的价格,把他们的生丝全部接了!

钱源虽然亏惨了,但是心里高兴啊,他等着看范蠡哭!

哪知,狡诈的范蠡,是颇有手段的人才,他拐弯抹角地通过关系,找到了在战争中运输军粮的将军,通过“官商勾结”的手段达成了“五五分”,让将军用战船帮他把生丝运了出去——生丝一出现在市场,就以280钱一石的高价,被抢购一空!

范蠡赚得盆满钵满。钱源一病不起!

但范蠡不是那种逼人上绝路的人,他马上就去拜访了钱源,通过技术手段和人家冰释前嫌,说大家以后和气生财,以图共赢!


第二个案例:

范蠡一次发现商机,把北方的马拉到南方去卖,血赚!因为北方的马相比南方,“人高马大、身体强壮”。

但是这个生意不好做,因为战乱时节,匪盗当道,不好运输。

但他鬼主意多,听说大商人姜泉黑白两道通吃,也在南北方做麻布生意后,他立马贴了个布告:说自己正组建马队,开业酬宾,近日可免费帮人运货去南方。

布告吸引了一些小商户的同时,果然也吸引了姜泉。二人达成合作,姜泉负责运输安全问题,范蠡免费帮他运货。

合作几次后,姜泉不解,问范蠡:你每次都帮人免费运货,这亏本生意你怎么做得?

得知范蠡反而是在借他的威名做马匹买卖后,姜泉佩服至极!


第三个故事也很精彩:范蠡卖宝。

有个叫赵阳的人得到了两个国宝:宋国的结绿和梁国的玄黎。本来是价值连城的宝物,但他硬是卖不出去,还搞得自己快破产了,于是找到范蠡,希望范蠡接手。

范蠡面露难色,说你问了那么多王公贵族,人家都不要,我又拿去卖给谁?然后话锋又一转,说:这样吧,我先给你300金,以半年为期限,如果找到了买主,就结剩下的400金,否则你就还我300金。

赵阳一听,很感激范蠡,倒觉得是自己为难了对方。他哪里知道,这是范蠡的如意算盘:这样做,既保留了商机,又不用担风险。

但是范蠡是谁呀,他分析了赵阳之前的卖宝行为,知道他卖不出去的原因,一个是根本没找对买家,二是卖宝太过心切,拿着宝物到处问人家要不要,很难让人不怀疑宝物的来路不明和货真价实。

范蠡知道,这两件宝物当然是卖给本国的贵族更合适,因为国宝更彰显他们的身份和地位。

于是范蠡先后去了晋国和宋国。

在晋国范蠡拜访的是赵襄子,实际却是为了引起故国为梁国的魏桓子的注意。范蠡看了赵襄子的和氏璧后,故意说自己四国之宝都见识了,人生圆满了——这话一出,让几个贵族很不服气,都问其他宝贝在哪儿。

然后范蠡又漫不经心地说,就是见过嘛,在哪儿不方便说。不过你们要是想要,我想想办法,看能不能帮你们得到。产品的神秘性和稀缺性一下子就被拔高了!赵襄子表示,我现在不要,但两年后你拿来,我肯定要。范蠡说“好”。

出了门,魏桓子却马上就付给了范蠡一千金的定金,说赵襄子两年后才要,你要是找到了宝物,还是卖给我吧!宝贝一下顺利出手!

范蠡去了宋国,人际关系强悍的他,就直接面见了宋昭公!然后以各种话表明,他见过宋国遗失的国宝。宋昭公一听,立马给了范蠡两千金的定金,拜托范蠡一定帮他寻回国宝!

这范蠡厉害呀!赵阳卖宝,是拿着宝物到处问人家要不?人家都不爱搭理他。范蠡卖宝,却只是对卖家说,自己见过那个宝物,如果你很想要,我帮你去弄,搞得人家买个东西好像是有求于他,不自觉都得给他加价!而且都上赶着希望这生意能做成!

高手啊!看完觉得范蠡真完美男神!




作者简介装装子,爱看书爱写作。越看书越见浅薄。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