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酒的最高境界‖再打一瓶喝多少是多少

 客从丁桥来 2023-10-13 发布于河南

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与合适的人喝酒,喝着喝着酒喝断片了!第二天醒来,看看天花板,瞅瞅窗帘,没错,是自己家,睡的确实是自己的床,关键问题是咋回来的?脑海一片空白。打开手机,看看聊天信息,大家居然还非常清醒地互报平安到家,思路清晰,文字流畅,没有一丝喝高的迹象。问及昨晚最后如何结束的,大家只有集思广益,你一言我一语,像修补文物一样,把碎片化的信息逐步还原,热烈喝酒的情景才能再现。

真正的好友在一起喝酒,大家都知道对方的酒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两杯酒均匀下肚,就开始有人按捺不着喝酒的兴奋,几个人才喝两瓶酒,两瓶酒仅仅润润喉咙漱漱口,传出去还不够丢人的,再打一瓶,喝多少是多少。好吧,再打一瓶,仅此一瓶,喝了这瓶,谁打谁喝。酒打开,话打开,前三皇后五帝,国际风云,漂亮女神。聊到女神,更加兴奋,喝着喝着一瓶酒穿肠而过。啥也白说了,再开一瓶,喝完这瓶,大家都不会醉,坚决不能再打。这瓶酒不能平端了,得换个花样喝,划拳猜枚,枚打胜家,谁输谁喝酒,不等不靠不欠,输者下,赢者上。能够在一起猜枚喝酒的伙计,都不是一般的关系,那是有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历、共同的爱好、共同的酒文化、甚至共同的女朋友,大家将多项共同体汇集成喝酒的热闹氛围。

伙计们在一起喝酒,不仅仅是喝酒,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与升华,是对生活的回忆与美好向往,端起酒杯的时候,往事与未来融化成酒的味道,随着酒的芬芳逐渐在血液里流淌。有次同学喝酒,刚开始时,大家有点矜持,有人说感冒不舒服,有人晚上还要回家辅导孩写作业,喝完三瓶时,大家异口同声地说不喝了,结果东道主说再打一瓶过一圈,喝到这个份上了,还有人主动过圈,余勇可贾,大家被其酒胆所感动,竟然一致通过,关键问题是一圈没过完,一瓶酒没了,只好再打一瓶。过完一圈,还有半瓶,酒比香油还贵,总不能剩下吧,喝不完可惜了,再推荐一个同学过一圈吧,正好他有个喜事,媳妇怀二胎了,回去也没事!好喝酒的搁不着三劝,酒壮英雄胆,又是一个一瓶不够过一圈的,八个人喝七瓶,余犹未尽,只是后来忘记了回家的路。前几天,伙计们吃火锅,三说两不说,伴着火红的火锅,号称从不喝酒的人,喝一瓶红酒后,依然要酒喝,不过第二天上班,大家帮助他共同回忆了喝酒过程。谁也不是天生就能喝酒的,酒量是练出来的,练酒的最好方式是支摊邀好友,喝完一瓶再打一瓶。

中西方的酒文化是有差别的。中世纪,雅典城邦方圆常年征战,只有在奥林匹克体育竞技期间才处于休战状态,奥林匹克精神是胜利者的天堂,奥林匹克奖杯其实就一个大酒杯,谁赢了谁用大酒杯喝酒,奖励的是美酒。我国传统文化乡射礼,每年举办一次乡射,儒家六艺就有“射”,射箭比赛,输了罚酒,后来酒场上行酒令,也是输者喝酒。

今天总量控制,每人不超过半斤酒。再打一瓶,喝多少是多少。喝着喝着,兴奋了,断片了,但无论喝多少,只要不妄议中央,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保持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核心意识就不算喝高!来,您随意,我干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