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那一年我们应该上北大

 客从丁桥来 2023-10-13 发布于河南

同学聚会,没有太多的利益交换,最大的特点就是怀旧。酒过三巡,菜过五味,话匣子打开,尘封已久的往事一个接一个地爆料,谈笑间,大家达成一个共识,那一年我们应该上北大,之所以没有去,不是我们不努力,而是外部环境不允许。

八九十年代,我们农村学校,初中一年级才开设英语课。一年级上学期,我们英语的老师尽管是民办老师,但教学很认真,学生整体学习成绩也不错,学生没有厌恶英语的。下学期时,不知何故,民办老师不教我们了,换了一个极不负责的老师,学生由烦老师到烦英语,以至于整个班都不学英语,期末考试时,几乎没有人能考及格。我们有句口头禅:老子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学ABC,照样接班人。好吧,你不学英语,英语不找你。中招考试时,英语要是不拉分,考上小中专就吃商品粮。高考时英语要是不严重扯后腿,即使考不上北大,至少也能考到挨着北大的学校。

敢打,能挨,身体好,是我们上高中时彪悍人物。那时候,帮派盛行,少则十几人,多则百十人,校园内整天都有打架的。校长说开除谁,可能最后不会开除,但帮派老大说开除谁,谁就真的有可能必须转学。打架好像不需要理由,看着不顺眼就要开打。三年级打二年级,二年级打一年级,不是因为你跟谁有仇,而是因为你的行为、穿着、发型引发了他人打你的欲望,挨打是必然的。有几个保送生,就是因为习惯性挨打,不敢进学校,进而成绩一落千丈,最终没能冲过高考的独木桥,他们其实都是上北大的苗子,可惜过早地凋零。现在经常在网络上看到校园暴力,大家都义愤填膺。仔细想想我们高中时的校园暴力,哪一场群架不是往死里整。

老大不是白当的,要有经济实力。老大为了请弟兄吃碗烩面,也是费尽心机的。老大是城里人,看见家属院里扔一个破保险柜,趁月黑之夜,喊着小弟兄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几百斤的保险柜抬出来卖废品,原以为是几百斤的废铁,谁知道里面水泥,一个保险柜仅卖一二十块钱,还不够打一次架的。有个伙计,人高马大,虎背熊腰,非常仗义,打架之事,有求必应。有次,打架之前,老大请吃饭,这伙计一口气吃了十二个馍,喝了三碗汤,站起来打了三个旋风脚,放三个响屁,然后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预设的埋伏地点。结果,对方没有按常规出牌,绕行回家,一场武斗未能爆发,伙计赚了一顿饱饭。

高中之前,我认为上学就是识字,进城能认识男女厕所,买东西时会算个账。到高中之后,才知道上高中是为了考大学。高一时,特别崇拜一个同学,他出口成章。我们去涡河大闸玩,看见付桥,他马上赋诗一首:太阳出来照付桥,付桥本是水泥造,水泥桥,水泥桥,外边是水泥,里边有铁条。有他这种文学素养,何愁不上北大,结果因为与人竞争女朋友,被对方请人一顿接着一顿地打,后来干脆投笔从戎,我们由此失去一位北大苗子。

事事皆有定数,上帝给你关闭一扇门的时候,必然为打开另一扇窗。尽管我们最终未能漫步未名湖领略博雅塔,但经过打拼,很多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人生,当多大官算?挣多少钱算钱?冷暖自知,只要自己感觉幸福,一切皆好!行文至此,突然想起《红楼梦》里的《好了歌》与大家分享: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待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作者简介:丁志阳,河南鹿邑人,经济学学士,郑州市公安局民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