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没穿披风的超人,你救人的样子很酷!

 客从丁桥来 2023-10-13 发布于河南

1225日,河南周口郸城,女子陈某因家庭矛盾产生轻生念头,欲从10楼跳下轻生。郸城县公安局北关派出所接到指令后,值班副所长李振立即带领其他民警火速赶往现场。由于陈某情绪十分激动,不愿与民警沟通一度做出要跳楼的危险举动。危急时刻,李振一边说话分散陈某注意力,一边轻身翻过护栏沿着楼顶外沿。10层高楼之上,无任何防护装置,不足1米宽的楼檐,散布空调外机和管道,但李振快速飞奔,用了不到5秒的时间便将陈某救下。李振踩“飞檐走壁”救人的事迹,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怒赞!

为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广大公安民警拼了。10层楼高,别说恐高症人,即使是普通的正常人站在10楼高的地方向下看,也会头晕目眩,何况还要快速奔跑。为了挽救一个生命,防止轻生女子跳楼,民警李振毫不顾及个人生命安危,义无反顾地在10层楼顶奔跑,成功将轻生女子就下。

实际工作中,为了救人,在危急时刻,时常涌现广大民警舍生忘死救人的故事,他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跳冰河救人的有之,闯火海救人的有之,攀险峰救人的有之,抗山洪救人的有之,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哪怕面临死亡也要把群众就出来。116日,四川自贡市自流井区一居民楼起火,新街派出所指导员罗庆锋在疏散群众过程中被困火场,将唯一的呼吸机交给了被困群众,自己被困楼顶。罗庆峰给妻子打电话:“我可能要牺牲了。如果有什么意外,把孩子带好……”。罗庆锋被救后躺在病床上说:“我不算什么英雄,只是做了该做的事。”

和平年代,基层民警是牺牲最多的职业群体,但他们工作贴近基层百姓,直面社会矛盾,点多面广,也是最容易受舆论质疑的群体之一。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处理的事情增多了。自从漳州110推出“有警必接,有险必救,有求必应,有难必帮”的四有四必,大量非警务活动长期困扰着公安机关。基层治理中的很多细小琐碎却又难办的剩余事务大量涌进公安机关,非警务活动急剧增加,各类社会矛盾交织在公安机关。很多民间纠纷调解,已成为基层公安机关的固定“业务”,社区居委会和村委会都“自觉”将这类事务“移交”给公安机关。今年舆论广泛关注的养狗纠纷,其实也早是城市基层派出所甚为头疼的事务。剩余事务很难说不是警察的“份内”之事,但确实不是专业警务活动,它们看似简单,但处理起来却费时费力,耗费大量警力。二是事情处理要求高了。这两年人们对基层治理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问题批评颇多,基层干部对办事留痕现象极其反感。但对于公安机关而言,执法的专业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等要求,确实是上世纪90年代就在努力追求的目标。加之网络上一些别有用心人的刻意挑拨,故意撕裂警民一家亲的关系,很多人不是法律意识增强了,而是上访告状意识增强了,动不动就向执法民警索要执法证,一言不合就多头投诉,致使基层单位疲于回复各类投诉。

根据公安部统计的数据,2013-2017年的5年里,全国因公牺牲的公安民警共2003人,因公负伤或致残2.5万人,因公牺牲民警平均年龄43.5岁。

1222日,第三届平安中国“三微”比赛颁奖活动在厦门举行,中国政法系统的“奥斯卡奖”揭晓!颁奖活动首次公布了政法队伍一组沉重的数据——

十八大以来

法院系统牺牲119

检察系统牺牲65

公安系统牺牲2061

司法行政系统牺牲286

国家安全系统牺牲……

岁月静好,是有人负重前行。

作者简介:丁志阳,经济学学士,三级警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