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谱记(6)

 老魏的新视界 2023-10-13 发布于甘肃
早就听说有《百字谱》,有幸一阅,方知此谱前言仅有百字。该谱是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十月初六日、由金城魏氏十房之白公十五(世)孙、一用公八世孙魏贵和所撰。其中提及金城魏氏第三世”红颜常作对 白首永成双“十房中的川五房之大房魏白,谱中记载:“如我大房之祖讳白祖者,自宣德元年,流贼作乱,荣受千户之职,庇护什川。娶三房共生四子,长曰毓安、次曰毓邦、三曰毓定,四曰毓国,而毓国公过继首公,安邦定三公共生七子曰福、曰禄、曰祯、曰祥、曰演、曰岳、曰禹。岳公过继魏家台老长房,尔时流贼乱台,赖岳公之强勇,护台无恙。
明宣德元年,即公元1426年,明朝第五位皇帝明宣宗朱瞻基(1399—1435)继位。朱瞻基是明成祖朱棣之孙、明仁宗朱高炽长子。执政十年,终年36岁。由《百字谱》记载可看出,距今近600年前,流贼作乱,金城魏氏三世魏白公勇武过人,克乱有功,得受千户之职,驻守川堡,庇护什川。
作为明朝西北边陲的什川堡,是黄河盆地,也是边关前沿。冷兵器时代,北方骑射民族屡屡犯境,明朝据黄河天险防御。魏贵及其子孙所处的时代,正是烽火连天的岁月,他们不仅在什川开疆拓土,还担当着戍边重任。什字川因为有魏白等猛将,可保安宁。但远在魏家台的山五房魏坤一家,却因为北方强敌来犯,付出了沉重代价。因为战争,魏红魏颜二公举家远走临洮炳灵等地,常作对三公浴血奋战,遭敌军重创。此时,金城魏氏第四世中的”魏家七子(福禄祯祥演岳禹)“担起了重任。《四房康熙三年谱》、《百字谱》都有记载,魏台危急,求助什川堡,魏演、魏岳挺身而出,前往魏台,力克强敌,保台无恙。后来就留在魏家台,承继台五房血脉。直至今日,榆中县园子乡魏家台尚有金城魏氏魏白后裔生存于此,守着先人留下的百年基业。
烽烟散尽,什川北疙瘩山顶的明烽隧还在见证着战乱频仍的昨天。和平年代,我们过着幸福的日子,不能忘却的是,励精图治,国富民强,才能免受强者欺辱。不忘历史,知古鉴今,才能更好开启美好未来。

百字谱序 

 魏贵少贫寒,远日及贾,至四十五十,他箱略有储蓄。而天性惇笃,孝思不匮报本追远之忱念,在茲故见家祠敞败,遂兴补修家祠之功。家牒之修全凭笔墨,贵公未尝学问,不能亲自编记,故仰以代笔。予才疏识浅,原不能文,再三固辞不能谢,故代为之序。

金城魏氏家谱序   

今夫根深叶茂,源远流长。先祖之德泽既厚,后世之子孙必蕃,此万世不易之理也。然根虽深而究不可不培,源虽远而究不可不浚。前人之后人,鸟得不报本追远哉。毕  封等天性惇笃,孝思不匮母怀,尊祖敬宗之念,因念举篡修家牒之事,但家牒之修凭笔墨  封等虽读书多年,而文理不甚精练,故仰余代笔。余才疏识浅,原不能文,再三固辞不能谢,故不揣固陋,先观其前人所遗之图考,后核夫  封等所查之历履,乃得统论纲领 细论条目而历历叙之,原夫魏氏之祖始自毕公,其后虽有魏犨、魏绛、魏颗、魏征之伟人,而世代遥远,简断篇残,空不能班班而考定,惟至我始来甘肃之魏贵公者乃得有头绪可寻也。盖贵公始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高桥庄大槐树下,洪武初年到南京牧牛镇随庄王来兰州。至洪武二十三年移居什川堡,生子二,长曰丹丹,次曰苏葛,二公各生五子共生十人。丹丹公生五子名曰:红颜常作对,苏葛公生五子名曰:白守永成双。丹丹公居住魏家台,五子分五房。而红颜二人逃奔河州、临洮、炳灵等年各有支派。苏葛公居住什川堡,五子亦分五房。长曰白居什川、泥湾、河口,次曰首居住什川,三曰永其后人多居喇牌、魏家大山等处,四曰成其后人多居红水、永泰、条城、东滩、后山、长树岔等处,五曰双亦居什川、泥湾,其后人亦有散居靖远、峡口者。如我大房之祖讳白祖者,自宣德元年,流贼作乱,荣受千户之职,庇护什川。娶三房共生四子,长曰毓安、次曰毓邦、三曰毓定,四曰毓国,而毓国公过继首公,安邦定三公共生七子曰福、曰禄、曰祯、曰祥、曰演、曰岳、曰禹。岳公过继魏家台老长房,尔时流贼乱台,赖岳公之强勇,护台无恙。演公生子四名曰:友仁、友义、友仓、友库,我祯公生子二,长曰伯川,次曰伯荣。而荣公之一支徒於泥湾大园子另有谱序。而我伯川公之令嗣曰成登,成登公生子三长曰孟明,次曰孟乐,三曰孟怀。我孟明公生子曰四,长曰思江,次曰少亡,三曰思清,四曰思泽。我思泽公生子三长曰一用,次曰一典,三曰一纲。我一用公亦生三子长曰时唐,次曰时春,三曰时琰。今兹之后自应从我大房之首,而历历叙之。但户大丁繁,居处离析,不帷考核维艰,即悉数亦难终矣。况今各有谱序,故余亦谨提大目,至于旁枝另叶亦俱略而未叙。惟至我时琰公后,乃得条分缕析,五五添注名讳,以分长幼尊卑之序,以详生事死葬这所,且以昭瓜瓞绵绵,延葛藤蔓衍之盛也是为序。

      大清同治三年七月十五日承祭日,叩祖遗车路沟站根,同治四年贼寇作乱,我全家以受艰难,逃奔黑石川居住,创修立业为序。  魏代笔剥树皮嚼草根各有谱序。      

       光绪十九年十月初六日承祭 

       白公十五(世)孙,一用公八世孙魏贵和    叩拜


                   


读谱记(1)
读谱记(2)
读谱记(3)
读谱记(4)
读谱记(5)

雾锁金盆(上)
雾锁金盆(中)
雾锁金盆(下)
访1
访2
访3
访4
访5

访6

好一派清秋光景
皋兰2023“黄河鼓韵”中秋音乐会在什川镇燃情开唱
皋兰县什川古梨树群成功入选全国100个最美古树群
迎国庆·圆中秋·庆丰收  皋兰县“双节”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夜游陶园街
黄河之滨也很美  什川古梨园掠影
寻张洁故居不遇
我的梨
魏氏家训
北海日报社采访团走进兰州水墨丹霞
连霍高速兰州清忠段什川隧道左洞顺利贯通
全国“双百”古树推选结果公示 兰州皋兰什川古梨树群入选
两棵百年古梨树同日倾倒,什川古梨树保护中心展开救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