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古文明雕像上的“手提包”究竟是什么?华夏文明传播的铁证

 怀旧書馆 2023-10-13 发布于黑龙江

在苏美尔、美洲玛雅、哥别克里石阵的石雕上,我们都能够看到拎着“手提包”的雕像。

上古文明雕像上的“手提包”究竟是什么?华夏文明传播的铁证

苏美尔手提包

上古文明雕像上的“手提包”究竟是什么?华夏文明传播的铁证

苏美尔手提包

上古文明雕像上的“手提包”究竟是什么?华夏文明传播的铁证

哥别克里石阵手提包

上古文明雕像上的“手提包”究竟是什么?华夏文明传播的铁证

玛雅手提包

上古文明雕像上的“手提包”究竟是什么?华夏文明传播的铁证

玛雅手提包

那么,这些手提包究竟是什么?

标准答案在这里:

它们的名字,叫作“权”。

权力的权。顾名思义,它就是权力的象征。

下图是我国古代的权,一毛一样的手提包形状。

上古文明雕像上的“手提包”究竟是什么?华夏文明传播的铁证
上古文明雕像上的“手提包”究竟是什么?华夏文明传播的铁证
上古文明雕像上的“手提包”究竟是什么?华夏文明传播的铁证
上古文明雕像上的“手提包”究竟是什么?华夏文明传播的铁证
上古文明雕像上的“手提包”究竟是什么?华夏文明传播的铁证
上古文明雕像上的“手提包”究竟是什么?华夏文明传播的铁证
上古文明雕像上的“手提包”究竟是什么?华夏文明传播的铁证
上古文明雕像上的“手提包”究竟是什么?华夏文明传播的铁证
上古文明雕像上的“手提包”究竟是什么?华夏文明传播的铁证
上古文明雕像上的“手提包”究竟是什么?华夏文明传播的铁证

来几张实物对比,看得更加清楚一点。

上古文明雕像上的“手提包”究竟是什么?华夏文明传播的铁证
上古文明雕像上的“手提包”究竟是什么?华夏文明传播的铁证
上古文明雕像上的“手提包”究竟是什么?华夏文明传播的铁证

下图是来自苏美尔的“手提包”,上面花哨的图案掩盖不了它是一个秤砣的事实。

上古文明雕像上的“手提包”究竟是什么?华夏文明传播的铁证

权,又写作“铨”,是用来权衡轻重的标准砝码,俗称秤砣。

这个秤砣有什么玄妙之处?居然会被上古以来世界各地的人都视为权力的象征?

要知道,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同律度量衡”,颁布诏书,规定全天下的秤砣只能有一个标准。

这是刻着始皇帝诏书的秤砣。

上古文明雕像上的“手提包”究竟是什么?华夏文明传播的铁证
上古文明雕像上的“手提包”究竟是什么?华夏文明传播的铁证

上面写的是诏书: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也就是说,统一度量衡的标准,是统一天下的人独有的权力。

唯有制定这个标准的人,手里才能握着这样的一个“权”。

【前汉·律历志】就说:

孔子陈后王之法,曰谨权量。量多少者不失圭撮,权轻重者不失黍絫。

也就是说,上古时代石雕上的这些手里拎包的人,都是天下标准的制定者,权力的掌控者。

这个“权”的标准,来自天上。

度量衡的制定标准,依据的是天道。

《说文》就说:

称,銓也。春分而禾生,夏至晷景可度,禾有秒,秋分而秒定,律数十二秒当一分,十分为寸,其重以十二粟为一分,十二分为铢。

《淮南子》说得更加明确:

古之为度量,轻重生乎天道……秋分蔈(秒)定,秒定而禾熟。律之数十二,故十二蔈(秒)而当一粟,十二粟而当一寸。律以当辰,音以当日。日之数十,故十寸而为尺,十尺而为丈。其以为量,十二粟而当一分,十二分而当铢,十二铢而当半两。衡有左右,因倍之,故二十四铢而为一两。天有四时,以成一岁,因而四之,四四十六,故十六两而为一觔。三月而为一时,三十日为一月,故三十觔为一钧。四时而为一岁,故四钧为一石……故律历之数,天地之道也。

由此可见,唯有通晓天道律历之数的人,才能够制定出标准的度量衡。

这样的人,在中国上古被称为伏羲。

人类最早的文明,就是伏羲创造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