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实现钠离子电池量产的有几家

 巨空龙成长确定 2023-10-13 发布于四川
所谓“人多力量大”,入局者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钠离子电池产业化的发展,据起点钠电不完全梳理发现,2023年开年至今,已有超过60个钠电相关项目签约落地,粗略估计总投资额超1800亿元。
钠离子电池量产阵营不断扩大
产业链一片火热背后,业界对钠离子电池的期待值开始拉满,尤其是站在业界公认的钠离子电池量产元年风口上,业界对于钠离子电池的量产进度更是颇为关注。
产业链企业亦不负期待,在通往量产的道路上不断释放积极信号。
据起点钠电了解,早在2022年年底,碳酸锂价格处于高位时期,就已经有宁德时代、中科海钠、鹏辉能源、孚能科技、亮见钠电、维科技术、蔚蓝锂芯等企业公开表示将在2023年实现钠离子电池规模化量产。
而“锂电领头羊”宁德时代,以及“钠电领头羊”中科海钠带头释放量产讯息,也让钠离子电池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进入2023年来,关于钠离子电池量产或即将量产的消息更是层出不穷。

据起点钠电不完全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已经有20多家企业透露钠离子电池量产相关讯息,不过,真正实现量产出货的企业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无疑是中科海钠、华阳股份、传艺钠电、立方新能源、超威集团等钠电相关企业。

具体来看,目前,中科海钠已手握亿元订单;产品方面,今年2月,中科海钠发布了三款钠离子电池产品,还联合江淮集团推出搭载了钠离子电池的思皓EX10花仙子A00级新能源乘用车。

华阳股份方面,今年10月6日,华阳股份旗下子公司华钠芯能完成100组电动二轮车钠离子电池组订单交付,交付对象为科达新能源。

传艺钠电已具备4.5GWh产能,并已获3.3GWh 意向性订单,形成批量出货;今年7月,传艺钠电还进入某汽车制造商的供应链体系,并获得其子公司的订单。

立方新能源2022年4月发布了旗下第一款钠离子电池,并宣布钠离子电池量产。2023年4月,公司圆柱型钠离子电池已经顺利下线,正式实现量产出货。

超威集团旗下的安力能源已经实现多次电池电芯产品出货。如今年7月中旬,向国内客户交付15000支电芯;8月,向南非客户交付回购的148组电池包订单。

企业争先释放“量产”讯号背后
整体来看,目前钠离子电池量产仍是一个较难跨越的关口,难点主要体现在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路线的选择上,负极硬碳材料的原材料供应支撑,以及产线运维的资金投入等多个方面。
当前,真正实现出货量产的钠电企业并不多,各大企业纷纷官宣的“量产”或“即将量产”,有的很显然是烟雾弹,那么问题来了,量产烟雾弹背后,企业们到底是出于什么考量才会释放量产相关讯息?
其一,或是出于融资需要。
据起点钠电观察,2015年,国内专门研发钠电池的公司可以说是寥寥无几,但近年来,新成立的钠电相关企业的增长明显,天眼查信息显示,仅通过搜索“钠电”一词,显示相关结果多达460条。且由于新近成立,不少钠电企业的盈利机制还未真正建立,稳定的资金链支撑也并未形成。
值得注意的是,资本很看好钠离子电池赛道,据起点钠电不完全梳理发现,2023年开年至今,钠电领域已发生融资事件42起,涉及企业31家,其中,乐普钠电、珈钠能源、钠壹新能源、启钠新能源、容钠新能源、盘古钠祥等企业完成多轮融资,融资用途中,产线搭建、厂房建设、人员扩充等是较多提及的内容。

不过,资本的眼光向来毒辣,即使是处在大热赛道,不具有核心优势、突出优势或领先优势的钠电企业往往不会被资本选中,继而投资加码。
因此,在钠电池仍处产业初期阶段的当下,具备量产条件,或已经实现量产的钠电企业,无疑将更受到资本的关注。而来自资本的支持和助力,也将为钠电企业解决资金方面的后顾之忧,进而腾出手脚,专注研发,开启更多技术和产能等方面的布局。
其二,或是产业链配套不完善。
正如前文所言,2023年开年至今,已有超过60个钠电相关项目签约落地,粗略估计总投资额超1800亿元。产能方面,截至目前,已有超32家钠电企业先后披露了产能规划,合计钠离子电池产能规划约400GWh,若加上可与锂电池共线的产能,当前钠电池规划产能已逼近500GWh大关。这一数据相比2022年的0.2GWh左右出货量,可谓暴增。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量产元年趋势下,产业链的积极性与参与度明显提高,项目签约落地、投入建设的步伐也开始加快,但大部分企业项目仍处于前期规划或建设当中。
有行业人士表示,当前产业化瓶颈主要在于产业链尚未成熟,材料成本尚存下降空间,且量产工艺尚不完善,良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待产业链完善后,规模量产后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价格可降至5万元/吨甚至以下,钠离子电池的理论BOM成本将低至0.40元/Wh。
此外,也有产业链人士指出,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初期,钠离子电池的成本优势还不能充分体现,加上产业链缺乏相对成熟的配套标准,下游企业在逆变器和BMS电源管理系统等钠电系统配件方面适配困难等等。
总之,尽管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但现阶段,产业链配套仍不完善,因此,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多持谨慎态度。而量产或具备量产条件,于钠离子电池产业链而言,无疑是一个相对积极的信号,对于产业链上下游信心的提振,相关项目的实际推动,以及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也将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
其三,或因下游客户多处在验证阶段,储能等下游订单还未真正起量。
有行业人士分析指出,钠离子电池实际主要还是服务于储能。他提到储能电池的要求,一方面体现在成本可控或者是资源的丰富性,价格便宜,一方面体现在循环稳定性要长,电池的安全性要好,而钠离子电池所具有的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等优势,能高度适配储能应用场景。
产业链上,随着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钠离子电池产品出新速度也开始加快。据起点钠电观察,2023年开年至今,已经有中科海钠、鹏辉能源、众钠能源、维科技术、海四达、雅迪、台铃、爱玛科技、天能、超威、星恒电源、松宝新能源、猛狮科技等众多相关企业发布了钠离子电池产品,适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电动两轮车、低速四轮车、以及储能等。
而面向储能场景,钠离子电池导入市场应用的速度也开始加快,已经有多个企业落地相关案例,如中科海钠、宁德时代、比亚迪、鹏辉能源、立方新能源、超威、超钠新能源、等企业均已经将钠离子电池技术应用于储能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的钠离子电池订单需求也开始出现,且势头渐起。截至目前,已经有传艺钠电、华阳股份、孚能科技、中比新能源、为方能源、众钠能源、方寸新能源、英能基等多个钠电相关企业先后官宣拿下钠电供货订单。
但整体来看,基于钠离子电池仍处在产业化初期,具备量产条件或已经量产的钠电企业并不多,因此钠离子电池在电动两轮车、低速四轮车、以及储能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才会真正到来。而市场上各种量产消息的存在,在给企业造势的同时,或许也将进一步推动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发展和商业化应用。
写在最后
钠电的发展潜力,不管是从其自身技术优势来看,还是从其能缓解锂资源卡脖子的战略意义上来解读,都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资本,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蜂拥而至,也让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发展,以及商业化应用愈发清晰。
据起点研究院(SPIR)预测, 2025年/2030年钠电池市场规模分别达到91GWh和1132GWh,未来8年钠电池市场规模将保持高速增长。
面对发展可期的钠离子电池赛道,浮躁、激进也在所难免,量产烟雾弹等现象的出现也不难理解。不过,就像中科海钠总经理李树军此前所言,钠电行业在当前这个阶段真正进入到了关键的、较劲的时候,进入马拉松的途中跑,凑热闹的恐怕要退场了。因此,钠电企业更要保持初心,踏实做研发,拿出足够令市场信服的产品,才有可能继续在钠电赛道占有一席之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