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茗悦 | 菜市场里的热爱(回忆文)《日照日报》发表

 作家邹佩zoupei 2023-10-13 发布于陕西


菜市场里的热爱

文/王茗悦

我非常喜欢去各个地方的菜市场,那一声声的吆喝衬着一张张朴实的脸,带着充满热切期盼的眼神望向你。在眼神对视的那个时刻,你好像被一股莫名的引力吸引着向他们的摊位看去。小时候我总是喜欢菜市场里人群涌动的热闹、琳琅满目的零食、青翠欲滴的蔬果、活蹦乱跳的海鲜……一切都生机勃勃,仿佛华灯初上时每家每户点亮的人间烟火。
儿时我跟姥姥一起赶农村的菜市场,当地也叫赶集,这是我每周最期待的事情。那个时候人们支个摊位,甚至就摆在地上,大家默契地遵守自己的“领地”原则,从不互相叨扰,遵循和气生财。他们大声吆喝着自己的商品,盼着集上的人们能为此停留下来。摊主们把摊位列在马路两侧和中间,这样人们从开始的地方逛绕一圈,又回到了最开始的地方。我和姥姥经常绕一大圈,为了寻找一位年长的老人。

他推着辆黑黑旧旧的自行车,在后座挂两个筐,筐里卖的是我最爱的芝麻糖。小小的我跟着姥姥走遍整个大集也要找到这个卖芝麻糖的老爷爷。每次穿过人群找到卖芝麻糖的老爷爷,老爷爷看见我,打老远就马上支起车架,停下来大声喊:“快来呀,我给你多装两块儿!”老人掀开盖着芝麻糖的白被子,我看见那一块块被焦黄色的糖凝满了芝麻的糖的时候,我便已经尝到了它的味道:既薄又脆,香甜无比。
尤其冬天把它放在嘴里,冰凉香甜混着哈气,含在嘴里都舍不得嚼。老爷爷浑浊的眼睛里笑意盈盈,那被岁月无情打磨的脸镌满了皱纹。他总是穿着一件有年岁的藏青色的布棉袄,衣扣已被主人磨得发亮,衣角露出了雪白可爱的棉花。他的眼神充满慈爱和来自那片土地的温醇。
那香甜的芝麻糖占据了我小时候逛大集的主旋律,长大后我再也没吃过那么美味的芝麻糖。
成家后,我经常带女儿去家附近的菜市场。现在的菜市场干净整洁了很多,唯一不变的是卖东西人的热情。去买香菇,店家跟我说着香菇的价格和做法,结完账后再往袋子里多放一个香菇。
一位婆婆守着一些秋葵,我凑过去问她怎么卖?“昨天摘的4块钱,今天摘的新鲜 5 块钱。你要多少呀?”说着就动手帮我往袋子里拾。女儿提着装满秋葵的袋子,一边走一边想要系上袋子,刚学会系鞋带的她什么东西都要系一系。于是她站在一个卖大饼的摊位前,小心翼翼地把塑料袋的两个提手交叉在一起,我在她身后大气不敢出,仔细观察着,等她把两只提手系好后,回眸冲我笑了。
我一抬头,卖大饼的摊主也在默默注视着女儿的举动,那双沾满面粉浑厚的大手,边拿着擀面杖擀大饼,边被一个系提手的小女孩吸引。她看到女儿系好后,长舒一口气,会心的笑了,那个笑容真挚又舒朗。那双大手在额头上抹了一把汗又用斑驳的围裙擦了擦,继续擀起了大饼。

那个笑容让我一下想起了卖芝麻糖的老爷爷,他们都有着穿透人心的笑容。我出神地望着那个摊位,玻璃罩里是热气腾腾的大饼,那热气升腾着,升腾到我的眼睛里,让它起了雾,让我的眼睛清晰了又模糊。
菜市场里的人每天都忙忙碌碌,他们也许为了一个人,为了一个家,奔波在这方寸之地。也许是这片赤诚的土地,赋予了他们勤劳、热情、善良与奉献。无论生活向他们袭来任何苦痛,他们都报之勤勤恳恳和始终的善良。
看,他们摸着黑又开始劳作了,每个人在自己的摊位上搬运、整理,为了迎接新一天的客人。不一会儿,天就要亮了,在那太阳升起的地方似乎也在讴歌,这生生不息热爱的地方。
点击上方视频,遇见邹佩

#学员代表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