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假如诸葛亮加入袁绍阵营,能够击败曹操,打赢官渡之战吗?

 四地闲夫 2023-10-13 发布于山东

假设诸葛亮有幸加入袁绍阵营,他也无法击败曹操从而赢得官渡之战。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失败的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他力量不够强大,麾下缺乏筹谋划策的人才的缘故,而是袁绍的综合能力不如曹操,因此才导致袁绍失败于官渡之战。

假如诸葛亮加入袁绍阵营,能够击败曹操,打赢官渡之战吗?

01.诸葛亮有可能加入袁绍吗?

首先,地域相隔太远,和袁绍没有交集。

诸葛亮住在隶属于刘表麾下的南阳郡,虽说刘表在表面上和袁绍属于盟友关系,但实际上,他处于中立状态,既不帮助曹操,也不帮助袁绍,企图隔岸观火。

刘表中立行为导致荆州和冀州之间缺乏人员交流,那么诸葛亮也就没有机会跑去袁绍集团效力。还有一个不可克服的原因就是从荆州到冀州中间隔着曹操的统治区,路途遥远而且风险极大,除非像刘备这样的人物,否则穿过曹操的统治区域,那是相当危险,因此诸葛亮从地域上看,就没有去冀州的可能。

况且诸葛亮和袁绍非亲非故的,完全没有必要冲破重重险阻去冀州,自投罗网。

其次,诸葛亮年纪太小,还在学习中。

官渡之战发生的时间是公元199年6月,到200年10月结束,此时的诸葛亮年纪不大,也才18岁左右。十八岁的诸葛亮还是一个毛头小子,师从司马徽学习,平时就和徐庶、崔州平等人游历。

年纪太小,知识不够丰富,此时即使跑去见袁绍,袁绍也很难重用这个未及弱冠的诸葛亮。那个时候谋士出山辅助,大多过了弱冠年纪,在没有成年的情况下跑去见袁绍,袁绍如何会相信一个毛头小子?

郭嘉第一次去见袁绍的时候已经21岁了,可以依然得不到重用,直到五年后,也就是26岁见曹操的时候,才得以重用,可见年纪也是一个很大问题。年纪太小意味着知识和阅历不够,思想也不够成熟。

假如诸葛亮加入袁绍阵营,能够击败曹操,打赢官渡之战吗?

因此,18岁的诸葛亮跑去见袁绍肯定是得不到重用,即使留用也是放在基层锻炼,这对于诸葛亮挽救官渡之战的失败无事弥补。

最后,诸葛亮不会选择袁绍。

根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

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诸葛亮长得比较伟岸,时常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当时的人不以为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认同,那是因为管仲和乐毅并非凡人。一个人把自己比作管仲和乐毅,不是疯子就是真的深藏不露,诸葛亮并不是疯子,而是那个深藏不露的人。

假如诸葛亮加入袁绍阵营,能够击败曹操,打赢官渡之战吗?

管仲协助齐桓公成就一代霸主,而乐毅统帅五国联军攻打齐国,连下70余城,差点将齐国灭国,从而闻名天下。无论是管仲还是乐毅,他们在那个时代开创了丰功伟业,名垂青史。诸葛亮心目中的偶像就是管仲和乐毅,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一代人杰。

假如诸葛亮投奔袁绍,袁绍会把他当做管仲或者乐毅来对待吗?答案是否认的。袁绍麾下人才济济,在官渡之战开始的时候,其麾下已经有沮授、田丰、许攸、荀谌、逢纪、审配、郭图以及辛毗等人,如果把时间往前推,郭嘉和荀彧曾经还在袁绍麾下效力过。

从这里可以看出,袁绍麾下不缺谋士,那个时候的诸葛亮名声不显,根本无法和袁绍麾下的那些谋士相提并论,因此即使去投奔袁绍,也是坐冷板凳的份,因此诸葛亮不会去选择袁绍。

假如诸葛亮加入袁绍阵营,能够击败曹操,打赢官渡之战吗?

因此,诸葛亮在年仅十八岁的情况下,不会千里迢迢跑去投奔袁绍,即使已经成年,基于个人发展的需要,他也不会选择袁绍。对于诸葛亮来说,管仲和乐毅才是他需要效仿的对象。

02.诸葛亮能够帮袁绍打赢官渡之战吗?

即使诸葛亮有幸加入到袁绍集团,为袁绍效力,那么他也很难帮助袁绍击败曹操,这个和袁绍的个人综合能力有关系。

其一,袁绍的性格问题。

根据《三国志》袁绍传记载:

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

袁绍表面宽厚,其实内心猜忌,喜欢听取大家的意见,可是没有办法做出正确的决定,即使麾下人才济济,也不能很好的任用,听到好的意见也无法接纳,这就是袁绍的性格。

在面对公孙瓒以及黄巾义军的时候,这些性格劣势表现并不突出,毕竟对手比较弱,即使性格有问题,在其他方面可以弥补,无非耗费的时间再长点而已,依然可以击败他们。

可是当袁绍面对曹操这样的对手,性格问题就凸显出来,甚至决定着双方对决的成败。两强对决,不仅仅凭借的只是双方的军事实力,更多的是统帅的个人综合素质,包括决策能力,以及随机应变能力,而在这些方面,袁绍恰恰弱于曹操,即使拥有大量的有利机会,袁绍也不无法及时把握,从而导致一败再败,最终官渡之战惨败。

假如诸葛亮加入袁绍阵营,能够击败曹操,打赢官渡之战吗?

如果袁绍不能够克服个人性格缺陷问题,化解内部矛盾,即使诸葛亮加入也无济于事,没有办法力挽狂澜,毕竟最终的决策权还是掌握在袁绍手里,因此失败的趋势还是不会改变。

其二,袁绍集团内斗严重。

袁绍麾下谋士众多,大体上分为冀州本地派和汝颍派。在平定北方公孙瓒后,在是否南下消灭曹操的战略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分歧:以田丰,沮授为首的冀州本地派主张休养生息,徐徐攻取曹操,而以许攸、逢纪为首的汝颍派则力主南下和曹操决战。

战略上的分歧导致袁绍麾下的谋士明争暗斗,互不相让,甚至在为了一己私利而致大局不顾,阵前逼反许攸,从而导致官渡之战失败。

面临如此严重的内斗,袁绍却放任他们不理,即使诸葛亮能够加入,在如此窘境,也很难有所作为,因也无力挽回败局。

假如诸葛亮加入袁绍阵营,能够击败曹操,打赢官渡之战吗?

03.总结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本身的含义是说优秀的禽鸟会选择理想的树木作为自己休息的地方,有才干的人会选择应该效忠的对象。中心意思就是说优秀的人才应该选择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和重用自己的领导。

诸葛亮常常羡慕的管仲和乐毅恰好就是这样的人,管仲选择齐桓公为效忠的对象,成就了一番霸业,而自己的才能也得到了尽情的发挥;乐毅效忠燕昭王而得以率领五国联军大败齐国,报了强齐伐燕的耻辱,从而名扬天下。

管仲和乐毅各得其主,从而成就了一番丰功伟业,诸葛亮可以是管仲或者乐毅,可是袁绍会是齐桓公或者燕昭王吗?很显然,袁绍不是,以他的性格相当于是后来猜忌乐毅的燕昭王之子燕惠王,有燕惠王这样的人作为效忠的对象,乐毅怎么可能最终取得成功呢?

假如诸葛亮加入袁绍阵营,能够击败曹操,打赢官渡之战吗?

由此可见,诸葛亮在袁绍的麾下是无法做到人尽其才,也就无法协助袁绍取得官渡之战;只有在遇到刘备以及刘禅这样效忠的对象之后,他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其才干,名垂千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