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杭州手记 | 下一次,别忘了“疯跑”

 广东体育频道 2023-10-13 发布于广东

杭州亚运会

  The 19th Asian Games

杭州亚运会,它是缓缓走来的。

原定于去年进行的这场盛会,让人们把心中的激情与期待暂缓一年。

杭州亚运会,它是跑着离开的。

短短的16天,各个项目赛程均匀分布、应接不暇。

而对每天奔波于各项任务的我们来说,不仅要跑,跟着赛程跑,还要“疯跑”。

9月26日,广东体育频道总监黄宏在杭州亚运会媒体村“探营”前方报道团队,为队伍打气。

“疯跑”的过程中,在访谈、比赛、专题和新媒体等各式各样的任务下,脑海里的拍摄计划往往会随着不同的形势而变化。

这些变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将比赛的话题性、内在价值,提升到比赛事本身的观赏性、竞技意义更重要的位置。

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新媒体时代“流量为王”的一个通识,尽管我始终相信,关注赛场内外的每个细节,才是对亚运会最崇高的敬意。

坦白说,有些项目的普及程度并不理想,有些比赛的进程乏善可陈,有些冷门项目运动员的故事总是无人问津,他们的确需要更多的话题来“吸睛”。

大多数媒体也将工作的重心转移:在RTB持权转播商专属的拍摄位置上,鲜有全程抓拍比赛过程的摄像,但在赛后的混采通道上,却常常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比拼,非持权转播商的记者们将混采当作是发现当日亮点的最佳机会。

从赛后各短视频平台的高声量内容来看,混采内容带来的效果尤为明显。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多维性和融合性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

人们为了自己心中那一个个话题而奔跑,跑快了可以在热点中吹凉风,跑慢了只能在凉风中抢流量。

为追逐一场与中国跳水队的访谈节目,团队仓促地在运动员村口完成布景拍摄。对陈艺文的专访是本次亚运会团队唯一一场关于中国跳水队的访谈,也是亚运会前方报道团队“疯跑”前行的代表作之一。

除了热点和流量,“化学反应”意外地成为我在杭州亚运会报道中的一大热词。

当下的竞技体育,想要取得好成绩,除了需要天赋、努力、意志品质等运动员的“刚需”,是否能和队友、和教练、和团队,甚至和对手、和裁判等一系列的因素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环。

备受各位关注的跳水双星全红婵和陈芋汐,她们是双人10米跳台上配合得最天衣无缝的好搭档,在赛场内外她们时刻迸发着青年运动员的极大能量,她们之间简单的互动,因为彼此之间真挚的友谊和纯粹的表达,总是能在新媒体端引发大量的讨论。

全红婵在夺得女子10米跳台冠军后,在混采区和广东体育频道进行了长时间的真情流露。 

可当她们结束双人10米跳台的比赛,她们之间的关系便马上从亲密无间的搭档,转变为相互间最难“啃”下的竞争对手。两人在比赛中交替领先,直到最后一轮两人的分数差距也仅在毫厘之间。陈芋汐在丢掉冠军后不忍落泪,落败的不甘写在脸上,但她面对着我们的镜头,还是撑着最红的双眼说出了最理性的总结和最感性的表白:竞技体育就是有输有赢,全红婵和她私交非常好。

每场比赛,都充斥着关于化学反应的故事。要发现这些故事,我们要保持奔跑,无时无刻不将注意力聚焦在关键受访目标;要讲好这些故事,我们更需要疯跑,竭尽所能地让大屏和小屏的机器都在就绪的状态,保住那些美丽的瞬间。

除了热度惊人的跳水赛场,相似的情节在亚运赛场、尤其是中国队内比比皆是。举重赛场上侯志慧和蒋惠花同样是有着持续三个奥运周期的竞争与合作,同是49公斤级别的她们总会有一个人被“抛离”到55公斤级;国乒男女队每届大赛都需要面临着最“卷”的单打比赛,但在“卷起来”之前他们要先共同捍卫国乒的团体荣耀...

中国举重队女子49公斤级“王牌”蒋惠花在无缘东京奥运资格后,亚运会又略显意外地不敌朝鲜选手,但当和她聊到关于55公斤级的比赛时,她在镜头前认真地祝愿队友侯志慧好运。

每一组“化学反应”,都蕴藏着比赛中最动人的故事。甚至,我们的前方报道团队内部也需要化学反应。主持人、记者、编辑和摄像几大工种,在大多数时候都需要各自身兼多职的亚运期间,相互间的默契往往决定了每个作品的最终质量。

前方报道团队在兼顾赛事报道、专题纪录的情况下,在亚运会现场完成了45期《亚运明星零距离》访谈节目。

 The 19th Asian Games

 “心心相融,@未来。”

杭州亚运会的口号描绘了“化学反应”的最高境界。


当环绕着杭州奥体中心的高楼纷纷亮灯,我感觉到“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效果在本届亚运会已经充分实现。

此刻我们终于可以按下暂停录制的那个按钮,但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今天,作为体育新闻人的你我:

随着亚运会开启的这场“疯跑”,不会停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