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倪师中医眼诊+细分人体状态

 昵称君子不器 2023-10-13 发布于贵州

倪师中医眼诊

㈠倪海厦讲解眼诊法(心肺肝肾脾脏)正常人肾经的位置,你看这是眼睛,眼袋下方就是肾的位置。望诊时我会慢慢跟你们介绍。你一看过去,怎么搞的,病人眼袋位置暗暗黑黑的,就表示肾脏已经受伤了。如果眼袋的地方凸起来很大,好像一条卧蚕一样,就是有水肿,病人有积水。如果没有卧蚕但有暗红色,这红是暗的,有点粉红色,因为水克火,火是红的。一看就是肾脏病,这些是我们望诊可以看到的情形。再继续介绍之前,我们介绍一种眼诊。眼白的地方呢,我这样画。这是鼻子,这是眉毛,这是眼睛。把眼睛打开来看眼白的地方是诊断肺的地方。眼睛内眦是我们中医诊断心脏的地方。因为里面是红色的嘛,很红。因肺就是白色,五行上是白色。我们有青赤黄白黑,所以眼白是我们看肺的地方。那不管是哪一种人,瞳孔都是黑色的,所以查肾脏查瞳孔。那瞳孔旁边会有一圈,这一圈是土,就是有土,土在控制水,水就不会乱跑,所以这是中医的诊断脾脏胰脏的地方。你们要知道什么叫正常,这就是人纪了。正常眼睛的组织结构是这样子的。第二圈是很密的,一条一条接着很密也很整齐,这是正常。再外面这一圈是木就是肝脏,肝脏像木头一样,一片一片排成这样。所以我们在看瞳孔时,正中间是黑的,旁边是木。木的外面,因为把树整个包住是天地,肺就是天嘛,它把整个包住。所以,正常人是,因为肾是阴脏,当你的灯光一照到它的时候,瞳孔马上就缩起来,这是正常。阳来了,阴就会退。若你灯光照上去,他的瞳孔都不动,就是肾阳不够了,肾脏已经虚掉了。如果一照已经没有瞳孔或瞳孔已经放大了,这个人就死掉了,肾气没有了,肾气没有了,心脏就没有了。所以西方医学也是对了,指出瞳孔放大就死了。这中间还有一个比例,这个土的地方是l/3,木的地方是2/3才是正常。你可以看到它的纹路,看得很清楚,这是正常。当有一天你看到了,有的人肺白的地方,好多白块在里面,一块一块好像面包屑一样,白白的一片一片。肺怎么里面会有白白一片一片,就是肺癌嘛!这就不需要去照X光了。再问:“晚上睡的好不好”,回答:“我晚上三点准时起来”,就非常清楚了!中医诊断速度就是那么快!当你知道这纹路是正常时,一旦这纹路改变了,如果这个瞳孔变得很大,第二圈也变得大,第三圈却变很小,很多破洞在这边,瞳孔变的很大,表示已经受伤了。水反侮到木了,土也反侮到木了,这样就可以看到是那边出了问题。就在眼睛这可以看到,这是我初期告诉你们一个概念。讲《内经》时,我会再详细讲。那瞳孔越小的人越聪明,反之,就是比较笨啊。

㈡大医小课对倪师眼诊的总结原创小文大医小课

眼诊是倪海厦先生的绝学,非亲传实难得其精髓。短短几秒,竟能从小小的眼睛中看出五脏的虚实,确定病位的所在,令人叹为观止。《佛州汉唐跟诊日志——师从倪海厦先生见闻录》书中记载了林大栋医师跟诊倪师学习眼诊的见闻,书中记载:“对于肝癌,倪师在诊断上有一些特别的提示:除了在问诊上注意患者是否晚上一点至三点(寅时)会醒过来之外,还要注意眼睛的肝区若有白点就表示有可能会有肝癌、肝硬化。”“眼诊是老师非常重视的一项诊断技法,也是倪师临床的重要特色。透过望诊而观察到脏腑内部的变化,并且能够找出许多病机。眼诊涉及到必要的临床示范,通过教学影片很难展示清楚,所以在跟诊的时候,眼诊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倪师其术合于岐黄之理,与四诊互相印证,可知师查病之细,辨证之准。林大栋医师得其精髓,在不久前为大家奉上了一场眼诊直播课。

下面,小编总结了林大栋医师在眼诊直播课上的内容。跟随笔记,再度学习掌握倪师的眼诊精髓。

精华笔记

眼诊五区五行原理亦是眼诊的原理。眼睛中间黑色瞳孔为肾,肾代表水;而瞳孔外圈为克制水的土,土代表脾区;而克制土的则为木,眼珠瞳孔及脾以外的区域为肝区。肝区与脾区的比例最好是2:1,这是健康状态的人的比例。眼白为金,金克木,而眼白的位置则为肺区。

最后,目内眦的位置为心区。肾区不管是哪一种人,瞳孔都是黑色的。肾为阴脏,当你拿灯一照瞳孔,它就会马上缩起来,因为阳来了,阴就会退。如果你的灯照在瞳孔上,瞳孔都不动了,就是肾阳不够了,肾脏已经虚掉了。

如果灯一照,已经没有了瞳孔或者瞳孔已经放大了,那么这个人也就死掉了,肾气没有了,心脏就没有了活力。所以西方医学也是指出瞳孔放大就死了。林大栋医师特别讲到,想知道一个人聪不聪明,看瞳孔,瞳孔越小的人越聪明,反之就是比较笨。

脾区瞳孔外面会有一圈,这一圈就是脾区。脾属土,瞳孔属水,土在控制水,水才不会乱跑,所以这是中医诊断脾脏和胰脏的地方。这其中还有一个比例,肝区的地方为2/3,脾区的地方为1/3,这才是正常的比例。

肝区肝区在眼珠瞳孔及脾以外的区域,属木。你仔细一看,这个是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纹路的。一条一条接着很密也很整齐,这才是正常的。

肺区把眼睛打开来看眼白的地方是诊断肺的地方。一般眼白不是完全的白色,它略带了点青色。最直观的是看小朋友的眼白,他的眼白是白色中带点蓝的,清澈的。如果眼白有白色凸起或者白白的点,这个是什么呢?这提示可能会有肺癌!

心区心区正常表现是目内眦凸起且色红。目内眦那块应该像珠子凸起、光泽。目内眦平平的不好,颜色淡淡的也不好。色红且凸起的目内眦才是好的,这是心阳足的标记。所谓,心为君主之官,只有心脏好,身体才好,所以心阳足是很重要的!  

测评几个眼诊案例案例1肝区有裂纹有小洞,肝不好一看这眼睛,小小的脾虚。看看肝区,肝是不好的,可以清楚的看到肝区范围靠上有三裂纹,且在靠下有一大洞,这些都是肝不好的症状。

案例2目内眦扁且白,心血虚一般正常的目内眦是淡红且饱满的,这个眼睛虽然肾、脾、肝、肺都很不错,但是目内眦是扁的且淡白,是一种心阳虚、心血虚的表现。这个人可能晚上会盗汗。心血不足,比较不容易入睡。

案例3肝区有一圈圈,脂肪肝在眼睛外面就可以看里面,我们一般人的肝区都是一条条的纹路,如果出现了一圈圈的,那要注意了,这是脂肪肝的信号!

案例4眼白有血丝,肺不好此眼眼白处有血丝,是表示肺部有问题。平时可以喝红葡萄汁。

案例5瞳孔形状变形,肾阴不足健康人的瞳孔是黑色的圆的,且随着光线而强力收缩。图中这位人的眼睛的瞳孔形状不规则,这表示此人的肾脏不好。

四、秘而不宣的人迎气口诊脉法摘自王伟《拔开迷雾学中医》《脉法赞》云: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魂、魄、壳、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人无二脉,病死不愈。诸经损减,各随其部。察按阴阳,谁与先后。阴病治官,阳病治府。奇邪所舍,如何捕取?审而知者,针入病愈。”

(《脉经·两手六脉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真的太感谢王叔和了,如果没有他,我永远都不会知道人迎与气口的位置,也永远不会真正弄懂人迎气口脉法。在这里我不禁要为王叔和抱不平:后世医家在注解《伤寒论》时,只要解释不通,就把责任推到王叔和身上,说是王叔和乱改导致后世看不懂《伤寒论》。其实仔细阅读《脉经》就可以知道王叔和对文献的收录很重视原貌,《脉经》中可以看到很多古朴的文字,这些文字未经润色,从此可知王叔和更不会乱改张仲景的文字。王叔和对中医的贡献非常大,他在《脉经》中收录了大量失传的古脉法。很多脉法由于年代久远,失于传承,基本定义已不可知,很难应用于临床。在《脉经》中,有一篇失传了的《脉法赞》,从文字上看,很古朴,类似这种古朴的文字在《内经》里很多见,故可知《脉法赞》的成书很早,这篇文献对人迎与气口的定位记载是:左手关前一分为人迎,右手关前一分为气口。现在明白了人迎、气口位置,便很容易分出阳病与阴病:左右手关前一分比较,左手脉大就是阳病,右手脉大就是阴病。

下面解释一下何为一盛、二盛、三盛:“盛”字下为“皿”字,为器皿之意,上为象形,代表高高耸起的谷物,其原始意思为器皿中放满了满溢的谷物等祭祀用品,后来演变成一种计量单位。一盛、二盛、三盛即是脉搏小、中、大三种衡量标准,通过关前一分的大小判断病在哪一经。如果关前一分很小就是少阳病或厥阴病;关前一分中等大小就是太阳病或少阴病;关前一分特别大就是阳明病或太阴病。这么理解的话问题又出现了:人有高低胖瘦之分,针灸取穴所用尺寸的长度因人而异,关前一分的盛数如何因人而异?究竟关前一分多大是标准的一盛大?这个问题我在经典中没有找到答案,带着这个疑问上临床,我提出过无数种假设,否定了很多想法,最终找到了答案:关脉的大小为标准的两盛。如果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脉则为一盛;关前一分与关脉差不多大则为二盛;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脉则为三盛。

下面详细说一下人迎气口脉法的具体操作细节。以高骨定关,高骨到腕有一个很大的缺口,这个缺口长度为一寸,因此叫作寸口。一寸分十份,只要过了高骨,刚到缺口的位置便是关前一分。诊脉时先通过左右手关前一分大小的对比,判断病人是在阳病还是在阴病,如果左手脉大就是阳病,如果右手脉大就是阴病。然后将盛的一侧关前一分与关脉比较,判断病人具体病变所在。以左手脉大而言,如同时左手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则病在少阳;如同时左手关前一分与关大小差不多,则病在太阳;如同时左手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则病在阳明。以右手脉大而言,如同时右手关前一分明显小于关,则病在厥阴;如同时右手关前一分与关大小差不多,则病在少阴;如同时右手关前一分明显大于关,则病在太阴。可以画一个脉形图来表示,每一对中,上为寸下为尺,左为左手脉,右为右手脉。

根据这套脉法,临床便可精确判断六经病,无论病人将自己的病诉说得多么复杂,只要摸到了这个脉象,再有相应的症状作为判断依据,便可以对病情掌握得很清楚,处方多半可以“一剂知,数剂已”。假设来了一个病人,主诉头晕,一摸脉,整体脉弦,并且人迎一盛,初步可以判断为少阳病,就可以按照这个方向进行问诊,可以问是否兼有口苦、胸胁支满等,但见一证便是,就可以放胆开小柴胡汤,并根据病人具体病情适当加减。如果病人主诉为头晕,一摸脉整体脉也是弦脉,但同时气口二盛,我们便可初步判断为少阴病,再进行方向性的问诊,如是否没精神、怕冷等,如果症状又能证明是少阴病,则就可以应用真武汤加减。当我将人迎气口脉法应用于临床时,疗效有了质的飞跃。后来再翻看后世医家的书,真是后悔自己被知识蒙蔽了太长时间。我以前看金元四大家的医书与现在的感觉完全不同。其实李东垣、朱丹溪都用人迎气口脉法,而且人迎气口的定位都在关前一分,只是我以前看他们的书时总想对他们做评价,或从他们的医学体系中抽出部分对自己有用的医论,而不是真正想深入地完整学习,因此对这些人迎气口的记载都持批判态度或观望态度。自从有了这种临床的实际体验,更加坚定了我学习经典的信心。下面我们要做的是继续放空自己,继续读经典。

人休平阴阳的运行规律人生活在天地之间,是天地的缩影,因此天地阴阳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各个状态在人体也会有反映,人体各种病象也不会超出四时阴阳的范畴。下面来了解一下人体阴阳的变化规律。在了解这个规律之前,首先要搞清楚在人体究竟何为阴、何为阳。我还是忍不住要提醒读者朋友,一定要忘掉自己脑中已有的关于阴阳的定义,否则经典的思维真的没办法进入。感谢我们生活在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可以做大量文献的统计与研究,这样可以对很多概念有清晰的认识。下面将《内经》中大量关于阴阳定义的文字放在了一起,这样我们就会对《内经》所要表达的阴阳有较清晰的认识。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素问·生气通天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素问·阴阳离合论》)

“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素问·太阴阳明论》)

“夫阴与阳,皆有俞会,阳注于阴,阴满之外,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素问·调经论》)

“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灵枢经·终始》)

以上这些是我整理的《内经》中关于阴阳定义的大部分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内经》各篇章对阴阳的定义都很相似,通读几遍便可以大体理解古人对人体阴阳的认识。作为实体的大地,每时每刻都在和外界进行能量交换,生活在天地之间的实体人,也是不停地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外面的能量不停地进入人体,体内的能量不停地向体外耗散,阴阳就是因为这个交换才产生的。外界能量进入人体的过程是阳;人体向外界消散能量的过程是阴,所以《内经》反复说外为阳、内为阴,阳要进入阴,阴满之后又要散出去。如果不考虑外界,只考虑人体,往外消散就是阴,抑制往外消散的就是阳,即“阴藏精而起亟,阳卫外而为固”。这便是阴阳。阴阳出入的多少不同,会产生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种的状态。乍一看错综复杂,但只要了解阴阳这个“一”之后,就可以明了。因此只要掌握好阴阳,我们中医可以治疗各种各样的疾病。

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详细记录了阳盛与阴盛的表现:“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态)也。”

人体处于阳盛,则阳气由外向内增加,而阴气向外消耗减少,此为阳道实。阳气向内入多则身热,汗毛孔闭住,汗不出,体内气多便会喘粗胸满,烦躁,当阳入过多,人体之气过盛,以致连腹都胀满,则必然要阴阳离决而死。人体处于阴盛状态,正好与阳盛相反,是阴气外出增加,而阳气内入减少,为阴道虚,阴气向外消散,则毛孔张开,汗出,身冷,当阴气外出到身已冷,同时内里一点气都没有,吃完食物之后不能消化而表现腹满时,便是除中,阴阳离决而死。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先看看千万种疾病是如何归为六经的。“阳气入”与“阴气出”匀平为正常的阴阳平和之人,不病。“阳气入”的多则为三阳病,“阴气出”的多则为三阴病。具体详解见下。

少阳病:人迎一盛,即关前一分,左手大于右手,同时左手关前脉的大小明显小于关脉,这种病人的脉会在关前摸到一个塌陷,摸到这种脉则说明病人当下处在少阳状态。关前一分左手大于右手,说明人体处于阳入多于阴出的状态,阳入占上风。“阳盛则热”,但因为阴阳气都很少,病人不会表现出全身热的症状,只会表现出内里热的症状。少阳为“阳道实”,病人处于阳道,会越来越实,因为阴阳气都少所以只会表现出内里郁滞的症状。这些症状主要表现为内热引起的往来寒热、心烦、呕、口渴,以及内里郁滞引起的口苦、头晕头痛、胸胁苦满等。具体而言,因为阴阳气都少,而阳气稍多,故不会总是发热,只是表现为时而发热;心烦亦不会表现出像阳明病一样的烦躁不安,只是表现出心里较烦乱,易被激怒;呕也不会表现出像太阴病内寒进食之后不易消化的呕,只是总想呕,但呕不出东西;口渴也不会表现出像阳明病一样的大渴,只是口渴,但喝不喝水都行,口苦但不会影响味觉;头晕头痛也不是内虚的那种空痛或昏沉,只是胀痛;胸胁苦满也不会像阳明结胸一样结实,只是胸胁满,叹气就可以缓解。

太阳病:人迎二盛,即关前一分,左手大于右手,同时关前脉的大小与关脉差不多,摸到这种脉说明病人当下处于太阳状态。关前一分左手大于右手,说明人体处于阳入多于阴出的状态。“阳盛则热”,因为阴阳气都多,与少阳病内里热相比,太阳病的表现为全身热,为外热。太阳亦为“阳道实”,病人处于阳道,会越来越实,因为阴阳气较多所以会表现出全身郁滞的症状。这些症状主要表现为外热引起的发热同时伴恶风或恶寒,以及全身郁滞引起的项背强痛、腰痛、全身痛、鼻塞、咳喘、小便不利等。具体而言,太阳病的发热既不像阳明病的壮热不怕冷,也不像少阳病的往来寒热,只是发热,同时喜欢多穿衣服或打哆嗦、打喷嚏等。疼痛伴痛处喜温,咳、喘也表现为憋闷的咳喘,以咳出为快,小便不利不是无力解小便,而是解小便不畅通,或总感觉有尿排不净。

太阴病:气口三盛,即关前一分,右手大于左手,同时关前脉明显大于关脉,摸到这种脉说明病人当下处于太阴状态。关前一分右手大于左手,说明人体处于阴出多于阳入的状态。“阴盛则寒”,太阴状态阴阳气都多,不会全身寒,而只表现出内里寒,太阴为“阴道虚”,病人处于阴道,会表现出气向外消耗的症状。内寒则内里运化减慢,会表现出腹满、吐、食不下等症状,气外耗则会表现出手足温、四肢烦痛、出汗多、小便多等,若气外耗不畅则会表现出黄疸。具体而言,太阴病的腹满无论多么厉害,都不会随大便或矢气而愈,或矢气后减轻,很快又腹满更重,或根本不随矢气减轻。吐亦是因为不能消化而吐,食不下为消化差而吃不下东西,并非没有食欲的厌食。手足温一般以手心热为主,手心温度高于指梢,小便多、出汗多,不会在出汗的同时怕风怕冷,但潮汗的病人会在出完汗之后怕冷,出汗的时候却想脱衣服。

少阴病:气口二盛,即关前一分,右手大于左手,同时关前脉与关脉大小差不多,摸到这个脉说明病人当下处于少阴状态。关前一分右手大于左手,说明人体处于阴出多于阳入的状态。“阴盛则寒”,少阴状态阴阳气都少,所以会表现出全身寒,少阴为“阴道虚”,病人气也是往外消耗多,由于阴阳气都少,所以消耗得比较慢。全身寒则表现为手足、后背及全身寒,恶寒而蜷,气慢慢地往外消耗,则会表现出但欲寐。具体而言,少阴病全身冷,因这种冷病人喜欢保持蜷着的姿势,坐或走都蜷着不会昂首挺胸,全身冷虽喜温,但得温之后并不能痊愈,只可缓解一时,之后更冷;或无论怎样都不能缓解,总想睡觉,无精打采。前面提到过阳明与厥阴很重要,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在阴阳转化的时候就有了厥阴、阳明两象,厥阴是人体由阴盛转到阳盛的过程;阳明则是人体由阳盛转到阴盛的过程。

厥阴病:气口一盛,即关前一分,右手大于左手,同时关前脉大小明显小于关脉,摸到这个脉说明人体当下处于厥阴状态。这个时候人体的表现和天地间三九天的表现一样,虽是关前一分右手脉大于左手脉,人体表现却不是阴盛,而是阳盛,这便是“重阴必阳”。厥阴在天地间的外象为一片寒风凛冽之象,内里却是万物郁郁欲发之象。人体的表现也是如此,外象一派寒象,内里却有郁滞欲发的热象,这便是外寒里热之象。外寒则手足厥寒,关节冷痛;内热则消渴,心烦,心中痛热,饥不欲食。具体而言,因为外寒内热,所以病人外寒一般以手足末梢冷为主要痛苦,很少会有全身冷,内热也非真的内热,而是与外寒相比的内热,因此病人会有胃部灼热、反酸、心烦等症状,因为只是相对的热,故只是感觉饿却没有胃口。厥阴病外寒越重相对的内热也就越重,故“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

阳明病:人迎三盛,即关前一分,左手大于右手,同时关前脉明显大于关脉,摸到这个脉说明病人当下处于阳明状态。这种表现与厥阴病正好相反,正对应天地间的三伏天,这时虽是关前一分左手脉大于右手脉,人体表现却不是阳盛,反而是阴盛,这便是“重阳必阴”。阳明在天地间的外象为一片繁荣昌盛之象,内里却是开始结果与即将凋零之象。人体表现也是如此,外象一片热象,内里却是中寒之象,这便是外热里寒之象。人体表现外热则大热、大渴、大汗,甚至狂躁,内寒则会表现出腹胀,心下硬,大便坚硬,甚至下利清水。具体而言,因为这个热只是外热,故皮肤会很烫,体温表测量皮肤温度也会很高,但并不怕冷,大渴也是以口舌干渴为主,往往给病人冷水时,病人“但欲漱口,不欲咽”,下咽也要在口内将水温之后方可,狂躁、大汗都是为使外热减轻,但往往越出汗外越热,所以出汗不会真正降低体温,最多只可缓解一会儿,很快体温又会更高起来。内寒则说明胃家寒凝不得运化,故而腹胀,尤其是吃饭之后加重,因为胃家不运化所以大便不下行,不下行则成硬屎。冬日若得阳明病,因冬季天寒地冻,人体汗孔闭塞,即使是阳明病也不会表现出多汗等症状,而会表现小便多,很多版本的《伤寒论》都单独提出了“冬阳明病”的论治。对六经病有了清楚地认识后,下面再来看看人迎气口脉法对应的四时阴阳。独取寸口的脉诊中,关前一分,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即左手关前一分反映人体阳气的状态,右手关前一分反映人体阴气的状态。当左手关前一分大于右手关前一分,说明人体处在阳的状态,与天地对应则为春夏的状态,即只能是少阳、太阳、阳明三种状态之一;当右手关前一分大于左手关前一分,说明人体处在阴的状态,与天地对应则为秋冬的状态,即只能是太阴、少阴、厥阴三种状态之一。随着左手关前一分由一盛到二盛到三盛,人体的气血变化也如天地变化一样,由春到夏再到夏至后四十五日;随着右手关前一分由三盛到二盛到一盛,人体的气血变化也如天地变化一样,由秋到冬再到冬至后四十五日。

总之,六经病从具体表现而言便是:少阳病为内热;太阳病为外热;太阴病为内寒;少阴病为外寒;厥阴病为外寒内热;阳明病为外热内寒。在临床应用上,通过脉诊和问诊可以判断出病人当下所处的状态,脉证合参,只要脉证一致,便可明确如何立法与处方。

进一步细分人体状态

将人体状态先分为六经,可以对人体的大体情况有整体的认识,但仅掌握这些信息在临床应用上是不够的。辨对六经,只说明我们知道了人体处于四季(实为六季)中的哪一季,接下来我们还要继续往下分,更加详细地掌握病人当下的病机。六经继续往下分的细化过程,张仲景与《内经》的分法微有差异,张仲景是在辨出六经之后继续按阴阳分了下去,而《内经》是按五行分了下去。之所以会有差异是因为《内经》的分法更能有效地指导针灸临床,而张仲景的分法更能有效地指导中药临床,下面我们将逐一进行分析。

《内经》是将六经继续按四时分,四时为春、夏、长夏、秋、冬,四时对应五藏肝、心、脾、肺、肾。即先通过人迎气口诊法分出人体的六经状态后,再往下以四时脉法细分:“春脉如弦”“夏脉如钩”“秋脉如浮”“冬脉如营”。在临床上只要摸到弦脉,就可以判断病人当下为春脉,即当下对应天地为春天的状态,对应人体为肝病“肝脉弦”(这个肝病千万不要想成西医所说的肝脏病,而是指处于肝的状态)。同样,如果病人脉象为钩脉,说明病人是心病。为了加强大家对五脏病的理解,下面以心病为例,说明什么是五脏,什么是五脏病。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按照藏象理解,南方、热、火、心等都是气处于炎上的火热状态,表达的是一个共同的象,病人无论哪里不舒服,只要表现为火热的象我们就说他是心病,亦可称为夏病。心病并不是说心脏的生理功能出现了异常病变,也不是心血管系统的病。在经典里没有心火上炎、肝火上炎等病理描述,因为在经典里“心”是一个象,其他任何脏都是一个藏着的象。

“夫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心平,夏,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素问·平人气象论》如果脉象为累累如连珠(即后世所言的滑脉),说明当下为心象的状态,即火的状态,说明这个人性格活泼好动,喜欢冬天不喜欢夏天,这就是心平,为夏天的状态。

如果脉象为喘喘连属,即脉滑得较厉害,说明处在心病象的状态,即火的状态太过了,说明这个人会有诸热瞀瘛、诸痛痒疮等像夏天火一样的症状,这就是心病。如果脉象为如操带钩,即脉滑得已经没有一点和缓的感觉,说明这个人处在火过极的状态,当逢天地间火气过多时这个人就会发病,如果病缓则夏天发病,冬天死,病急则日中发病,夜半死,逢天地之气正好克制时就很容易有生命危险,这就是心死象。如果春天摸到夏死脉,我们可以预言夏天病人很难过,很有可能活不过冬天。这即是“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无胃曰死”。五脏脉以胃气为本,胃气就是脉象中从容和缓的感觉,无论病人脉象是弦、钩、毛、石的哪一种,如果表现从容和缓,那这个脉象就只说明这个人的性格特点,为不病;当从容和缓的感觉减少说明这个人病了,当一点也摸不出从容和缓的感觉就说明这个人的病不治。人体是一个整体,由于观察人体的切入点不同,会有一些辨证上的分歧,但所指向的方向都是一致的,后世很多得道的医家是先将一个人按五脏脉分到五脏病,分出五脏脉之后再根据寸关尺脉的走势判断病人气的升降出入问题,以指导临床用药。描述一个人当下的状态就如同描述一个人的长相一样,有的人习惯先描述身高体型,再描述皮肤的色泽质地、五官特点,这样我们就对这个人的长相有了大体的认识;有的人习惯于先描述皮肤、五官特点,再描述身高体型,我们也可以对这个人的长相有大体的认识。张仲景所用的六经辨证与后世明医所用的辨证体系都是运用天地阴阳思维描述人体状态,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切入点会在描述上有分歧,只要是同一个道,最后达成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伤寒论》是在分出六经之后继续沿着阴阳往下分,通过脉象的大小、滑涩、缓急、有力没力等继续分了下去。张仲景对脉象的定义和现在对脉象的定义有很大出入,张仲景的原文为:“问曰:脉有阴阳,何谓也?答曰: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伤寒论·辨脉法》,具体理解如下。

1.通过举按判断中风与中寒每一经病都有中风与中寒,风与寒为天地的两个对立的象:风为疏泄象,寒为拘紧象。天地处于疏泄象时会表现出风大;天地处于拘紧象时会表现出寒冷。人长时间处于风大的场所,风会加速汗液的蒸发,人的气就会处于向外消散的状态;人长时间处于寒冷的场所,全身肌肉就会拘紧,人的气就会处于拘紧的状态,故病人会表现出开泄松弛或紧张痉挛的症状,这便是诸风开泄、诸寒收引的道理。摸脉时,手指力度要由轻到重,一直按压到指下无脉搏感,仔细体会指下脉搏力度的变化。手指力度由轻到重的按压过程中,指下感觉脉搏强度会由轻到重再到轻,可以摸到一个最强脉。同样,手指力度由重到轻的抬指过程中,也会摸到一个最强脉,要将这两个脉力进行比较。如果下按过程的脉搏强度大于抬指过程的脉搏强度,说明病人的气为拘紧状态;反之,如果抬指过程的脉搏强度大于下按过程的脉搏强度,说明病人的气为疏泄状态。我们治疗的目的就是将气由拘紧状态调理到轻微的疏泄状态,将气由疏泄状态调理到轻微的拘紧状态。

2.通过脉位的浮、中、沉判断病位表里这里所说的浮、中、沉并不是轻取、中取、重取,而是摸到脉之后,感觉脉搏最有力的位置。如果脉搏最有力的位置在脉管的上侧,即刚摸到脉就比较有力,则说明病位浮,病在表;如果脉搏最有力的位置在脉管底部,用较大的力才摸到脉的最强力度,说明病位沉,病在里。

3.通过脉形的“钩”“弦”判断是否有郁滞脉搏在指下搏动,会产生两种感觉:一种是像一个珠子从手指下滑过去,从指下的一端滑到另一端,我们称这种脉为钩脉(后世称这种脉为滑脉,定义已混淆);一种是如循长竿或如按琴弦的感觉,是一条线上下搏动的感觉,我们称这种为弦脉。体会钩脉的最好方法就是找一个身体健康的两三岁小孩,他们的脉一般都滑利,反映的是人体气血流通顺利,没有郁滞。体会弦脉的方法是随便找一个人,用手指将寸脉按死,这时用另一个手指摸尺脉,这时的尺脉就会是弦脉。脉管前端被堵住,后边就弦了起来,说明弦脉所反映的是人体气血运行有郁滞,郁滞物可能为痰、气、水、血之一。

4.通过脉搏频率的缓、急、滑、涩判断气血运行情况缓是脉搏至数每分钟少于65次;急是脉搏至数每分钟多于85次;滑是脉搏至数正常,每一搏动都很流利;涩是脉搏至数正常,每一搏动都很艰涩。这些都反映人体气血运行的快慢。脉搏的缓、急、滑、涩与尺部皮肤的缓、急、滑、涩大部分是同步的。尺肤主要用于诊络脉,可以通过用无名指轻抚尺部皮肤,感觉尺部皮肤的滑、涩、缓、急。还可以通过病人在没有情绪波动时说话语速的快慢判断人体气血运行情况。

5.通过脉的大小判断气血的多少脉过大或过小都反映人体内气血少,“脉大为劳,极虚亦为劳。”(《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不同医家对脉搏在指下的感觉定义都不一样。有的医家把沉脉说成伏脉,把滑脉说成动脉,这些本无对错,而是需要后学之人仔细分辨。如朱丹溪对基本脉形的定义就与张仲景不同,如果看朱丹溪的书一定要用朱丹溪的脉象系统,切不可以混淆。脉象对于医生,如同尺子对于木匠,木匠需要用精准的尺子才能打造出完美的家具,同样医生需要通过脉诊精准地测量出病人气血偏倾状态才能治病。而要达到对病人状态精准的测量就需要有成体系的脉学系统。很多师弟问我:学脉诊该看什么书?怎么练习指下的敏感度?我认为不要只看脉诊的书,脉是为临床治疗服务的,只要看理、法、方、药都记录详细的书就可以。关于指下的敏感度,首先需要端正一个态度,我们是为了治病,并不是为了达到病人不开口就知道病人所得病的西医病名。如果刻意追求以脉测病,心就会越来越浮,就会偏离中医脉诊的本意。诊脉的关键是要沉下心来,好好研究脉理,只要指头没有残疾都能摸到准确的脉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