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不舒服”的朋友,来正确认识慢性萎缩性胃炎

 新用户19973098 2023-10-13 发布于四川

伴随国家上消化道早癌筛查计划的开展

加之自媒体消息的普及及养生节目的持续关注

关于“胃”的话题持续聚焦

很多日常“胃不舒服”的朋友

会存在“断章取义”“诚惶诚恐”的心态

图片

胃不舒服→胃癌?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胃癌?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

既然大家都怕胃癌

我们消化内科杨波医生就跟大家从胃癌开始说起走:首先,80%以上的胃癌属于肠型胃癌。肠型胃癌会经历从正常胃黏膜→胃黏膜慢性炎症→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性增生→胃癌(Correa模式)的疾病进展过程。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列为胃癌的癌前疾病。看到前面一句,有些人可能心态更绷不住了。

图片

毕竟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较高,约占接受胃镜检查人群的13.8%,在胃癌高发区(东北、青藏高原、长三角地区)占28.1%。但是,据报道萎缩性胃炎每年的癌变率仅为0.5%-1%(属于小概率事件),所以大家也不要过于担惊受怕

医生最怕的就是,疾病早期大家不以为意,到了晚期我们有心无力。



一、什么是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粘膜固有腺萎缩(数量减少,功能减低),常伴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炎症等。简单理解就是胃腔的内壁变薄(注意不是胃腔变小哦),伴随出现胃的部分功能可能会发生改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多数没有任何症状。有症状者仅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满、早饱(指少量进食则有吃饱的感觉)、嗳气(我们平常说的打饱嗝)、恶心等非特异性消化不良症状。少部分患者还可有乏力、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或者健忘、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也随之增高,也有学者认为胃黏膜萎缩是一种退行性病变,是一种器官老化现象。



二、什么原因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多种因素相关,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尤其常见)、胆汁反流、免疫、遗传、年龄、高盐及低维生素饮食等因素相关

图片



三、慢性萎缩性胃炎如何预防“癌化”及治疗?

1.胃镜随访: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定期做胃镜复查。

(1)不伴有肠化和异型增生的患者可1-2年接受胃镜随访一次;

(2)伴有肠上皮化生的患者每一年左右随访一次;

(3)伴轻度异型增生者,根据胃镜及临床情况6个月左右随访一次;

(4)伴中度异型增生者3个月随访一次;

(5)重度异型增生需立即复查胃镜和病理,必要时可行外科手术治疗或内镜下微创治疗。

注意:推荐严重萎缩患者接受色素胃镜和放大胃镜筛查。

2.祛除病因:

胃黏膜损伤的病因有多种,最主要的是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因此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首先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建议大家及时检测幽门螺旋杆菌。

另外,胆汁反流、药物(主要是镇痛药、抗凝药)、酒精、刺激性食物也都是黏膜损伤的原因,需要尽量避免。

3.药物治疗:

目前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没有特效药。根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部分药物值得推荐,比如维生素C和E等抗氧化作用的营养元素、中成药制剂及胃黏膜修复剂。

4.中药治疗:

中医药在治疗萎缩性胃炎及包括肠化及轻度异性增生方面具有优势,临床实践证实中医药可以控制、截断萎缩性胃炎进展,甚至有可以逆转少部分萎缩的案例。

图片



四、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对疾病要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多数萎缩性胃炎也可能是一种正常的退行性病变,完全预防是不可能的;

2.建议患者尽量避免长期大量服用引起胃黏膜损伤的药物(如消炎痛、头痛粉等),改善饮食和生活习惯(如避免过多饮用咖啡、大量饮酒和长期大量吸烟)等;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避免坚硬、过热、过咸、熏烤、腌制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4.三餐要规律,避免过饥、过饱;

5.适当运动,舒缓压力,保证充足睡眠。

图片

总结一下:慢性萎缩性胃炎进展至胃癌是一个小概率事件,一旦发现有萎缩性胃炎,积极祛除病因、改变饮食生活习惯、规律复查胃镜,很多萎缩性胃炎患者都能维持现状,不再进展。所以信心也是很必要的,要知道恐慌的心情反而会加重病情进展。同时也推荐患者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专业指导和诊治。

图片
END
作者:

杨波,主治医师、中共党员,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目前博士在读。擅长消化道早期肿瘤的内镜下筛查及微创治疗(EMR、ESD等)、消化道疾病急诊诊治(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异物、急性胰腺炎等)及功能性胃肠疾病的诊治。

图片

审核:消化内科  庞红全

编辑:宣传统战科  卢星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