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Bose丢出年度王炸!苹果还在换C口躺平?

 躺倒鸭 2023-10-14 发布于安徽

大家好,我是原色钛合金版鸭鸭~


该说不说的,就咱这每年挑配色的眼光,那是嘎嘎顶 💪


不信你瞅瞅隔壁的蓝色钛金属版,这才刚出一个月,就因为价格暴跌冲上热搜 🔥 :


而另一头,牙膏都懒得挤的苹果也惨遭果粉背刺,在@新浪新闻发起的投票中,大部分人都表示冲不动了……


倒爷见状那是一头雾水两眼懵逼血压飙升声泪俱下……

──主打一个悔不当初 💔


要鸭说,人果子厂这是咎由自取,也不知道反思一下自己这么多年配置涨没涨,有没有认真升级❓


就比如这一代的 📱 ,当果子厂还在外观上玩儿钛合金的时候,隔壁华子直接整出了:

卫星电话 玄武架构
灵犀通信 方舟引擎
盘古人工智能大模型
全焦段超清XMAGE影像
……

也难怪人家一机难求,甚至有大哥愿意参加“买车送手机”:


再比如这一代的AirPods Pro苹果那是奋发图强、悬梁刺股、挑灯夜战、夜以继日……


──愣是打磨一整年,重磅升级了C口……



同是一年光景,反观同是漂亮国 🇺🇸 老牌厂商的Bose,直接拿出了:

不挑音频的空间音频优化方案
揉合完全消噪➕空间音频的“沉浸式音频模式”
首次应用于头戴式CustomTune“千人千耳“调技术
……

人甚至直接将今年的新品命名成Bose QC 消噪耳机 UltraBose QC 消噪耳塞 Ultra~


好家伙,看到这果粉彻底坐不住了:

“消噪 > 降噪,Ultra > Pro/Max 🎧 ❓”

“敢情你小子是要对果子厂重拳出击❓”


害,要鸭说,唠那磕糊涂 

咱也甭盯着纸面参数吵吵谁是大小王 ☝️


到底谁更彳亍,咱直接上视频,一听便知❗️

(图文评测继续往下看👇)

首先,既然大伙都是主打降噪/消噪,咱直接安排上实际效果对比 💪

降噪对比

鸭鸭选择了人流量较大的街区测试户外降噪效果,为此咱直接请出了鸭厂身价最高的“同事”——人头麦克风 🎙️


接着打开两只耳机的主动降噪模式,依次对比测试:

户外原声 → AirPods Max效果  Bose QC 消噪耳机 Ultra效果


看来户外噪音两家都能轻松拿捏 🤏 

既然如此,咱直接上强度:


鸭鸭还捎带手测试了人声降噪,实测在极限嘈杂的环境中,AirPods Max原地趴窝,Bose QC 消噪耳机 Ultra则靠着满配的阵列麦克风拾取到了较清晰的人声。

还没完,主动降噪耳机的一大革新,就是带来了空间音频。

说白了,这功能就好比把LiveHouse的主唱请到你面前,闭上眼无论怎么转头摇摆,声音都在那儿,沉浸感拉满 ☝️


空间音频对比

为了测试空间音频的效果,鸭鸭通过左右转动人头麦方向,模拟头部追踪的效果。


再通过 Audition软件对比录制的波形图可以看出,Bose显然过度的更加丝滑,这也说明Bose的空间音频忠诚的还原了更多细节。


值得一提的是,两家都提供了两种空间音频模式,只是Bose分成了动/静态模式,AirPods分成了固定/跟踪模式。

从实际体验上来看,静态和追踪都是让声源位置恒定,动态和固定则是让声音更灵动的跟随移动变化。


所以鸭鸭更推荐休息时用静态/跟踪模式,通勤或者逛街时用动态/固定模式~



音质听感对比

当然了,耳机拼到底,咱还是追求那一耳朵听感 👂 

音质测试环节,人声我们选择了最近大 🔥 的谢春花《借我》,重低音选择了节奏感强的《Yellow》。

鸭话不多说,咱直接请上AirPods Pro/AirPods Max/Bose QC 消噪耳机 Ultra /Bose QC 消噪耳塞 Ultra来波混战:


总的来说,AirPods系列一直被诟病的“白开水”调教在Pro和Max上更接监听耳机的风格,讲究一手精准还原。

事实上,果子厂走的还是稳健的路子,毕竟统一标准调教确实不容易出错,但追求稳定就注定少了韵味。


而Bose QC消噪Ultra系列的调教更浑厚和激进,更符合鸭鸭对“高级听感”和“进阶耳机”的期待。

Bose甚至摒弃了传统耳机的调教思路,转而用技术追求“千人千耳”的效果。


说白了,每个人的耳道都各不相同,Bose的CustomTune智能耳内音场调教通过分析耳道、根据耳廓的独特形状调整声音和主动降噪技术。

凡此种种,皆是为了找到适合每个人的声音、做出大伙的“私人订制”。

鸭鸭实测,同一首曲子在不同的耳道定制下,听感属实有不小的差异。


只是……耳机光听着好可不够 🙅 

咱还得追求一手“戴着舒服”,要知道佩戴舒适性决定了我们能戴多久,毕竟持续爽才是真的爽~


外观和舒适性对比

AirPods Max外观一看就是“果味儿”上头,熟悉的阳极氧化铝合金属外壳、不锈钢头梁、讲究环保 ♻️ 的织物耳垫……


这一套 🍎 全家桶下来,足足比只在头梁上用金属的Bose重了足足130多克❗️


那为了更加直观的展现“夹不夹头”,鸭鸭花重金买来了头戴式耳机加持力测试仪


有了它,咱就能用一套统一标准让不同耳机的夹持力差异直观展现,数据越大就说明越夹头。

测量宽度我取了15.5cm这个标准值,当然头梁长短也会影响夹持力度,所以咱干脆分别测量长中短三个数值做对比测试:

从测试结果上来看,苹果在最短头梁时力度最大,直接干到了776g,最低力度出现在头梁最长时,但也有619g……

Bose这边成绩喜人,在最长头梁时力度最大,达到413g,在头梁居中时力度最小,只有366g:


嗯……该选谁不用我多说了吧 

但是,鸭鸭要说但是了。

和头戴式耳机不同,耳塞是直接塞进耳道的,显然对设计舒适度的要求更高──所以,谁能把小小的耳塞设计好,谁才叫功力深厚 💪

Bose的解决方案直接有效,人直接3D测量了近百个亚洲人的耳朵,再根据数据制作出一整套Fit Kit适耳套装。

相比之下,AirPods Pro就显得潦草不少:


实际佩戴感受上,AirPods Pro经典的“小棍设计”拿取方便,但时不时也给耳垂 👂 带来了一丢丢异物感。

Bose消噪耳塞的小豆设计佩戴更贴合无感,实测狂甩不掉,也消除了鸭鸭对这类耳塞舒服但容易掉的刻板印象。


软件体验对比

老实说,如果你是苹果用户,又对音乐没那么发烧和执着 🤏 ,鸭鸭建议直接冲AirPods系列就完事了。

毕竟,AirPods Pro/AirPods Max虽然算不上极致优秀的耳机,但绝对算得上极致优秀的生态产品,匹配iOS带来的丝滑体验,是别家给不了的。


但是,鸭鸭又要说但是了。

倘若你压根就不是苹果用户,或者是苹果用户又想在降噪和音质上进阶发烧、体验一把极致的“声临其境”,那么Bose QC消噪Ultra系列当仁不让。

说白了,AirPods系列在iOS上如鱼得水,但一上安卓秒变“高位截瘫”。

佩戴检测原地失灵也就算了,就连查看耳机电量、切换降噪效果都没法进行,还得再仰仗一台iPhone才能修改设置……


而死磕耳机60载的Bose,天生就没平台焦虑,因此就能把安卓iOS两个平台一碗水端平。

通过“Bose音乐”App,就能切换静态/动态/通透等不同场景模式。

甚至在通透模式下,Bose还安排上了ActiveSense噪音动态感应,当周围突然出现吵闹噪音也能瞬间消噪,为咱独享音乐的Moment保驾护航~


甚至,Bose直接开放了消噪和听感自定义玩法,消噪0到10级可选,动态音频高中低音10到-10级可调。


事实上,这种开放玩法的自由,还能在空间音频上找到。

不论是消噪耳机Ultra还是消噪耳塞Ultra,都不挑音源,它们可以将任何蓝牙音乐源的立体声转化为空间音频效果的软件优化,然后一秒沉浸。

AirPods这边,则需要双声道立体声甚至多声道,妥妥的吃不了粗粮 🍚

老实说,一头是廉颇老矣、原地躺平,另一头是高歌猛进、卷王革命。

Bose和苹果的这场Battle,胜负自在大伙心中。

在鸭看来,在“乐坛”深耕60载的Bose,眼下还在做着一样的事儿:

用引领这个行当的极致技术,做出引领这个行当的极致产品”

“接着,用更有诚意的方式,把它带给每一个渴望从声音中汲取力量的普通人”

Bose和苹果你选谁?

评论区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