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老师不会告诉你,明朝时期最大的倭寇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

 紫霞照我 2023-10-14 发布于陕西

谈起“倭寇”这个词,如今大多数人都不陌生,它通常被用来指代日本。也就是说,“倭寇”这个词已经成为了代表“日本”国家的一种说法。特别是在丰臣秀吉发动“壬辰之役”之后,这一说法在明代官方语境中将“倭寇”与“日本”视为等同的概念,进一步深化了这一观念。经过几百年的历史演变,这个称呼对后来中国人对日本的认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多数人对明朝时期的“倭寇”印象,主要是指那些手持武士刀,在海上进行抢劫的日本海盗。因此,一提到“倭寇”,人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日本。甚至在学校时,一些历史老师也会这样教导学生。

历史老师不会告诉你,明朝时期最大的倭寇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

然而,历史老师可能没有告诉你,在明朝时期,最大的“倭寇”其实并非日本人,而是中国人!关于这一点,《倭寇:海上历史》这本书中有明确的记载。在明代初期,的确有一些“倭寇”以日本人为主,但他们的数量并不多,危害也较小。然而,到了明代中期,明朝中央政府开始颁布“禁海令”,其中规定“片板不许入海”。这个法令不仅仅是禁止中国人前往日本或南洋从事合法贸易,甚至连国内的海上贸易也被禁止了。

历史老师不会告诉你,明朝时期最大的倭寇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

然而,正如俗话所说:“有政策,就有对策”。既然政府禁止合法贸易活动,有些人干脆从事走私业务,并假扮成“倭寇”。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沿海的一些商人和普通民众身上,甚至一些朝廷官员也加入进来。当时的中国人中,有一位名叫汪直的人,甚至成为了“倭寇”的头目,控制了海上的走私贸易,甚至在日本建立了一个所谓的“宋政权”,成为当时最大的“倭寇”头目。在沿海省份的官员中,也有一些知道这些情况的,但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甚至在这些“倭船”中持有股份,因此并没有过多干涉。

历史老师不会告诉你,明朝时期最大的倭寇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

需要指出的是,在当时的一些军队中,竟然还有人秘密制造船只出售给“倭寇”,甚至当官兵巡逻时,还会提前通知,让“倭寇”们提前躲避。这也就是说,朝廷官员、地方官员、军队、商人都联合起来从事走私贸易,获得了利益,最后将责任推卸给了日本人。然而,随着这些行为逐渐被明朝政府察觉到,他们派遣浙江巡抚前去镇压。结果,这位巡抚封锁了海上交通,大力追捕“倭寇”。这一行动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倭寇问题也得以暂时平息,但同时也让那些从事走私贸易的人失去了赚钱的途径,因此这些人开始武装反抗,四处劫掠,与明朝政府发生冲突。

历史老师不会告诉你,明朝时期最大的倭寇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后来戚继光抗击的并不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而是简单地平定了“内部叛乱”。虽然其中也涉及到一些日本人,但他们的数量并不多,真正主导的还是中国人!这样一来,明朝时期的“倭寇”并不全是日本人,而是以中国人为主。这一结论是否出乎意料呢?

历史老师不会告诉你,明朝时期最大的倭寇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

后来,明朝政府取消了“禁海令”,倭寇问题也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明朝政府在中期爆发“倭寇”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违背了经济规律,管制过多,导致沿海地区依赖海上贸易的商人和民众失去了生计,而且沿海地区土地不够耕种,只能依赖海洋。因此,一旦政府严禁出海,就等于切断了他们的生计来源,这也是后来爆发“倭寇”的根本原因。这一时期的情况就是“官逼民反”的结果。

你对此有何看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