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贺云翱:服饰考古揭示的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篇章

 风吟楼 2023-10-14 发布于广东

#古籍里的历史#

吃穿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其中“穿”是最具文化性的一面,因为一般动物也有最基本的吃、住、行的行为,唯有“穿”是人类独具的文化行为和创造。据考古学家研究,人类诞生以后,在长达700万年的时间内,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赤身裸体的,大约到了距今40万—20万年间,一部分人才开始穿上兽皮之类的衣服,而真正穿上植物纤维缝制的衣服和配饰,大概不超过距今3万年。人类穿上衣服,一方面是为了御寒和护体,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遮羞和审美,而后者正是“文明”的行为。就是说,当人类从赤裸到穿上服装,文明的一颗种子就在他们的心田里种下了。

人类“穿”的文化,在考古学领域里一般称“服饰考古”“纺织考古”“染织考古”等。“穿”涉及衣、帽、鞋、袜、饰品等,又涉及服饰制作原料,纺、织、染、切、磨等技术和工具设备,图案与色彩,样式设计和成品制作等,还涉及不同性别、地区、城乡、族群、年龄、身高、体型、职业、阶层、阶级、时代、功用、心理、审美、礼仪、价格、流通等诸多问题,为此,“服饰考古”揭示的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过程和成就。

贺云翱:服饰考古揭示的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篇章

服饰考古至少要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是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穿上服装的?这是一个很难获得直接证据的问题,因为衣服多为有机材料制成,极难长期在地下埋藏的环境中得到保存。为此,现在学者们主要是通过研究寄生在人体上的虱子,而推论大约19万年前,人类已经穿上了护体的“衣服”。当然对于这一结论,有些学者还持怀疑态度。那么,人类究竟何时、又在何地、因何原因穿上衣服?这仍然是摆在考古学家及有关学者面前的一大疑难问题。

第二,是要研究丝绸是什么时候起源的?丝绸作为服装原料是由中国人发明的,它对世界的影响更是巨大的,因它而产生的“丝绸之路”不仅对古代欧亚间的文化交流有广泛影响,而且直到今天,还是重要的学术话题。研究丝绸及丝绸服装的起源,会涉及对蚕的驯化,创造丝和丝绸这种特殊织物的动机及诞生地,丝绸衣物的制造和为什么形成世界性影响等诸多问题。据古代丝绸研究专家赵丰先生说,像蚕这样的野生昆虫的驯化是极其困难的。那么,中国先民为什么用惊人的耐心把野蚕驯化为家蚕,并由此开创了人类历史上辉煌的丝绸染织文化系统?近年来,仰韶文化家蚕雕刻品以及丝绸织物遗痕的发现,为探讨这些问题提供了颇有价值的新资料。

第三,是探讨服饰文化的创造与女性的关系。大量考古资料显示,人类服饰文化的创造与女性有关。中国新石器时代墓葬中经常发现女性随葬“纺轮”、男性随葬石锛石斧的实例,是中国古代存在“男耕女织”经济模式的最早证据。服装涉及对人性之美及社会角色符号的塑造,涉及古代社会、贸易、税收、国家财政、礼仪制度、跨文化交流等许多问题。女性的纺织劳动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究竟发挥过什么作用,可以通过服饰考古对这些问题予以深刻揭示。目前看来,相关研究还有待展开。

第四,研究服饰的材料、技术、设计、造型、美化、生产、使用等诸多问题。考古中发现的那些残破的古老服饰遗存,它们使用的材料有麻、皮、毛、绵、丝、草等,饰品则涉及玉、石、金、银、贝、玻璃等,其加工技术、染织原料和方法、装饰图案、成品形态等因时因地各有不同,需要通过科技考古、实验考古等各种研究手段予以解析和阐明。

第五,服饰是人性及社会性的重要表达方式。服饰考古正可利用古代墓葬等出土遗存,观察服饰与特定人物的相关性,探索服饰在人的社会性表达方面所经历的演化历程,服饰与人的性别角色、阶级关系、礼仪制度、文化交流、国际贸易、宗教行为、职业身份、民族认同、艺术创造等各方面所具有的符号意义和实际价值,从而使服饰考古在更多方面展现其独特的意义。

贺云翱:服饰考古揭示的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篇章

总之,服饰的产生、发展、演化的考古学研究领域宽广,内涵丰富,它不仅仅涉及服饰的物质形态,更涉及服饰背后所隐藏的人的文化性、社会性、经济性、阶级性、审美性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可以认为,服饰考古揭示的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