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6年,朱德在北京逝世,临终前喊来妻子:克清,我还有一个要求

 hy01 2023-10-15 发布于江苏

朱德朱老总,永远的红军之父。

纵观朱老总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甚至就在晚年临终前,朱老总的心愿,依然和祖国和党有关。

朱德、康克清

到底是什么呢……

先从1972年说起。

这年10月份,朱老总的身体情况总算是恢复了不少,于是一天,朱老总带着秘书等等工作人员来到了北京石景山钢铁厂。

朱老总来这里干什么呢?

原来,朱老总是来这里视察的,其实前几年的时候,朱老总就想来这里视察,但是因为一直在广州养病的关系,直到1972年,朱老总才有机会来这里视察。

来到钢铁厂后,全体职工都纷纷出来迎接朱老总,而朱老总也热情的和大家握手,还笑着说道:

“我是来这里向大家学习的。”

朱德、毛主席

听到朱老总如此谦逊的话语,大家纷纷感叹不已,没想到著名的红军之父朱老总居然如此的和蔼可亲,不免让大家心里更加尊敬朱老总了。

接着,朱老总与秘书等人,在钢铁厂厂部办公室主任的陪伴下,前往厂内视察巡走,一边走,朱老总一边听主任的汇报,每一个问题,朱老总都要认真仔细的询问,直到了解明白为止。

这给办公室主任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没想到朱老总年纪这么大了,做起事情来依然是如此的亲力亲为,详尽细致。

这时候,朱老总笑着询问办公室主任:

“厂子里有多少老工人啊?”

朱德

办公室主任回答:

“300人左右。”

朱老总听到这个回答,眉头一皱认真想了想,大约占据了厂里的30%,这样算起来,还不是太少,一个厂子里需要有老工人,他们是压阵的,是有极高的政治觉悟的。

办公室主任点了点头,他完全认同朱老总的话。

关心了老工人,朱老总又关心了年轻的工人。

朱老总认为,老工人有极高的政治觉悟和丰富经验,可以带动年轻工人的学习,但是要想发展建设祖国,还是需要年轻的工人,年轻的知识分子,这样才能发展现代化,征服核武器、石油、宇宙空间……等等更远大的目标。

朱老总,眼光总是如此睿智,虽然朱老总的年纪大了,但是战略眼光却一直非常的前进宽广,从不鼠目寸光。

朱德一家

等视察完厂内的基本情况后,朱老总的身体也乏困了,毕竟朱老总已经80多岁了,身体不太好,大家都很是担心。

但是朱老总拒绝了大家邀请他去休息的建议,视察完厂内的情况,他还想要去生产现场看看,生产现场才是最能了解情况的地方。

众人见拗不过朱老总,只好继续陪着朱老总去视察。

为了让朱老总不至于太劳累,大家决定扶着朱老总走到平路上,在平路两侧有2、3个车间,路好走,离得也近,朱老总视察一下这些车间就行了,其他路不好走的车间,就放弃视察好了。

朱老总坚决表示拒绝,要了解生产车间,就要全部了解,于是朱老总按照厂内的生产程序,开始一个一个车间的视察,从钢铁料场一直到炼钢车间,朱老总一一进行了解。

朱德

等视察完全部的车间后,朱老总也召集大家伙,然后亲切的说道:

“一定要想办法增加品种,咱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生产上应该有赶上和超过帝国主义的雄心壮志。”

车间的工人们点点头,异口同声的回答朱老总一定会努力奋斗!

虽然朱老总十分关心祖国建设,但是毕竟朱老总的身体不好,所以也经常休养着,只能心里一直关心着,祝愿着祖国富强。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1976年。

这年1月8日,伟大的人民总理周恩来去世了!

周总理的去世,给了朱老总十分沉重的打击,周总理是朱老总的战友,是相伴一生的挚友,得知周总理去世,朱老总悲伤不已,在家中痛哭,到后来甚至悲伤的无法站立。

周总理

在周总理追悼会的时候,朱老总原本是想去参加周总理的追悼会的,可是连日来的悲伤,实在让朱老总无法长时间站立行走,于是只能放弃。

但是朱老总并没有放弃追悼周总理。

在周总理追悼会举行期间,朱老总也在家中对周总理进行了追悼,朱老总努力站起身来,然后低头默哀,希望能以自己的方式对周总理进行悼念。

朱老总,送别了自己的战友最后一程。

或许是因为悲伤所致,朱老总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到了6月份,朱老总不得已住进了北的4楼进行治疗休养。

住院后,医生也立马为朱老总进行了诊治,可是朱老总的身体机能却一直在下降,病情越来越重。

朱老总的妻子康克清大姐也是着急紧张起来,丈夫的病情为什么忽然一下子就加重了,难道是因为天气热的缘故?

康克清

康克清大姐看了看病房,这里的病房没有空调,打开窗子,热浪也会进来屋子,该怎么办呢?要不去找医院想办法?

朱老总得知后,连忙吩咐妻子:

“在医院治病,就要一切听从医院的安排,他们自有他们的难处,不能再给他们添麻烦了。”

朱老总病重之余,仍然牵挂着共情着医院的医护人员。

由于病情不断加重,再加上天气炎热的关系,朱老总开始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到了晚上才总算能稍稍休息一会儿。

医生也很是担心,朱老总的身体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心脏也不好,到底该如何治疗,医院也是迟迟没有方案。

第二天一早,医院立马召开了朱老总病情会诊。

康克清、朱德

在会诊上,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如何治疗朱老总目前的情况,可是无论如何治疗,朱老总的身体总是回天乏术。

看到丈夫的病情如此严重,康克清的心里也焦急的不行。

回想起当年,还是1929年的时候,在井冈山的时候,她与朱老总喜结连理,他们二人的年纪相差不少,原本她一开始还有些不满意,但是在相处中,她越来越发现朱老总的闪光点。

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朱老总总是对康克清细致入微,总是相亲相爱,舍不得和康克清吵架拌嘴,康克清,也幸福了一辈子。

想到这里,康克清的心越来越疼。

1976年7月6日,是朱老总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朱德、康克清

在临终前,朱老总也喊来妻子,吩咐妻子克清,表示自己还有一个要求:

把历年攒下来的2万元交给党组织,当做他最后一次交党费。

随后,朱老总在北京逝世,永远的离开了人世间。

而康克清也按照朱老总生前的遗愿,将朱老总吩咐的攒下来的2万元,一分不剩的全部交了党费,完成了朱老总生前的所托。

这份钱,表现出了朱老总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赤诚之心!

朱德、康克清

致敬朱老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